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制作(杨作声:怎样制作京胡)
京胡制作(杨作声:怎样制作京胡)
京胡是京剧音乐中的主要乐器。声若金石、穿云裂帛的优美琴音如同天籁,对于广大琴票具有一种勾魂摄魄的吸引力。有一把音色优美的京胡是所有爱好拉琴的琴票 其实也包括专业琴师的最大愿望。
笔者将多年来制作京胡的一点经验和体会总结出来,向广大爱好京胡的老师和朋友们献拙,欢迎爱好京胡的老师和朋友给予批评和指导。
一、选料
一担子
做京胡担子的材料主要是紫竹,其次是凤眼竹 斑竹、罗汉竹、龟背竹等等。紫竹产于福建、江西、安徽等地。上等紫竹 花紫竹不仅花纹颜色好看、独特,而且质地坚实,是做京胡的上选之材。
当然凤眼竹也有纹若凤眼、花似斑豹的上等材料。不过凤眼竹虽然质地一般都很坚实,但尺寸往往不甚理想。好的罗汉竹、龟背竹也可做成高档的京胡来。总之选料第一要看品相,即颜色与花纹。常见的花紫竹有黑紫竹 俗称黑老虎、白紫竹、黄紫竹 俗称黄老虎、芝麻点、阴阳脸、鳝鱼黄等。第二要看尺寸: 1粗细:即直径,一般应在18mm~20mm之间。 2长短:京胡担子共分五节,通常要求第一节长80mm,第二节长90mm,第三节长100mm。
西皮担子自第一节至第四节应小于400mm 370~390mm;
二黄担子自第一节至第四节应大于400mm 400~430mm。超出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
凤眼竹往往第一节偏短,那没关系,只要第二节、第三节合适就行。而罗汉竹和龟背竹则要看其下三节的尺寸,尤其是第五节最为重要,不应长过120mm;也不应短于100mm。
罗汉竹总节数一般都是奇数,所以罗汉竹琴常见的是:“三节棍”、“七节鞭”、“九节鞭”、“十三太保”等,当然最难得的“十八罗汉”是偶数节。
二筒子
筒子是毛竹取其内径为42~52mm的竹节锯下而成。筒子要质地坚实,竹黄厚且匀。铁心里当然最佳。其尺寸:西皮筒长115mm,内径:42~mm44mm;二黄筒长117mm~120mm,内径:45mm~52mm。
三蛇皮
京胡用的蛇皮乃野生的乌鞘蛇。产于湖北、湖南、浙江、云南、贵州等地。一般从颜色上分三种:黑色、褐色、绿色。其中以黑色为最好。又因捕蛇的时间不同而皮子的厚薄质量不一样。惊蜇后的蛇皮最好,而夏天蜕皮后的蛇皮最好不用。
蛇皮的花纹大小与蛇的粗细有关。花越大越好。花纹要黑白分明。常说的“白如线,黑若缎”就是对好皮子的最精辟的形容了。
一张蛇皮能取6~8张。尾端的皮子最厚,但花也最小,适用于西皮琴;靠近肚皮的皮子薄,可用于二黄琴。
四琴轴
一般琴轴常用的木料有枣木、黄杨、红木、乌木、檀木等。长短尺寸为:148~152mm。
其中枣木轴最为好用,因枣木又硬又有韧性,因此能“咬住”坚硬的竹子。但因价值低而往往被人所忽视,所以目前高档琴上的轴子大多都是屋木或紫檀的。
五琴弦 琴码
目前市场上的京胡弦有天津、北京、上海等地产的各种品牌。笔者通过长期实践,认为北京常青琴社产的产的“常青”牌京胡弦为最好。它的韧性,抗拉力和音色都是非常棒的!已经逐渐被专业琴师所认可。二、加工
因为竹子是在山里自然生长的,故而其外形扁、园、弯、直不一。一旦选好料后,必须对其进行加工烤制校直调圆达到要求。
1、工具
烤担子的工具有:炉子、板凳、校圆钳等。
炉子就用普通的蜂窝煤火炉即可。
板凳用平常家用木凳即可,但必须在上面钻一个斜孔。
在烘炉用的火钳头上焊上两块铁板,铁板上用螺钉镶上木块。木块是特制的,上面各有一个半圆孔。这就是校圆钳。
2、烤制
将要烤的担子上打上工业用蜡,当蜡被溶化后渗透竹皮内,使担子色泽光亮。这种自然色是任何油漆都难以比拟的。然后将担子放在蜂窝炉上方约5、6厘米处进行烘烤。烤至担子本身温度达70~80℃立即拿下用校圆钳将其夹圆,快速转动担子,用钳子给与压力,这样,扁的就变成圆的了。夹至担子的椭圆度不超过0。5mm即可。在校园的同时,利用板凳上的斜孔,将担子调直。这两样工作可交替进行,而且必须进行多次加工,才能达到技术要求。加工过程中,千万不要心急,否则容易造成担子的劈裂。在校圆和调直的同时,担子也烤干了。
3、加封头 烤制前的担子一般为6节,烤完后须将最上一节锯掉,然后锯第五节。
西皮F调琴 娃娃调琴最后一节为:103mm;
西皮E调琴 旦角琴,最后一节为:105mm;
二黄F调琴 生、净琴最后一节为:107mm;
二黄D调琴 旦角琴,最后一节为:110mm。
下料后,将锯口挫平,然后加封头。用502快速胶粘好。
封头的木料一般用红木或乌木车制而成。
4、钻、烫轴孔
分出担子的前后 阳前阴后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对称划一直线,然后在第一节的二分之一处上下画横线,与原先的线成十字,从此处量至第二节80MM画第二条横线。在这两点 上下共四个点上用钢锥钻下样冲眼。画好线后,即可钻孔。前面的两个钻10MM的孔,后面的两个钻12MM的孔。孔钻完后,即可烫孔。烫孔用的火棍是特制的。烫孔时应注意两孔的平行度和同心度。一般一个孔要烫3~5次,每烫一次后,都要将选好的琴轴安上试一下。随时校正孔的偏正和深浅,至达到要求为止。轴头的长度一般为:36MM~39MM。
轴孔烫好以后,用刀子把轴孔被烧焦的部分刮掉,然后配研修刮轴孔、琴轴,直至琴轴和轴孔配合严密好使为止。最后在轴孔上下缠上黑色尼龙线。
5、烤筒子
筒子烤前先撑内圆:将筒子放在锅内用沸水煮4~6分钟,然后取出,一头塞上一个木撑子两头轻轻敲击,直至撑子与琴筒无缝隙为止,然后将琴筒带着木撑子放置在微波炉内。用中火烘烤2~3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将木撑子取下,即可上车床车旋外圆。筒子的壁厚一般为:5。5MM~6。5MM。
6、筒子钻孔
钻孔前,先在筒子上画线:在筒子小头的端面上划一中心,然后在筒子上下将中心线各引出一条直线,用游标卡尺在上面线上40MM处划一横线,与原线交叉成十字,再用游标卡尺在下面线上41。5MM处划一横线与原线交叉成十字,并在上下十字处用钢锥钻出浅孔为钻孔记号。钻孔前应先量一下所配担子的直径,如担子粗19MM的话,就选18MM的扩孔钻;如担子粗18MM的话,就选17MM的扩孔钻。孔钻好后,就可以配担子了。
7、担子与筒子的研配
量一下筒子的直径,然后把担子下端往上在筒子内径的尺寸上加上10mm处划一圈铅笔印,先用锉刀将封头下端至封头与担子结合处上延10mm滚锉成圆锥形,后用砂布 80#自铅笔印处至末端打磨圆滑光洁。要注意不要磨成椭圆。此时将打磨好的担子与筒子进行研配。筒子的上孔要用刀子刮修成正锥形,即上小下大。下孔则修刮成反锥形。
筒子的上下孔一定要与担子研配得十分严密,以研好后不透气为准。
8、蒙蛇皮
过去老艺人蒙蛇皮用的是“八卦阵”法,即用八根小木棍缝在皮子上,用木楔子将蛇皮拉紧。而现在看来这种办法显然是有些笨拙与落后了。
目前大多数人都采用了模架与锥圈蒙皮。这种方法的有点是方便、快捷、蛇皮受力均匀。这套蒙皮工具。
蒙蛇皮之前应将筒子前端内外打坡口。
将蛇皮放在冷水中浸泡5~6小时,取出剪去肚皮部分,呈八角形,用报纸将蛇皮上的水份吸干。在筒子上抹匀已经熬好的骨胶,将蛇皮放正,在筒子上用锥形套压住,上模架,用扳手均匀旋紧四个螺母,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等待干固,切莫曝晒或烘烤。
蛇皮蒙得松紧程度完全是靠经验来完成的。而蛇皮的松紧又与琴的调门、音色有关。一般高调门的琴蒙得紧一些;低调门的琴蒙得松一些。总之,蒙的多了,也就驾轻就熟了。
9、蒙布、开风口、拴千斤钩
蛇皮蒙上后,放在通风处夏天6小时,冬天八小时后即可把筒子从模架上取下来,除去锥套,将多余的胶用小刀刮掉,在蛇皮周围蒙上一块宽30MM的黑色或蓝色棉布,以作封边保护。蒙布前,应在筒子下沿粘一块垫皮,以免琴弦磨破蛇皮。
将担子插入蒙好的琴筒内,用铅笔在筒内划线,然后取中开风眼 音孔。一般琴的风眼约长20~25MM,宽约3~4MM。风眼要开正,如音不理想,可加长加宽风眼,但风眼对琴音的影响是有限的。 这时将担子插在筒子上,就可以上弦、拴千斤钩了。?
千斤钩是用H68黄铜或不锈钢作成S形。直径是1。2MM~1。5MM。千斤的宽度一般是20MM左右。千斤钩的宽度与音色有关,如音色不理想,调整一下千斤钩会起到一定作用。
10、调试琴声
拴好千斤钩后,就可以安上琴码试音了。
一般地说,小琴码的音比较透,而大琴码的音则比较闷。一把琴要经过反复调试,才能找出它的最佳声音来。一把好的京胡应具备相当的穿透力,同时又要有酥音和金属音,如果这些都有了,那么一把好琴就诞生了。
以上就是(京胡制作(杨作声:怎样制作京胡))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