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暑可以吃什么传统食物
1、吃三宝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2、食新 食辛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3、黄瓜+煮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4、吃饺子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5、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6、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小暑节气传统食物食谱推荐
食谱一:红烧黄鳝
材料:黄鳝、调味品。
方法:1,将黄鳝洗干净后切成段状。
2,生姜、大蒜等调味品处理好。
3,热锅烧油,然后放入黄鳝。
4,加入调味品。
5,收汁后装盘即可。
食谱二:素炒藕片
材料:藕片、调味品。
方法:1,挑选当季新鲜莲藕,清洗干净后切成薄片。
2,藕片容易氧化放在清水里面泡一下。
3,热锅放油,然后放入藕片和其他调味品,等到藕变色后即可出锅。
食谱三:凉拌绿豆芽
材料:绿豆芽、红萝卜、调味品。
方法:1,绿豆芽洗干净、红萝卜洗干净后切丝。
2,焯水后备用。
3,将大蒜、辣椒、葱花处理后备用。
4,热锅烧油,将调味品倒进锅中烧至滚烫。
5,趁热将其淋在绿豆芽上。
小暑来临之际,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外出应该涂好防晒霜,以免晒黑晒伤。这款安耐晒小金瓶防晒效果很不错哦,防水抗汗。
亲,喜欢(小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暑节气传统食物食谱推荐)记得收藏,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