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扶弟魔不能娶
为什么扶弟魔不能娶
为什么扶弟魔不能娶
很多原生家庭,父母都会给孩子们灌输一种思想,“你是姐姐,应该多照顾照顾弟弟”,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弟弟都应该优先享受。
长姐如母,在父母的熏陶下,弟弟成为了家中的宝,姐姐也习惯了帮扶弟弟,习惯了自我牺牲。于是这种亲情,逐渐就变成了一种堂而皇之的“道德绑架”。身为姐姐,所有的心甘情愿,都应该是理所应当。由于父母的偏心,姐姐的宠溺,弟弟也就成为了无止境的黑洞。在姐姐嫁人以后,这种畸形的关系,也给婚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嫁人之后,她们仍然会很顾及弟弟,把自己的家人放在第一位。而对于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家庭,男人娶这样的妻子就会成为负担。
这样的妻子懂事孝顺,做人厚道,无可厚非。但不管男人怎么争气,怎么上进,也无法让自己的小家富足,因为有这样的弟弟,就是一种原罪。
从现实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婚姻很累,做一个模范的丈夫,更累。
前段时间的电视剧《都挺好》,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重男轻女”家庭的故事。母亲赵美兰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在结婚之后,仍将家中的钱财都透支在弟弟的身上,成为了弟弟的提款机。由于这种家庭带来的影响深入骨髓,大儿子明哲和二儿子明成从小就被娇生惯养,明哲成为了凤凰男,明成成为了妈宝男,而脱离了原生家庭后自立自强的三女儿明玉,则被生活硬逼着成为了一枚女强人。
明玉在这样冷血,毫无亲情可言的家庭中长大,却还能用自己的善良,靠自己的能力,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扶这个让她寒心,让她难过的家,不免为她感到心酸。但归根究底,家庭的没落,亲情的破败,都是源于这种男女歧视观念的影响。三个孩子,都是被这种观念荼毒的受害者。
《欢乐颂》中,独立要强,一个人在上海打工的女孩樊胜美,不仅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还要用微薄的工资,去贴补已婚哥哥的生活。
她精心打扮,精心包装,只希望能够榜上一个大款,帮助她走出这个家庭的牢笼。但婚姻并不是希望工程,男人并没有义务扶贫。如果她没有那么强烈的虚荣心,不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不会成为一名美丽出众,却无人敢娶的大龄剩女。
百善孝为先。身为子女的我们,都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照顾弟弟,但前提是我们都应该有足够的条件,足够的能力,足够的资本。否则所有的牺牲,都是在不断的亏空。
宝,喜欢(为什么扶弟魔不能娶 男人为何都不愿娶“扶弟魔”为妻)记得收藏一下,以后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