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毒日艾灸的好处和原因
九毒日艾灸的好处和原因
九毒日艾灸的好处和原因
古人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养生之法,比如采摘艾叶以辟邪气,佩戴香囊以清污浊,甚至有已婚女子在“毒五月”回娘家,避免与夫同房的做法。
端午九毒日,请一定要记得泡浴、刮痧、拔罐、艾灸排毒养阳。
民间有云:端午排毒,一生是福!这个时期一定要排毒、排寒湿。
五月为天地交泰之月,阴阳混沌不分,人体脏腑气血受极大的影响,人身、肚里空荡荡,走路无力,没有精神。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能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辟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端午的时候,雨季渐渐到来,而气温已经有了较大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受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窘况。
而这时,自然界的气候容易滋生蛇虫鼠蚁以及各种病菌,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因此民间习俗流行在门前插艾条,喝雄黄酒,泡艾草浴以达到端午除邪辟秽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民间端午九毒日之说不无科学道理,人们不妨做做艾灸,提升抵抗各类疾病的能力。同时,宜挖来新鲜鱼腥草,用手搓揉,将搓出来的草汁加入开水中,佐以红糖饮用,能达到清热解暑的功效。或者切碎煮水也可以。
艾灸方法多样,温和灸、隔姜灸、艾灸盒灸、督灸、脐灸、竹盐灸等。艾灸督灸。常用艾灸保健的穴位有:足叁里、神阙穴、关元穴、气海、中脘等穴位。
九毒日艾灸什么部位?
古代有诗云,“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意思是艾叶的采摘必须在端午前后,这时的艾叶生长得最为旺盛,最适合做成艾条防病治病。
在古代,艾灸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具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消瘀散结等作用。艾灸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疾病。
对普通人,艾灸也是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艾灸的作用主要包括:温经散寒:艾灸最大的特点是治疗过程中可以生热,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外感风寒湿邪、素体阳虚等因素导致的疾病效果明显。临床上,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胃寒、腹泻等病症用艾灸的治疗效果很好。
回阳固脱:阳气是人的重要精微物质,阳衰则阴盛,而艾灸能够祛除阴寒,振奋阳气,适合身体虚弱、阳气衰微的患者。
除有温煦的作用外,还有固摄的功能,气不足可出现脏器下垂之症,艾灸对本类病症也有很好疗效,如子宫下垂、胃下垂、肛门脱垂、大气下陷等。
化瘀散结:瘀指的是瘀滞,包括气瘀、血瘀、痰瘀等,影响经络的运行。艾灸能起到化瘀散结,疏通经络的作用。
这段时间的保健必灸穴位:
1、艾灸大椎、命门、至阳可以振奋全身阳气排寒毒;
2、艾灸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复溜穴可以排水毒,湿毒,痰毒;
3、艾灸血海、委中可以排血毒,瘀毒。
必灸穴位的具体位置: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另外:除了保精惜命,宁神内守,艾灸,五毒月里,特别是九毒日,一定要用到艾草。除了采艾、挂艾,这时用艾草泡脚、沐浴、做艾灸,排毒和养生功效都非常好。
刮痧、拔罐、推拿等传统中医养生方法也都可以用起来,毕竟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养阳的时候。请抓住机会排毒驱邪、排寒湿,养阳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艾叶泡脚
最好在厨房把艾叶煮开2分钟,然后打开锅盖,亲自从厨房端到卫生间,再倒入泡脚盆,兑些凉水即可。艾叶煮开后,就在揭开锅盖那瞬间,艾香随着蒸汽扑鼻而来,即可达到开窍安神的功效,再端着锅到厨房,一路熏蒸着自己,功效实非不浅。再兑些凉水,调到温烫,泡上十几分钟睡觉。实为调和五脏、补肾安神、通调气血的良法。
艾叶洗澡
常用艾叶洗澡,对产妇和小孩子都很好。艾叶水烧开后,兑凉水调温时,不要生水,要凉的开水;如果是要去痱子,煮艾叶时可以加少量花椒和白矾,对痱子更管用。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一、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施灸方法:
可以在晚睡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分别放在两个艾灸罐里面,上床睡觉,包好毛巾分别绑在两个足底的涌泉穴。
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
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三、大椎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施灸方法
大椎穴位,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双眼艾灸盒艾灸,插两根艾条;瘦人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每次施灸10-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
四、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 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
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施灸,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
五、神阙穴
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施灸方法
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
五个穴位不需要一次灸完,可以一次施灸1-2个穴位,隔天再施灸余下的穴位,只要坚持下来一定会看到疗效。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4、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另外,中医专家提醒,露天里进行针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无法做到高压消毒,牵扯到扎针、放血等,可能会感染一些传染性疾病,患者应当选择到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就医。
亲,喜欢(九毒日艾灸的好处和原因 九毒日艾灸什么部位 九毒日艾灸哪里能排湿毒)记得收藏,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