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可以摘口罩
什么时候可以摘口罩
什么时候可以摘口罩?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
根据专家预测,4月底除湖北以外,其他省市有望摘口罩,武汉这边彻底解除可能还要长一点时间。
对于很多人最关心的“疫情目前处于什么阶段,何时结束”的问题,白岩松在2月29日的央视《新闻周刊 》节目中讲到:“一月份开始的防疫之战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二月,并将在三月里继续,而钟南山院士说大约到4月底才能够结束,那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本周我连线相关专家的时候,她也给了准确的解读,那就是在零增长之后再持续两个14天的潜伏期,也就是28天都保持零,才能宣告疫情结束。也就是说,哪怕今天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新增确诊病例都是零,那也还需要28天都是零,才能说中国的疫情宣布结束,而且还要防范输入性的病例。”
据中国青年报,“新增病例为零后再持续28天还是零增长”才能宣告疫情结束的说法,是在2月24日央视《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对话被称为天津“福尔摩斯”的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张颖就流行病学角度发表观点时提出的。
因此,白岩松提醒, 这么算怎么都要持续整个三月,更何况此时此刻我们的新增确诊病例不是零,这中间稍有放松,哪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延长疫情结束的时间,也会给防疫之战增加难度。
所以一不放松,二不出现松动,甚至漏洞,我们才会更有信心地走向胜利。
什么情况下需要戴口罩?
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关于何时可以脱下口罩,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吴凡对场所 场合和人员佩戴口罩给出了专业的指引:
一、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者必须佩戴口罩。
二、依据执业规范和有关规定相关从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从事公共服务从业人员;从事疫情相关工作人员。
三、进入人员密集场所 场合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包括医院、福利机构、学校、交通工具及站点、影剧院、室内游乐场所等。
四、倡导年老及体弱者,免疫力低下及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自愿佩戴口罩。
除了口罩以外,对于工作生活中防护,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吴凡建议,人们应该保留下防疫期间的好习惯。
第一个应该保留的良好习惯就是勤洗手,至少20秒;其次就是咳嗽、打喷嚏用手肘捂口鼻;再次,不随意用手触摸眼口鼻;还有就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第二个应该坚持的良好制度,就是每个单位的员工健康巡查管理制度,以及公共区域定时消毒制度。吴凡强调:“这个对于长期预防新冠肺炎这样的疾病是非常有好处的。”
目前,多地根据自身情况也提出了,可有条件摘口罩的几种情形:
安徽提出7种情形可有条件摘口罩
1、个人独处、开车时;
2、独自在室外空旷且人员稀少地区;
3、安康码均为绿码且居家家庭成员中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
4、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且安康码均为绿码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时,间隔距离不少于1米,每人占有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 按要求必须佩戴口罩的特殊行业、岗位除外;
5、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且安康码均为绿码的人员开会时,参会人员间隔距离不少于6、1米,每人占有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
7、空旷地区户外锻炼,且无人员聚集时;
8、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四川建议12种情况下可不戴口罩
1、在田间地头、森林滩涂、牧场草原等农林牧副渔等户外劳动的时候;
2、在建筑工地、野外勘探、高空作业等户外人员不密集的地方劳动的时候,但一些特殊行业需要佩戴的除外;
3、在自己的单位,包括公司日常工作,如果员工都没有发热、干咳等异常的症状的时候;
4、人员固定,并且参会人员都没有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
5、在户外空旷的地方,比如公园、绿道、景区、大街等;
6、在人员稀少的地方活动,也就是说走路、散步、骑车或者购物等等;
7、居家并且家庭成员没有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的时候;
8、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运动的时候;
9、在个人独处,比如一个人在办公室、实验室,或者在库房;
10、独自一个人开车时;
11、和健康的家人、朋友一起乘坐私家车;
12、1岁以内的婴幼儿一般不能戴口罩,这样容易引起窒息。
舟山市非必须佩戴口罩的4种情形:
1、无人员聚集,与他人无近距离接触时,如个人独处、户外空旷区域等;
2、居家生活,家庭成员健康码均为绿码且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
3、办公生产,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健康码均为绿码且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场所通风良好,间隔距离不少于一米;
4、婴幼儿不宜戴口罩。
海南不佩戴口罩的4种情形:
1、个人独处时;
2、在户外空旷地区,且无人员聚集时;
3、学校有序开学后,学生上课时距离大于1米的;
4、1米以内直径范围内没有近距离接触人员且在通风良好的办公场所。
》江西:8种情形,建议可以不戴口罩
1、 个人独处 家庭、办公室、实验室、库房、开车等;
2、 在室外空旷且人员稀少地区 与他人相距1米以上,或无人员聚集时的户外活动 如走路、散步、骑车等、户外锻炼等;
3、办公室人员固定,通风良好,相互间距离1米以上,人均占有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且办公室人员无发热、干咳等症状;
4、在农田地头、森林滩涂等人员不密集的户外劳动时;
5、 除行业特殊要求外,在建筑工地、野外勘探、高空作业等户外人员不密集的地方作业时;
6、居家且家庭成员无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时;
7、 和健康的家人、朋友一起乘坐私家车时;
8、一岁以内的婴幼儿一般不能戴口罩,容易引起窒息。
钟南山带来好消息
回顾疫情最开始爆发的时候,许多医疗人员自愿申请前往一线,而钟南山院士也带头前往武汉,令人钦佩。钟南山院士每一次的发言都能够吸引许多关注,一方面是人们从心底敬重他,一方面是钟南山院士说的话极具权威性。
前几天,钟南山院士就带来了一个值得高兴的好消息,钟南山院士说到,目前疫情已经来到一个情况较好的阶段,估计在四月底就能够实现对疫情的全面控制。不过,这也意味着目前还没有全面地彻底地控制疫情,所以所有人依然不能够掉以轻心,仍要提高警惕。
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不过,即使全国的新增比例已经实现清零,但是由于部分其他国家的疫情仍在发展,所以预防境外输入病例十分重要,必须对此严格把控。所以说,即使目前已经开始好转,但是对于疫情的防控仍然有不能丝毫松懈,我们还是要做到少出门甚至不出门,出门既戴上口罩,回到家中也要勤洗手等等。
面对疫情,中国付出了许多的努力,既保护了自己国家的人民,也为其他国家争取了许多时间。如今,中国的疫情虽然已经得到了相对较好的控制,但是国外的疫情还在蔓延,中国要谨防境外输入病例,所以大家仍然要保持对疫情的警惕,做好全面的防护工作,因此,出门还是要戴上口罩。
目前,有部分国家正面临着疫情的挑战,对于医疗物资也存在缺乏的情况,中国向许多国家都伸出了援手,既给一些国家提供了物资支援,也表示愿意与大家协心齐力共同抗疫,向世界分享抗疫经验,相信成功抗疫的那一天就在不远之后。
亲,喜欢(什么时候可以摘口罩 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 疫情口罩什么时候可以不带)记得收藏,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