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贴,帮你少走一些弯路
考研经验贴,帮你少走一些弯路
问:当选择考研专业和学校的时候,很多考生存在盲目报考的行为,可否从大家自身的真实经历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我个人认为,正确的报考思路是“综合考虑自身素质、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对于研究生来说,本科阶段的知识是基础。因此,如果是跨专业考研,一定要慎重考虑,不仅仅是因为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要比考本专业付出更多的艰辛,还因为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基础知识并不能通过复习考试得来。
同时,专业和研究方向一定要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因为一旦开始研究生学习,就要面对各种来自专业方面的任务压力。如果自己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而又要把它做好,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当然,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我感兴趣的专业不是本专业,需要跨专业考研,但刚才你又说本科学习是基础,要慎重考虑,那该怎么选择呢?我的答案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前提是你的兴趣是真诚的。也就是说你是发自肺腑地喜欢这个专业。
:选择考研专业是在确定考研意图之后接着要进行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选择专业时大家切忌盲目跟风,或者是没有自己的主见,迟迟不能选择自己要报考的专业,这些问题应该在系统复习之前就解决好。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我认为这个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一方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以及对自己在该领域所希望达到的期望值;另一方面,也要结合近两年的就业形势,适时学会灵活变通,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和自己较真,不要钻牛角尖。
: 确定考什么专业,哪个学校,应该是踏上考研之路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最主要是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研究生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好过,三年(有些学校是两年)的时间也可能会改变很多事情。只有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如果只是为了拿到硕士文凭,那就简单一些:好学校的冷门专业,偏远省市的普通院校,本科在读学校或与本科在读学校有良好教学往来的学校,或是往年师兄、师姐大量考入的学校等,这些都是不错的报考选择。
如果你不仅是想要拿文凭,还想着研究生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那考虑的就要相对多一些了。比如你要想一下理想的就业领域是否与自己现在所学专业对口,如果专业不对口,跨专业考是否在能力所及范围,所考科目是否相近,还要考虑你想考的那所学校有没有对跨专业同学的歧视等。
如果你选择考研是想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特别是有志于读博的同学,那选择就要更慎重了。你需要查一下各大高校的专业排名情况以及学术牛人分布在哪些学校,我想这样你读博时导师的选择会多一些,路也会宽些,毕竟知名导师在本专业同行内说话是有分量的。
问:不少考生也在犹豫选名校还是热门专业,大家选择学校时是怎样考虑的,有何经验可以分享?
:在选择学校方面,我个人的意见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你认为凭你的能力能考上的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专业。这里,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显得更加重要。我相信,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了。其实,好学校、好专业是与学费少、奖学金多、待遇好紧密相连的。学校越好,待遇越好。关键是你要凭借对自己的估计来选择报考的学校,不可盲目自大,亦不可妄自菲薄。
:对于院校的选择,关键还是要看自己以后的发展。我选择中国人民大学也是做了充分准备的。首先,人大马哲在全国的专业实力很强大。其次,我很喜欢北京,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在北京工作,所以我所选的学校一定要在北京。最后,就是因为之前有学姐学长考到人大的马哲系,有这些优秀的前辈给予我指点和关怀,所以我坚定了我的选择。
问:大家在备考的时候,是怎么做真题的?有何做题建议?
:我报考的专业不考数学,所以我就简单说下专业课和英语吧。这两科的准备上我还是下了很大工夫。真题还是很重要。当时,我从各种途径收集到报考学校的专业课历年真题,虽然没有收集完整,但还是可以看出学校的出题风格,这样看书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知道哪一块是出题重点。
英语可能和大多数考研人一样,反复做真题。我个人而言,英语的复习就花在了前期听听辅导班的课,后期只在做真题上。虽然第一年考研时英语只考了49分,没有过线,但其实想来是当时心态没调整好,把英语想得太重了,反而紧张,没有发挥好,方法应该还是正确的。因此第二年还是只做真题,不追求速度,只把每一个单词、句子琢磨透,分析复杂句的语法,反复读文章,抄写或背诵长难句。最后留下近三年的真题当模拟题做,按照辅导班老师教的方法,把握时间,做起来会觉得轻松很多,最后的成绩也还不错。
:我当时是收集了能收集到的所有真题,认认真真、从头到尾、如数家珍般地将真题过了好几遍。做真题的好处在于:第一,了解试卷的结构;第二,查缺补漏;第三,考试时可以碰到原题;第四,洞察导师的出题方向。其实,面对专业课考试,如果你真的对所报考的院校、专业和导师非常熟悉的话,你是可以分析出哪一道试题是哪一位导师出的,因为这些试题反映了出题老师的兴趣点。这样就会反作用于你的复习过程。总之,我个人认为真题非常重要。
:真题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太依赖它,我觉得真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自己复习的向导,可以根据真题搞清楚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猜一下出题人的思路等等。但是不能膜拜真题,所以除了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要仔细研读外,还不能忽略那些“非重点”。
问:考研过程中,大家是否是“一个人在考研”?你们认为找研友有什么积极意义?
:考研是个磨练我们意志的过程,很多人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放弃。考研不是一人孤军奋战。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能互相鼓励的研友很有积极意义。有难题时可以互相探讨,懈怠时可以互相监督和打气。在精神最为脆弱的阶段,有了研友的鼓励和开导,就不会那么容易放弃。而且,考研时积累下的深厚友谊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这样的友谊很深很铁。
:我的两次考研经历都与学校自习室无关:第一年是在校外租的房子,一个人在房间看书,看烦了就找隔壁同学聊个天,玩玩电脑。第二年是在自己家看书,也从来没找个学校上自习。所以考研需不需要同道中人,我觉得还真没必要。一个人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节奏,按自己的计划走,还可以免受他人的影响,不必整天想着今天你学的少、人家学的多之类的,那样心里会很纠结的。
:前期都是一个人复习的,只要规律一点,保证复习时间就行。后期和两三个朋友一起,可以互相监督交流,便于坚持下来和调整情绪。
问:如何看待备考与找工作、考研与爱情,有什么可以给大家分享?
:个人认为,考研是一件非常严肃而且非常考验人的事情。所谓严肃,就是不可拿考研当儿戏,考研就要有个考研的样子。我并不认为有了爱情就会耽误考研,但是在我身边总是有太多的人因为爱情而耽搁了考研。其实,你的爱情之心是真心的,这个毋庸置疑,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的考研之心是不是也是真心的?如果你只有一颗真正的爱情之心,而没有一颗真正的考研之心,考研只不过是爱情的陪衬,只是一个幌子,只是为了让别人说:你看我们恋爱学习两不误,这是相当不可取的。如果你在有一颗真正的爱情之心的同时也有一颗真正的考研之心,那么我相信你一定会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考研之所以考验人,不仅仅是考验你自己,也是考验那个现在或者将来会和你在一起的人。如果两个人真的情投意合,目标一致,只要一起努力就够了,结果一定会是好的。
:我想告诉各位师弟、师妹的是:如果确定要考研,就可能注定要暂时失去一些东西,但其实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要付出成本的。你只要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去实现它就好了,其余的该是你的,它跑不掉,不是你的你也追不到。祝大家都能够实现自己的读研之梦!
柚子学姐,带你轻松考研
公棕号:西北文都
微博:@陕西文都考研教育
以上就是(考研经验贴,帮你少走一些弯路)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