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施并举防控秋冬季传染病
五措施并举防控秋冬季传染病
五措施并举防控秋冬季传染病
9月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冬季传染病多病共防以及节日期间出行、旅游、健康提示等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今年在应对秋冬季传染病方面,国家卫健委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修订完善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方案。在全面总结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国疫情形势变化及研究的进展,组织修订第7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同时也更新完善流感防控方案,对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加精准细致的要求。
二是加快推进秋冬季各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三是组织做好秋冬季重点传染病的防控的准备,组织做好人员队伍、检测能力、防控物资、隔离场所等各项应对准备。
四是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实地督查。
五是加强中秋国庆假期的疫情防控。中秋国庆假期马上就要到了,考虑到假期时间长、人员流动性大、旅游聚会等活动明显增多的情况,我们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加强值班值守,筑牢外防输入举措,强化重点场所的防控,做好健康教育防控措施督查等一系列的工作,切实保障假期疫情形势平稳。
秋季传染病有哪些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最容易发生在6个月-2岁的婴幼儿身上。发病症状为腹泻,便量多、水分多、次数也多,一天可达5-10次,便便为黄色水样,除腹泻之外,宝宝还可能会有发热、呕吐等症状。严重时造成脱水,损伤大脑等重要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红眼病
红眼病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称为感染性结膜炎,在春秋两季最为多见,传染性很强,用不干净的手揉眼、或是和患者共用毛巾等都会导致传染。发病症状为眼睛发红、眼睛痒、流泪多、眼屎多、有异物感及害怕亮光等,两只眼睛可以同时或是先后发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发病高峰时在4-7月,秋季也可能会出现,主要通过空气、饮食和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手足口病容易发生在5岁以下的宝宝,发病症状为手、足、臀部等处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内出现散发的疱疹或溃疡。此外,还会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多数患儿一周内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甚至会导致死亡。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三点生活防护小贴士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时,要及时进行治疗,最好是分房隔离、限制活动。要早发现病人、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1、秋季预防传染病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不喝生水。
2、秋季预防传染病知识: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3、秋季预防传染病知识:根据气候变化适量增减衣物 秋季温差较大,气温变化幅度也增大,容易患扁桃体炎等病症,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发严重危害,因此要特别提防。每周日返校时应带够衣服,保证无论气温如何变化,都有相应的服装,并能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以免病痛的“侵袭”。
秋冬疫情防控指南!
1.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勤洗手,外出回来、饭前便后、咳嗽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在公众场所尽量不要用手触摸眼睛、嘴巴和鼻子。
2.注意食品安全。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将肉蛋海鲜等食物彻底煮熟;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就餐。
3.安全购物。
出入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等地要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开人流高峰,缩短停留时间,减少接触生鱼生肉等食品原料,回家后及时清洗双手。
4.减少不必要的聚会。
合理安排出行,减少不必要的聚会活动。如非必须,尽量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5.发热及时就医。
避免与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密切接触;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异常症状,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宝,喜欢(五措施并举防控秋冬季传染病 秋冬季传染病有哪些)记得收藏一下,以后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