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么时候入伏天
今年什么时候入伏天
2020入伏是哪一天
2020年三伏天7月16日开始入伏。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2020初伏时间表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初伏第1天2020年7月16日
初伏第2天2020年7月17日
初伏第3天2020年7月18日
初伏第4天2020年7月19日
初伏第5天2020年7月20日
初伏第6天2020年7月21日
初伏第7天2020年7月22日
初伏第8天2020年7月23日
初伏第9天2020年7月24日
初伏第10天2020年7月25日
什么是进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望文生义,伏应该有潜伏的意思。的确,这里的伏就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阴气则到了最弱的时候,阳气将阴气压制在地下。
进入三伏,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夏至20天后的第三、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中伏 也称作头伏、二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分别为10天,而中伏则视情况有10天和20天。
为什么中伏的时间不确定?这是由进入初伏的时间来确定的,如果进入初伏早,中伏就有20天,进入初伏晚,中伏就只有10天,因此,三伏天的总数有时是30天,有时是40天。
入伏养生常识
1、伏天气温高出汗多,这个时候要注意及时补水。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2、有爱喝酒的习惯就需要注意了,伏天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3、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
4、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5、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6、出门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2020年三伏天吃什么祛湿
三伏天宜多吃些发汗利水的食物来祛湿。如红豆绿豆、薏米、冬瓜、西瓜、生姜、绿茶花茶等,从皮肤及小便处排出湿气,促进体内代谢运转。也可以喝生姜红糖水、红豆绿豆薏米汤、香菜丝瓜汤、翠衣玉米须汤、绿茶花茶等来达到食疗祛湿的目的。还有,可以多喝姜茶去湿气。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祛湿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祛湿保健方法,而三伏天正是最适宜喝姜茶的时节。比如常见用来伏天祛湿的食物有:
1、薏米
薏米的祛湿效果非常好,比较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和红豆一起熬粥,也可以将薏米炒熟泡茶喝,或打成粉,冲泡来饮用,都是不错的方法。
2、红豆
红豆有利尿解毒、强心健脾的功效,可有效消除水肿,排出毒素,祛除湿气,因此在夏季可以多喝点红豆汤,或和薏米一起熬制,还可加些红枣、百合等。但是,注意不要加大米,会影响祛湿效果。
3、绿豆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是夏天祛暑的良药,也可以有效去除体内的湿邪,可以熬绿豆汤,当做解暑饮品。
4、冬瓜
冬瓜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清胃降火之功效,常吃可减脂祛湿,可见冬瓜是非常好的食物,可以熬制冬瓜排骨汤、冬瓜老鸭薏米汤,祛除湿气,也可以清炒冬瓜片。
5、芹菜
芹菜味甘苦,又纤体瘦身、排毒败火、祛除湿气的功效,是富含营养的蔬菜,可以选择常用的炒制方法,也可以榨汁来喝,尤其在盛夏,饭后来杯芹菜汁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是芹菜是感光食物,尽量在晚上喝,以免晒黑。
6、辣椒、葱姜蒜
在祛除湿气方面,辣椒和葱姜蒜这些配料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辣椒和姜,性微热,祛湿比较有效,但是在夏季,要注意量,达到平衡,过多则会导致火气旺盛,不要刚去了湿又来了火。
这里有图有真相小编再给大家推荐一款艾灸仪,艾柱燃烧产生的艾热直达肌肤。
亲,喜欢(今年什么时候入伏天 今年什么时候初伏第一天)记得收藏,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