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后人(方孝孺族人后裔藏身郧西)
方孝孺后人(方孝孺族人后裔藏身郧西)
祝河江在翻看族谱。
祝家大院祠堂。
祝家大院有200多年历史的古床。
祝家大院大门,上刻“人杰地灵”四个字。
姓氏从一而终,即一个人生时姓什么,去世之后仍然是这个姓,丝毫不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在郧西景阳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祝家大院祠堂里却供奉着方家祖宗,上书“正学遗风”。这支祝氏宗谱记载,他们是明初大儒方孝孺族人后裔,因躲避杀身之祸改为祝姓。后代遵循“祝方一家”祖训,两姓互不通婚,生前姓“祝”,百年之后姓“方”认祖归宗,已经流传至今若干代。
200多年的祝家大院藏身深山
在汉水入鄂第一乡的郧西县景阳乡,集镇往北数十公里的吴家扁村半山腰上,有两座古色古香的老宅。在解放前,这座古宅是当地有名的大宅,被称为祝家大院。
据郧西县史志办考证,祝家大院分为上下两院,建于清朝乾隆中期,是一座典型的明清风格建筑,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房屋坐西南朝东北,面阔七间,依山而建,一进二栋,砖木结构,抬梁,穿斗式构架,小灰瓦屋面,石质门框,上置石匾,书“人杰地灵”四字。门上为卷棚轩顶。内木隔板装修,石板铺地,天井规整,廊边宽阔,石条砌坎,木雕门窗精细,石雕柱基大气,前后均为二层,曲折楼廊,马头封火山墙。
昔日村民是用“镬底都镶金”来形容这座大宅的奢华程度。斗转星移,几遭破坏,如今空空如也的大宅里显然难以找到这样的印记。但是单从建造工艺和物料上就可见:大宅的中空高度有八九米,相当于现在的三层楼高;屋梁楣梁上还保留着较完好的精致大型木雕和楣雕;一人合抱粗的红木柱经过近200年的岁月,至今也未被虫蛀。大宅天井里铺就的麻石条,有的长度达三四米,是一个整体,没有进行切割,可以想象当时工程难度和考究程度。
今年84岁的老人王德秀解放前就嫁到了祝家,住在祝家大院下院。她的卧室里还有一张“二龙戏珠”四壁帐幔的古式床,这种床有踏脚板、箱柜,床前还有一张雕花桌,桌上摆着一对圆花筒瓶,床头上还挂着花篮。“我嫁到这里的时候,院子很豪华,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听老人讲,这房子和床都是先人搬到这里置办下的,有一两百年了。”王德秀说,她的卧室以前四周墙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都是竖着写的,字迹很工整,可惜后来‘破四旧’时铲掉了。”
祝家祠堂供奉方家祖宗
祠堂是用以祭祀祖先或者先贤的礼堂。然而,走进祝家大院祠堂,祖宗牌位上书“方氏堂上宗祖”,横额“正学遗风”。明明是祝家大院,住在这里的也是祝氏后人,为什么要尊方氏为祖?
研究宗谱十余年的祝氏后人祝河江介绍,祭祀方氏祖宗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其实住在祝家大院的村民并不姓祝,真正的姓氏是方。“我们身份证、户口簿上都是祝姓,或者是祝方姓,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祝方东。”祝河江说,之所以这样改,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宗谱上记载他们祖宗原来姓方,后来改姓祝。“所以我们的祖堂自然要叫方氏祖堂,或者祝方氏祖堂,宗谱也叫祝方氏宗谱。”“正学遗风”又是什么意思?祝河江说,这是为纪念明初大儒方孝孺,他被称为正学先生。他们这一支祝姓祖先原来姓方,和方孝孺同宗同族。“正学遗风代表着我们是方氏的后人,耕读传家的祖训不能忘,忠义正直的秉性不能丢。”“和方孝孺的关系,族谱上记载很清楚。”祝河江说,《祝方氏宗谱》第一次编修于乾隆六十年 1795年,期间经历了七次修谱,目前一共十七卷。
宗谱记载,这支祝氏祖先名为方荣山,生于洪武八年 1375年,浙江台州宁海县人。而方荣山和方孝孺远祖实为亲兄弟,在南宋咸淳年间迁到浙江宁海。可见,方荣山和方孝孺祖上同宗,是同一族人,有非常近的血缘关系。
方荣山早年丧母,父亲方溥曾任明代钦天监监正 明代管理天文、历法之官,五品,出守河南汝宁府,在任职期间去世。孑然一身的方荣山随仆人从河南汝宁府回到浙江宁海,跟着方孝孺学习、生活。
方孝孺族人后裔落户郧西
方孝孺 1357年—1402年,浙江宁海人,字希直,又字希古,是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其书斋名逊志,蜀献王改为正学,故世称正学先生。当时方孝孺已经是名闻天下的第一大儒,其学识品德为四海所称颂。
1399年,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燕军攻破南京后,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又派孝孺的学生前去劝说,反被孝孺痛斥一顿。最后朱棣强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孝孺披麻戴孝,悲恸至极,哭声响彻大殿。
朱棣无可奈何,只好命人把笔墨投到方孝孺面前,强迫他写诏书。孝孺接过笔,写上“燕贼篡位”几个字后,即掷笔于地,边哭边骂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见方孝孺宁死不屈,就威胁他说:“你不怕被诛九族吗?”孝孺义无反顾地斥责说“即使诛我十族又怎样?”朱棣怒不可遏,命人把方孝孺从嘴角直割到耳朵,孝孺满脸是血,仍忍痛怒骂不绝。最后方孝孺被打进死牢,朱棣派人大肆搜捕孝孺在京的亲属,行刑当日把他们押往刑场,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杀害。
1402年,方孝孺被处死于南京聚宝门 今中华门外,朱棣将方孝孺九族诛尽,还无法息怒,便把方孝孺的门生和朋友也算作一族一并予以处死,被杀者共达八百七十三人,投狱和流放充军者有数千人。
方孝儒罹难后,消息传回家乡,族人方荣山为躲避杀身之祸,逃到江西鄱阳湖瓦屑坝一带。后来,又迁居安徽宿松县西源山,入赘当地大户祝茂公为婿。
方荣山为感念祝家救命之恩,去世前嘱咐子孙后代以祝为姓,“祝方一家”,两姓不得互相通婚,要以兄弟姐妹相待。
族谱记载,荣山公之后,在西源居五代,而有仕通、仕怀、仕达、仕安、仕林五支,子孙渐蕃,田庐日隘。通、达二祖,分迁马湾河。卜居大塘角,嗣是地异分为两,户分而甲。同一族而异户别甲也。居山者复迁居不一,近者数十里,远者千余里,星罗棋布。乾隆二十一年 1755年,方荣山后人从安徽宿迁迁到现今的郧西上津、关防、景阳一带。
到了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祝氏一族第四次修谱后,定居在郧西的祝氏后人便与老家失去联系。“从那以后跟老家就失去了联系,但我们并没有忘记自己是方氏后人,一直供奉着方氏祖宗。”祝河江说,在这一带祝姓目前有两千多人,都遵循着辈辈不离方的祖训,无论男女,要么以祝为姓,要么复姓祝方。
生前姓“祝”百年后入“方氏祖堂”
谈起先辈的来龙去脉,祝河江如数家珍。“可惜我知道的并不全,我父亲在世时,他能讲清楚。”祝河江拿出了族人珍藏的有些泛黄的宗谱,“这些是草本,可惜正本被烧掉了。”
这几年,祝河江和族人联系上了安徽宿松县的祝姓,对方族谱上也明确记载是方氏后人,与方孝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双方族谱记载一致,辈分排行也一样。当地还有先祖方荣山的墓,墓碑上也有这样的记载。
祝河江还发现,生活在郧西的祝氏一族,还保留着不少宿松方言,如把“来”叫“雷”,“吃晚饭”叫“吃夜”,“吸烟”叫“吃烟”,“妻子”叫“堂客”等。在饮食上,还延续着宿松“一日三餐”习惯。惟逢年过节、婚丧贺吊诸喜事,则盛办酒席,酒菜甚丰,而且席位排次较严,礼节颇多,有礼俗遗风。节日还沿袭旧的饮食传统,元宵吃汤圆,三月三吃避疫耙 俗称“暑菊粑”,端午吃粽子、饮雄黄酒,中秋吃月饼,春节除买鱼肉外,还讲究登门拜年。
“从这几点,也可佐证我们来自安徽,和方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祝河江看来,无论安徽宿迁老家的人,还是迁居到各地的祝氏后人,每个人都在传承和遵循着“祝方一家”的祖训,祠堂里供奉的都是方氏先祖,宗谱也离不开方氏。“可以说是生前姓祝,死后姓方认祖归宗。”作为老祖宗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一种风俗,祝河江表示他们今后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对于这种现象,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潘彦文说,“生前姓祝,死后姓方”主要是表达对祝家救命之恩的感念之情,并且要以示不忘本,这是一种典型的“归宗”现象。“归宗”主要是受古人延续香火思想的影响,现在“入赘”越来越少,加上实行“计划生育”,很多家庭就一个孩子,一般从出生开始都姓父亲的姓,“归宗”现象也就越来越少见了。
以上就是(方孝孺后人(方孝孺族人后裔藏身郧西))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