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受疫情冲击
90%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受疫情冲击
90%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受疫情冲击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8月31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世卫组织对105个国家的抽样调查显示,有90%的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受到疫情冲击,其中以中低收入国家受疫情冲击最为明显。
世卫组织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多数国家都出现了日常医疗服务中止现象,在一些低收入国家,癌症监测、艾滋病治疗等关键医疗服务受到影响,另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国家急诊服务受到干扰。
世卫组织总干事呼吁各国认真对待重启社会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世卫组织全力支持重启社会和经济,希望看到孩子回到学校,人们回到工作岗位,但需要安全地实现。与此同时,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假装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结束。实际情况是新冠病毒很容易传播,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致命,而且大多数人仍易感。
谭德塞指出,如果各国认真考虑开放社会,就必须重视控制病毒,拯救生命。对病毒的控制越多,能够开放的程度也越高。如果没能控制病毒就开放,会造成灾难。所有国家、社区和个人都必须关注控制病毒的四件基本事项。
首先是防止加剧疫情的事件,新冠肺炎在人群中可以高效传播,许多国家暴发的疫情都与体育场和夜总会等人群密集场所有关,经历过严重社区传播的国家或社区需要在短期内推迟此类事件以减少传播。第二是通过保护老年人和有潜在疾病的人群等弱势群体,来减少死亡病例,减轻卫生系统的压力。第三是个人必须保护好自己和他人,包括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定期清洁双手并佩戴口罩,还应避免密闭空间和拥挤场所。第四,政府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以发现、隔离、检测和照顾病例,追踪并隔离接触者。
世卫组织:上周全球新增超过180万例新冠确诊病例
当地时间31日,世卫组织发布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学报告,上周全球新增超过180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38000例死亡病例,新增确诊病例数量较前一周增加了1%,新增死亡病例数量较前一周减少了3%。
美洲区域仍然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上周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几乎占到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量的50%,但与前一周相比,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死亡病例数量均略有下降。美洲区域人口数量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但新冠肺炎确诊和死亡病例数量已超过全球总数的50%。东南亚区域上周病例数量出现最高纪录增长,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0万例。
与前一周相比,非洲区域、东地中海区域和西太平洋区域的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均出现下降,但欧洲区域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死亡病例数量继续增加。
世卫组织警示另一大全球卫生难题:超级细菌或比新冠病毒更可怕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8月30日发表记者丹尼尔梅迪亚维利亚题为《超级细菌,另一大全球卫生难题》的文章称,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抗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并且预计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逐步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到2050年,超级耐药菌将导致约1000万人死亡,比癌症还多,并且有可能成为全球首要死因。
文章编译如下:
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对现有药物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并且预计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逐步上升。西班牙传染病和临床微生物学协会发言人赫苏斯罗德里格斯巴尼奥表示,在医院里,“出现对许多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在以前是件稀罕事,而现在很常见”。
这些药物在人群中、医院里或动物中的不当使用,是导致微生物更耐药的主要原因。罗德里格斯巴尼奥指出说,新冠病毒危机期间,在英国和西班牙等国家,“70%至80%的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虽然刚到医院时他们当中出现细菌感染的患者不超过5%,而且在入院期间也只达到15%”。
此外,全球化也促进了抗药性的扩大,因为细菌之间得以相互交流。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观察到,一种为细菌提供抗药性,并在2008年首次在印度新德里一家医院中被检测到的蛋白质,是如何跳入城市水体并在几年内到达100多个国家的。2013年,这种蛋白质甚至出现在采集自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细菌样本中。
尽管已经发现了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但西班牙传染病和临床微生物学协会估计,西班牙每两个抗生素需求申请中就有一个是不适当的。两年前,这一协会曾谴责一些药物在应用培训上缺乏投入,与抗肿瘤药物等需要医生开具处方的其他药物形成对比。
对抗细菌的另一个关键点是保持武器的更新换代。直至上世纪60年代,已有20多种新型抗生素被研制出来,但此后该领域的创新速度急剧放缓。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抗生素的利润很低。抗生素不像抗癌药等畅销药,可以长期使用,也不像他汀类药物,处方一开就要服用半辈子,抗生素只能服用几天,并且在严格控制使用的情况下,回收投资更是困难重重。为解决这种情况,许多国家正在尝试设计其他形式的支付方式以鼓励创新,避免药物被研制出来后需要高频、长期或在许多人当中使用才能获得经济回报。
今年7月,20家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设立AMR行动基金,目标是在10年内研制出2至4种新型抗生素。到目前为止,这些公司已承诺投资10亿美元,并将寻求各国政府和欧洲投资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投资和激励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到2050年,超级耐药菌将导致约1000万人死亡,比癌症还多,并且有可能成为全球首要死因。与一种新型致命病毒导致的紧急情况不同,这种全球威胁将逐渐增大,而我们还有时间来减轻其影响。
看到了希望,世卫组织宣布一个重磅消息,172个国家将参与其中
现如今疫情席卷全球,这的确是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这场疫情不仅影响了中国,基本上还影响了全世界,使得很多国家都遭受到了肺炎所带来的影响,近期据海外网消息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表示,目前已经有172个国家和地区表示加入世卫组织,主导的全球性的计划里面,目标是在2021年年底,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最安全有效的相关疫苗。这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希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希望早日得到疫苗,这样的话就能够免受疾病的干扰了。
据现在现有的医学报道,目前支持这项计划的疫苗大概有九种,并且相关的组织以及相关的医疗机构正在持续的对这些疫苗进行不断的评估和不断的优化,其目的是为了更符合人类对抗病毒的需求,同时也获得最大的效益,目前来讲这九种疫苗正在处于长期的一个评估阶段,至于什么时候能上市,这个问题我们还不得而知,也需要依靠进一步的实验来进行准确的评估。发明一款疫苗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做很多很多的实验同时,也需要很大的经费去投入,如果没有经费去投入的话就肯定是不行的。
肺炎病毒的厉害性的确是超出了我们的预估,它使得很多人们都不能够获得正常的生活,所以说才必须要推动疫苗的进程。有很多人同样也会担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这种疫苗上市以后,会不会导致全球都会竞争,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有可能会发生的。
因为很多人都很害怕沾染上这种病毒,所以一旦有一种疫苗,可以接种的话,那么势必会有很多国家来进行疯抢,那么到那个时候,我相信相关的医疗机构会把这些疫苗先提供给那些有需求的人,以后再进行慢慢的普及,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接种。还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呢,就是研发疫苗确实是非常耗时的,不仅仅耗时间,最关键的是还有很大的风险,如果一旦是一种疫苗失败了的话,那么之前所付出的所有努力基本上都是白费的,而且是根本无法挽回的。
如果说一旦有一款疫苗成功问世以后,那么前期的供应量肯定是会很低的,因为就算是去生产的话,也不可能去生产那么多,毕竟有时间限制,所以说一旦位置的话会向那些特殊人群提供,比如说在医院工作的医生护士,包括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或者是因为已经疾病而导致患病风险更高的那些人群,毕竟他们才是最需要的。现在全世界的国家都在携手去不断的去进行攻克,我觉得这样一个结果肯定是会比较不错的,虽然说这个进程会比较慢,但是感觉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在此之前俄罗斯就发明出了一款疫苗,但是世卫组织还没有正式批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国家也是不能大规模的去生产的,只有确定了安全才能够面向广大的市场,其实也是对全人类的一种负责任的形式,万一疫苗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很多的实验,虽然是在极少数人的身上试验,同时也可能存在更多的偶然性,一般来说只有经过了上万人的实验才能够确保疫苗的安全,现如今我们国家也已经进入到了第三实验阶段,并且我们自己也非常有信心,等到一切指标都全部安全了,我们才会去向全世界公布,所以说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美疾控中心刚出新规,世卫组织提新建议,没想到打脸来的这么快
疫情之初,美国就不听世卫组织劝告,导致国内疫情大规模爆发,但是这好像并不能唤醒特朗普,他依旧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劝告民众。美国的专家对此很是不满,比如福奇就一次白宫的疫情报告会都没有去过,特朗普对其的态度也很是不好。美国疫情的严重程度远超他国,而特朗普及他身边的人却还将其当作荣誉,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据环球网报道,美国的疾控中心又针对疫情对民众提出了新的建议,疾控中心一直以来都在兢兢翼翼的专注于防控疫情。但是这次没想到美国疾控中心刚出新规,世卫组织就提出新的建议,与疾控中心所说的大不相同,没想到打脸来得这么快。
核酸检测是防疫手段中很重要的一步,因为病毒有潜伏期,在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并不会察觉,而等感染症状出现后,就已经确定是被感染了。还有些无症状的人群,无论是身边人亦或是他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了,只有进行检测才能够确认。最近美国的疾控中心就针对疫情发布了一条新规定,具体内容就是就算身边的人已经被感染了,与其有过接触的人只要没有出现感染症状,就不必去进行核酸检测。这项规定推翻了疾控中心之前的决策,仔细想想就知道是十分不合理的。
与已知的感染人群接触,而且还是密切接触,感染的风险是非常高的,即使没有被感染也应该立即实行隔离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病毒不会进行二次传播。就在美国疾控中心的规定刚刚出来之后,世卫组织紧接着也发声了,范克尔克霍夫也对疫情做出了新的指导。她指出无论是疫情严重或者是不严重的国家,目前都不能够松懈,而应该进一步的扩大检测的范围。要知道还有很多无症状的人群,他们携带着病毒很可能会传播给那些正常人。那些刚刚出现症状的人更是不能够松懈,政府应该立即对他们进行检测。
新冠病毒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传播的病毒,严格把控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检测完毕之后应该迅速地得出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将感染人群隔离起来进行治疗,也能够就此切断病毒传播的路径。虽然世卫组织没有点明,但是美国疾控中心现在想必十分尴尬,毕竟世卫组织更加权威,所发表的声明与美国的完全不同。实际上美国疾控中心的做法一听就是不正确的,新冠病毒极其容易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在明明知道已经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情况之下居然还无动于衷,不去检测,难道任由病毒扩散吗?
虽说不是每个人都会被感染,但是防御也是很关键的。等到真的出现了明显症状,就没有检测的必要了,直接住院治疗才是最快的办法。美国疾控中心的这项规定似曾相识,之前美国有些州的核酸试剂不够用的时候,医护人员就说过等到有症状了再来检测。这样的话我们很难不将其联想到一起,难道整个美国的核酸试剂都告急了吗?据分析,疾控中心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因为医护人员人手不够,而且精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根本禁不起这么高强度的工作量。
真要对所有接触者进行检测的话,美国的医疗系统根本支撑不住,这样一来民众会更加的恐慌。还有可能是疾控中心已经被白宫控制住了,之前疾控中心的处理办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世卫组织所说的。这次疾控中心却出台了一个明显是在误导民众的命令,很有可能就是特朗普的手笔。无论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现在就连疾控中心都开始误导民众了,这不是一个好的苗头,要是这样下去,美国距离疫情结束只能是遥遥无期。
宝,喜欢(90%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受疫情冲击)记得收藏一下,以后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