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暑伏几月几日
什么时候暑伏几月几日
2020年什么时候暑伏几月几日?
2020年暑伏开始时间:2020年07月16日 星期四 庚子年 鼠年五月廿六
暑伏,又称“三伏”,是我国旧历中一年内最热时期的表达形式。
分为初伏 头伏中伏 二伏和末伏 暑伏。
按我国阴历 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 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暑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暑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暑伏都是四十天。
2020年什么时候开始进伏?
2020年7月16日开始入伏,2020年7月25日入伏结束。
“初伏”也称“头伏”或“入伏”,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这才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头伏第1天2020年7月16日
头伏第2天2020年7月17日
头伏第3天2020年7月18日
头伏第4天2020年7月19日
头伏第5天2020年7月20日
头伏第6天2020年7月21日
头伏第7天2020年7月22日
头伏第8天2020年7月23日
头伏第9天2020年7月24日
头伏第10天2020年7月25日
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2020年暑伏表
2020年数伏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公历2020年7月16日 农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 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公历2020年7月26日 农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 农历六月廿五
末伏:公历2020年8月15日 农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 农历七月初六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数伏之《夏至九九歌》:
数伏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最后有图有真相小编要提醒大家,三伏天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外出应该涂好防晒霜,以免晒黑晒伤。这款安耐晒小金瓶防晒效果很不错哦,防水抗汗。
亲,喜欢(什么时候暑伏几月几日 什么时候开始进伏 暑伏表)记得收藏,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