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和三伏天的关系
夏至和三伏天的关系
夏至是入伏的开始吗?
夏至不是入伏,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才是入伏的时间。
三伏天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叫做初伏 10天;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 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 10天,随后季节变化开始进入秋季。
三伏天分为头伏 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夏至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 夏至那天不算为初伏的第一天,初伏是十天。
中伏:初伏后的十天,也就是初伏的下一个庚日 因为天干为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一个循环都是十天,中伏的天数不定,这个由末伏的开始时间决定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为末伏的第一天。末伏为10天。末伏结束的时间在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前后。古人的命名和计算还是很贴切的。
三伏天的开始与结束都是由庚日决定的,因此,从夏至开始到立秋之间如果有4个庚日,则中伏十天。如果有5个庚日,中伏为20天。三伏天的长短与闰月无关。
夏至和入伏的关系是什么?
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2020年夏至时间:2020年6月21日
2020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时间:2020年6月22日 庚寅日
2020年夏至后第二个庚日时间:2020年7月2日 庚子日
2020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时间:2020年7月12日 庚戌日
今年“入伏”第一天就是2020年7月12日 庚戌日。因为初伏是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7月12日-7月21日。
夏至和三伏天的区别
伏天如何计算?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亲,喜欢(夏至和三伏天的关系)记得收藏,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