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米格-25赤色帝国的落后高科技

米格-25赤色帝国的落后高科技

米格-25赤色帝国的落后高科技

一架机身印有红色五星的喷气式飞机以360公里的时速撞向了跑道,恰逢一架波音727客机迎面起飞。为避免相撞,飞机的飞行员做出了一个精彩的急转弯规避动作,堪堪避过了客机。其后,机场上响起刺耳的刹车声和巨大制动伞的打开声音。

终于飞机在滑出跑道数百米后停了下来。驾驶员拉开了整流罩,爬出了机舱,掏出随身携带的枪支,对着天空开了几枪。几辆汽车随即飞奔而来,将他和飞机围了个水泄不通。驾驶员随即宣布,他是从苏联故意驾驶战机来到日本的,他要寻求美国的政治避难。这位叛逃的飞行员就是别连科。而他驾驶的战斗机则是北约当时最头痛的噩梦“狐蝠”米格-25。

别连科叛逃时用的米格-25

米高扬米格-25,俄文:Микоян МиГ-25,英文:Mikoyan MiG-25。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是世界上首型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 。

该机 原型机于1964年首次试飞,1969年开始装备部队。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是世界上闯过“热障”(M2.5即2.5倍马赫)仅有的三种有人驾驶飞机之一(另两种是美国的SR-71和俄罗斯的米格-31)。

米格-25战斗机总产量约1200架左右,其中60%是侦察型,30%是截击型,10%是双座教练型。除在前苏联空军中服役外,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 。

战争一直都是科技的催化剂。冷战则是目前人类最温和但最强效的催化剂让各种千奇百怪的武器得以现世。米格-25作为华约的扛把子,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的头号参赛作品之一也自然体现了我们津津乐道的苏式工业传统。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辟了空中战场以后,各国的战斗机就像要参加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一样,对“更高更快更强”有着不懈的追求。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苏借助战败的纳粹德国对喷气式战机的研究分别研究,制造了“佩刀”F-86,“柴捆”米格-15战机。此后喷气式战机正式登上空战舞台。

上方为“柴捆”米格-15,下方“佩刀”F-86

随着冷战的到了,北约,华约以美苏展开了从军事科技,政治文化,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全面竞争。双方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实在没有我也要有一个东西让你有了也等于没有”的精神展开了军事竞赛。米格-25就是针对胎死腹中的XB-70“女武神”轰炸机与支援了擎天柱A-12/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这两款飞行速度可达3马赫,3.35马赫的飞机而设计制造。

下期我们将比较详细的盘点苏联工程师们如何将“为什么不用铅笔?”的精神发扬光大。

以上就是(米格-25赤色帝国的落后高科技)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