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云南勐海县鼠间鼠疫疫情防控指挥部25日通报,该县西定乡一边远村寨发生鼠间鼠疫,且通过主动搜索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1名3岁儿童被诊断为疑似腺鼠疫病例,正接受治疗。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已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据通报,距离勐海县城3小时车程的一村寨近日发现3只死因不明的自死鼠,乡政府立即报告县疾控中心。经省地方病防治所和州疾控中心实地调查和结合实验室检测,于9月21日初步判断西定乡发生鼠间鼠疫。
9月21日,国家、省级专家组在疫情上报12小时内抵勐海县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疫情发生后,按照《云南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要求,勐海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应急响应,成立鼠间鼠疫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组建专家专业队伍,开展检诊检疫,对发热病人开展全面排查,对疑似病人采取隔离观察、流行病学调查等措施,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同时,在全县开展以灭蚤、灭鼠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经全面排查,截至9月25日18时,1名3岁儿童被诊断为疑似腺鼠疫病例,病情表现为轻症,经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目前,各项防控措施正在科学、有序、有效进行。
云南勐海县鼠间鼠疫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有与不明原因自死鼠有过接触,应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报告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此前报道:内蒙古出现两起鼠疫疫情,鼠疫还是以前那个“夺命瘟神”吗?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卫健委8日发布信息称,该市乌拉特前旗通报1例腺鼠疫死亡病例。这也是继8月6日包头市达茂旗1例肠鼠疫死亡病例后,今年内蒙古出现的第2例鼠疫死亡病例。目前,两地均发布鼠疫疫情Ⅲ级预警。
在惊慌之余,很多人会产生这些疑问:鼠疫这样的“远古”疾病为什么还能“袭击”我们,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的严重后果?鼠疫潜伏在何处,又如何传播给人类?目前有没有安全可靠的疫苗来预防鼠疫?未来人类能够完全从地球上驱除鼠疫吗?
鼠疫何时进入人类文明史
根据细菌遗传学研究所取得的结论,鼠疫的病原体——鼠疫耶尔森杆菌在大约1500万到2万年前从假性结核耶氏菌分化而来,且最初的发源地是喜马拉雅山麓地带。但鼠疫何时开始进入人类生活并为人类所认识和了解,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最早有记载称,古埃及时代的采石场曾爆发瘟疫,并且采石场被强制封闭,任由内部人员全部死亡,但当时的瘟疫也可能是曾经流行的天花。另外,6000年前古埃及木乃伊的肺和肝脏中曾经发现过鼠疫杆菌的核酸痕迹,但并不能由此断言当时鼠疫已经开始深入人类生活。很多学者认为鼠疫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是埃及人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了,因为英语中的安息日“Sabbath”一词的词源很可能与古代阿卡德语的“Sabbatosis”有关,而“Sabbatosis”指的就是 鼠疫造成的腹股沟处的淋巴肿胀。
如果上述说法为真,那么3500年前左右,鼠疫可能已经完全进入了人类视野。当然,并非人人都采信这一说法,生活在公元1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约瑟夫斯就对其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无论如何,这些都说明至少从约瑟夫斯所处的时代 两千年前开始,鼠疫就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中的梦魇之一,人类对鼠疫也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鼠疫的传播:饥饿的跳蚤
人会患上鼠疫,是由于感染了鼠疫杆菌,这种病菌在自然界本来仅流行于啮齿类动物之间,但蚤类叮咬患病啮齿类后,能够通过再叮咬其他啮齿类个体将病菌感染开来,而一旦人类被带菌蚤类叮咬,就将在偶然间踏入这一循环,成为细菌的猎物。如果感染者在死去或康复期间没有传染给其他人,疫情传播就将中断。但历史上的鼠疫大流行都是由于鼠疫杆菌从啮齿类经蚤类传染给人后,再经由蚤类的叮咬或者人际传播而形成传播循环。
古代,在森林等啮齿类生息的自然区域,鼠疫杆菌也暗藏其中,猎人和樵夫很可能是最先受到感染的对象。但由于当时人口密度低下,人际交流稀少,患病人员很可能在发病到死亡期间都接触不到其他人,鼠疫也不会在人群中流行。不过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可能破坏野生啮齿类的生活环境,此时生息于野外的啮齿类会向人类居住的村庄移动。在此过程中,喜欢在船舶、民宅、仓库等场所生息繁衍且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家鼠会最先被感染,之后周边的人类也很难全身而退。一般认为,在观察到大量家鼠死亡时,鼠群中的感染率已经超过10%,此时就很容易发生人际大流行。
作为传播媒介,喜好寄生在家鼠身上的印度鼠蚤在鼠疫传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印度鼠蚤非常贪食,尤其喜好吸食人血,因此会频繁地叮咬人类。为了获得更高的传染力,鼠疫杆菌进化出了一套异常“狡猾”的机制。当鼠蚤吸食被感染的鼠类血液后,被吸食的血液将在鼠疫杆菌释放的凝固酶的作用下发生凝固,生成纤维蛋白。随着鼠疫杆菌在血液中进行增殖,纤维蛋白数目也会越来越多,鼠蚤的前胃会被堵塞,逐渐无法摄取营养。
失去营养来源的鼠蚤在饥饿的驱使下疯狂吸血,平时可能只会叮咬老鼠的它们也开始向人类下口。然而由于前胃被堵塞,吸食的血液无法进入胃中,却会在食道内形成很大的反作用力,导致鼠蚤体内的带菌血液通过口器逆流注射进被吸血的对象体内,感染也就因此扩大。鼠蚤是一种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昆虫,它们可以在消化道被堵塞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再存活20到30天,在此期间鼠疫杆菌显然又能获得大范围传播的机会。
凶恶的鼠疫与人类的抗争
鼠疫杆菌于1894年由日本科学家北里柴三郎和法国科学家耶尔森各自同时发现,北里早几天公布了研究结果,但他的研究存在细节上的纰漏,因此后世在二战期间将鼠疫杆菌命名为耶尔森氏菌。鼠疫杆菌进入体内后2到5天,人体会产生倦怠感,同时出现发寒发热等症状。之后,根据受感染部位的不同,症状也截然不同。
腺鼠疫是各型鼠疫中最为普通的一种。当被带菌蚤类叮咬后,叮咬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会开始肿大,肿大将一直蔓延到腹股沟和腋下等处,可怕的是有些肿块甚至能大如拳头。与此同时,鼠疫杆菌会在肝脏和脾脏等处大量繁殖,并产生细菌毒素,毒素将导致意识混乱和心脏衰弱等严重后果。腺鼠疫发病后大约一周时间,未经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将高达50%到70%。腺鼠疫的传播过程离不开蚤类叮咬,因此可以认为它不能人传人。
败血性鼠疫又叫鼠疫败血症,由感染后的带菌血液在全身各处游走造成。败血性鼠疫也可能由腺鼠疫引发的,但部分败血性鼠疫患者并没有淋巴肿胀的症状。败血性鼠疫发病后,皮肤各处将会产生出血斑点,最终全身长满黑斑而死,这就是“黑死病”的由来。如果不经治疗,此类患者从染病至死亡可能不足一天,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败血性鼠疫患者的体液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如果与之发生密切接触,包括照顾病人以及处理尸体等,都有可能发生直接感染。
肺鼠疫大致分为两种,原发性和次发性。次发性是指患上腺鼠疫后,细菌流经肺部,在肺部造成严重的肺炎症状。原发性是指吸入其他肺鼠疫病患的痰与唾液飞沫,或不慎接触脓液、餐具等而感染。原发性肺鼠疫的潜伏期通常为1到4日,但急性患者亦可能在数小时内发病。不经治疗的肺鼠疫患者死亡率同样接近百分之百。由于肺鼠疫的传播过程无需经由蚤类叮咬,因此人际传播速度十分猛烈。1910年到1911年间造成6万人死亡的东北鼠疫大流行的就是肺鼠疫。
皮肤鼠疫也叫轻微鼠疫,是非常罕见的鼠疫类型,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患者仅在被蚤类刺破的皮肤局部发生感染,出现溃疡和脓包等。世界卫生组织并未将败血性鼠疫和皮肤鼠疫列入鼠疫的主要分型中,这主要是考虑到二者可以包含到腺鼠疫或者肺鼠疫的病程中。除此之外,还有肠鼠疫、脑膜炎型鼠疫甚至眼鼠疫等更加罕见的鼠疫类型。
在有效的抗菌药物诞生之前,人类应对鼠疫的方式只能是粗暴的隔离,一旦染病便极难逃出生天。据统计,数次大流行间,鼠疫在全球造成了超过2亿人以上的死亡,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头号传染病。抗生素大量应用后,鼠疫死亡率大大降低,但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的死亡率仍有10%左右。根据WHO公布的数据,2013-2018年全球共报告了2886例鼠疫,其中包括504例死亡病例。我国在此期间共计报告5例病患,其中4例死亡。虽然鼠疫目前仍然能在全球造成每年数十人的死亡,但中世纪时代的黑死病阴影已成为了远古历史。
有了能够治疗鼠疫的抗生素,人类也开始研究能够预防的疫苗。1897年,巴斯德的弟子Waldermar Haffkine尝试开发了减毒鼠疫疫苗。然而该型疫苗存在副作用明显且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等问题,特别是它对肺鼠疫没有很好的免疫效果,目前已经极少使用。后来研制的全细胞鼠疫死疫苗,目前也只有鼠疫严重疫区的居民,以及长期接触鼠疫病原的研究、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才会考虑注射。
对于现在的普通人而言,鼠疫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因为现代化的疾控系统和医学手段都足以将鼠疫疫情扼杀在萌芽状态。但生活在鼠疫流行地区的高风险人群,应该对鼠疫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护,如不接触野外的不明动物尸体,发现大量啮齿类死亡事件时迅速上报相关部门等。
鼠疫的未来:人类能否完全消灭鼠疫?
虽然鼠疫的危害已大大降低,但可以肯定地说,人类在未来仍将与鼠疫长期共存,因为鼠疫杆菌早已在自然状态下形成啮齿类-蚤类的生存循环,而这二者恐怕直到人类灭绝都不可能从地球上消失。目前,地球上唯一没有鼠疫的大陆只有澳大利亚洲,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澳大利亚 包括新西兰天然地不存在鼠疫杆菌生存循环。并且幸运的是,大航海殖民时代期间,也没有鼠疫疫情传播到澳洲的自然环境中。
除了这一类天然不存在鼠疫的国家,人类在古代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来对抗鼠疫。但奇怪的是,在经历黑死病大流行后的数百年间,虽然欧洲的人口密度和人员流动一直在增加,鼠疫的治疗和免疫也没有大的进展,但黑死病却没有再次大规模侵袭欧洲,反而神秘地消失了。这一方面和一次动物大迁徙有关,1727年,褐鼠沿着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自东向西大范围迁徙,并于之后200年间取代黑鼠,成长为欧洲的优势物种。褐鼠更倾向于生息在排水道或者屋外,离人群较远,且对鼠疫有更强的抵抗力,使得鼠疫大流行再未出现。
另一方面,人们实行的一些原始抗疫措施是黑死病“消失”的重要原因。黑死病疫情期间实行的各种对策,已经显现出了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隔离体制的雏形。例如,1377年开始,作为港口城市的威尼斯就颁布了外来船只整体需要在登陆之前隔离40天的法律。只有在40天之内船上没发生任何一起疑似鼠疫病例,才能够获准登陆。此外,房屋材质的逐渐改善,如利用砖瓦代替木造,去除床下用来铺垫的茅草等,都起到了防止鼠蚤孽生的效果。
欧洲国家虽然从中世纪开始渐渐摆脱了黑死病流行的困扰,但小规模的疫情和零星病例即便到今天还是时有发生。目前,全球唯一可以号称成功驱除鼠疫的国家,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鼠疫的日本。
和澳大利亚一样,日本本来不存在鼠疫,但受到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影响,1899年鼠疫通过贸易船上的家鼠传入日本。27年间鼠疫在日本多次流行,感染病患合计2905人,其中死亡2420人。但得益于以北里柴三郎为首的学者团队与政府的密切配合,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防控措施。例如,从疫情开始的第二年起,东京就以1只5钱的价格收购家鼠,民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捕鼠运动,终于在26年间将疫情从家鼠向自然界野生啮齿类传播的链条斩断。 1926年之后至今,日本再未出现鼠疫疫情。
欧洲黑死病的消失以及日本成功消灭鼠疫的经验都说明,在传染病传播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对疫情控制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经验也反映在当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中,我国针对疫情积极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疫情。
哪些行为会增加感染鼠疫的风险?
人们对鼠疫没有天然免疫力,如有以下行为,可增加感染鼠疫的风险:
1捕猎疫源动物;
2剥食、处理疫源动物;
3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
4在鼠疫疫源地,接触病死鼠类 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狗、猫、黄羊等动物;
5在鼠疫疫源地的鼠类 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边休憩,或挖刨动物洞穴;
6在没有做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肺鼠疫患者密切接触。
去鼠疫疫源地旅游要注意哪些?
1不捕猎疫源动物;
2不剥食、处理疫源动物;
3不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
4不接触病、死鼠类 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狼、狗、猫等动物;
5不在鼠疫疫源地的鼠类 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边休憩,或挖刨动物洞穴。
如果在鼠疫疫源地被跳蚤叮咬了怎么办?
在鼠疫疫源地被跳蚤叮咬,不用恐慌,注意观察。如在1-2天后出现叮咬部位的所属淋巴结肿大 以腹股沟、腋下、颈部等为多见、疼痛,以及发热等症状,要怀疑可能感染了鼠疫,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诊。
感染鼠疫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鼠疫的临床分型主要有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皮肤型鼠疫、肠鼠疫、眼鼠疫、脑膜炎型鼠疫、扁桃体鼠疫,其中腺鼠疫在临床上最常见,其次是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
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各型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 发病急剧,高热、寒战、体温突然上升至39-41℃,呈稽留热。剧烈头痛,有时出现中枢性呕吐、呼吸促迫,心动过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人早期即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谵语等。
鼠疫是否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目前,鼠疫可应用链霉素治疗。为了达到更好的预后,临床上常常会联合其他类型抗生素,如喹诺酮、多西环素、b-内酰胺类或磺胺等。若不能使用链霉素治疗,临床上也可选用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等。
鼠疫疫情是否可防可控?
鼠疫可防可控。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减少暴露鼠疫感染的风险等,可有效防范感染鼠疫。
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鼠疫防控工作。近年来,全国每年人间鼠疫发生数已被控制在个位数水平, 一些地方出现人感染鼠疫疫情均属于个案。
如果自己所住乡镇或周边地区发现动物间鼠疫疫情,或出现人间鼠疫疫情,该怎么办?
一是不用恐慌,要做好自我医学观察。如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诊。就诊时要主动向医生报告自己周边出现动物间或人间鼠疫疫情。
二是必须严格做到“三不三报”。同时,要做到不接触病死鼠类 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狼、狗、猫等动物;不在鼠疫疫源地的鼠类 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边休憩,或挖刨动物洞穴。
怀疑自己感染鼠疫去医疗机构,要注意什么?
1要 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最好拨打120要车去医疗机就诊,并说明情况。
3出门要 佩戴口罩。
4到达医院,要遵从医院安排,并 主动报告自己可能存在的感染鼠疫高危行为,以及自己周围是否还有人出现发热等症状。
宝,喜欢(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鼠疫疫情最新消息)记得收藏一下,以后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