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考古界团宠钟芳蓉北大报到 钟芳蓉面对面采访 钟芳蓉为什么火了

考古界团宠女孩北大报到

考古界团宠女孩北大报到

考古界团宠钟芳蓉北大报到

1日上午9点,身穿蓝色上衣,头戴黑色渔夫帽的钟芳蓉踏入北京大学东南门,在此之前,高分、留守女孩、考古学专业新生等标签,也让钟芳蓉备受关注。

上午9点,钟芳蓉坐在舅舅的车上,出现在北京大学东南门。一同前来报到的,还有高中同学匡雪梅,北京大学英语专业的新生。

前一晚9点10分,钟芳蓉刚刚抵达北京。有记者在车站早早等着,两个湖南女生推着行李出站后,先去吃了顿火锅。实际上,在此之前,钟芳蓉已经知道寝室安排,并和室友建了群。而在更早建立的班级群里,钟芳蓉发现,今年的考古专业有50人,“并不是大家想得那么冷门,考古专业还是挺多人报的。”

带了家乡特产与室友分享

每一名北大的新生,都会获得所在学院的帆布袋,里面装着新生入学的物品。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为每位新生赠送三本考古学相关的书,其中便有一本樊锦诗的自传。

在寝室查看物品时,旁边人问,“这本书你已经有了?”钟芳蓉说,“对,是签名版的。”

在此之前的8月2日晚,樊锦诗与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一同为钟芳蓉送出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此书由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

从湖南到北京,气候、环境都迥异,生活方式也不同,不过钟芳蓉觉得,自己不担心无法适应新环境。她说,自己打算去故宫看看展,“很想去”。

钟芳蓉带了奶奶种的香瓜和亲手做的山芋干,打算与室友分享,“我妈妈说,带点儿土特产给室友尝尝,但我也不知道我们那儿有啥,我觉得这个就很好。”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钟芳蓉说,希望能在大学继续好好学习,“安安静静的,不被外界过多打扰。”

钟芳蓉:选择专业只用了几分钟 但我会坚持很久

8月27日,《面对面》记者在正源学校见证了钟芳蓉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全过程,学弟学妹为钟芳蓉鼓掌叫好,而她本人却异常平静。这种平静并不陌生,早在一个月多前,7月 23 日湖南高考成绩发布,大家都在争相查分时,钟芳蓉就表现出了她的平静。

高考时,钟芳蓉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最早知道钟芳蓉成绩,并确定676分是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人,是她的校长和老师。随后,母亲刘小义通过家长群知道了这个消息。

与钟芳蓉的平静不同,父母在得知她的高考分数后,马上跟老板请假赶回老家。

钟芳蓉母亲刘小义表示我感觉好像在做梦,很开心。当时我和同事在一起,我就跟她分享了,高兴地跳起来了。我女儿终于有出息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母亲还说我理解的好生活就是衣食无忧,以后她不用像我一样。网上说她是留守儿童,她的孩子以后不会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可以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

“留守”,是钟芳蓉无法回避的话题。她的家乡湖南省耒阳市余庆街道同仁村,地处湖南省南部山区,因为土地资源紧缺,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外出打工成了村里人发家致富的唯一出路。

钟芳蓉的父亲钟元位在13岁,刚读到小学六年级时就辍学回家了,他先是干了两年农活,后到广东打工。在广东,钟元位与在中山市一家制衣厂打工的刘小义相识并结了婚。2002年3月,钟芳蓉出生了。几个月后,为了生计,钟芳蓉的父母又相继踏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

和其他到外地打工的父母一样,他们每年春节回老家一次,短暂地停留之后,再返回外地继续打工,周而复始,钟芳蓉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钟芳蓉:他们没回来之前很期待,每次他们要回来的时候我们会在家旁边的路上等,但是等他们来的时候自己又有一点不好意思,不会叫他们。

2006年,钟芳蓉的弟弟出生了,姐弟俩都由爷爷奶奶看护。在村子里,这样的情况很普遍,远在广东的夫妻俩和正在长大的女儿交流得很少。

钟芳蓉父亲钟元位:读完五年级要六年级了,老师跟我们爸妈说,你那个孙女读书这么厉害,不要在这里读,在这里读读不出去的,他说要去市里好一点的学校读,她可能就读得出去。钟元位和妻子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因为没什么文化,在外的这些年吃了很多亏,夫妻二人希望孩子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2012年,钟元位将钟芳蓉送到了耒阳市区的正源学校读书。正源学校是一所全寄宿的民办学校,可以从初一一直读到高三。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遗憾,这一次,钟元位继续到广东打工,而妻子刘小义则留在老家,一边就近到一家制衣厂打工,一边陪伴儿女。

后来,钟元位将儿子也转到正源学校读书。在私立学校读书,意味着昂贵的学费,两个孩子读书的费用迫使刘小义再次离开来家,到广东去谋取更高的收入。

清晰的目标、清醒的自制,加上学校以高考为目标的精细化管理,钟芳蓉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7月23日,高考成绩发布,钟芳蓉676分,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校长连夜从耒阳市开车赶到同仁村,为钟芳蓉的成绩燃放烟火;钟元位夫妇也在第一时间从广东出发赶着回家。在他们依然沉浸在成绩带来的喜悦中时,钟芳蓉已经做出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决定。

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系的决定,被媒体报道之后,迅速引发了热议,有人对她的选择不理解,认为考古专业太冷门,没有前途;有人觉得寒门出身的孩子选择考古,会因此失去了获得高收入的机会;考古界的人则争相表达着对她的支持,多家博物馆更是直接给钟芳蓉寄出了礼物,礼物总计50斤重,她拆包裹的视频在网上也广泛传播,钟芳蓉因此被称为“考古界团宠”。

钟芳蓉说我很惊喜、很感激,我们从来没见过面,我只是一个很平常的选考古系的学生,他们给我送了那么多礼物。

宝,喜欢(考古界团宠钟芳蓉北大报到 钟芳蓉面对面采访 钟芳蓉为什么火了)记得收藏一下,以后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