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的代表作(7张张大千代表作品,你看过几张?)
张大千的代表作(7张张大千代表作品,你看过几张?)
张大千,男,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 1 -
《桃源图》
张大千的桃源梦
此作是张大千众多泼墨与泼彩山水画中较为成功的一件作品。
画中大面积的墨彩交渍、画幅边缘的山石与桃树的精致描绘。
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画面左下方的小船与山涧
引导观者从图式中去找寻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意境。
然而,张大千并没有急于描绘“桃花源”的具体景致。
画中主要部位大面积的变幻墨彩。
让“桃花源”继续保留着那份千古的迷人魅力。
这正是绘画艺术的魅力体现与神韵所在。
- 2 -
《嘉耦图》
鸳鸯戏水,佳偶天成
该作品出自著名的“梅云堂”,以荷花入画,寓意佳偶天成。
画中精工细致的描金朱荷。
在墨绿渍染的田田茂叶的衬托下,富丽堂皇而无匠俗之气。
浓荫中的双栖鸳鸯色彩斑斓、悠然自得。
是张大千泼彩泼墨画法的代表作。
从张大千的艺术发展历程看。
当时他正在经历由早期细笔临摹各派大师
向后期自创的泼彩泼墨风格转变的转型期。
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3 -
《爱痕湖》
记录张大千过往情事
《爱痕湖》是张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绢本泼彩。
画面前景为青翠的山峦。
后景则为掩映其间的一泓湖水;
湖的后岸为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
总体上画面给人一种色彩斑斓、大气宏伟的感受。
是张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水乳交融之作。
局部之山顶烟云
说道这幅画。
其实它的背后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1965年秋,张大千与友人张目寒等游瑞士、奥地利诸国。
在奥地利著名的风景胜地亚琛湖畔,有数日之逗留。
关于此行的细节。
张大千在翌年创作的另一本《爱痕湖》落款中。
曾这样写道:
“年前与艺奴漫游欧洲,从瑞士入奥国,宿爱痕湖二日,曾做此诗以戏之。”
局部之山顶湖水
在《爱痕湖》的题款里面我们看到:
“湖水悠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只客天女来修供,不遣阿难著体温。”
诗写得是旖旎而侧艳。
尽管我们无从考证这个艺奴究竟意指何人。
但是可以想象张大千经历于亚琛湖畔的。
不仅有悦目的美景,也一定有动心的情事。
他将“亚琛湖”译为“爱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
也透露了这位画师的多情心事……
张大千一生的风流源于艺术的爱美之心。
他一生与七位女性有过动人的爱或被爱的纠葛:
最落寞的未婚妻,谢舜华,与张大千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奈何天不眷顾,俩人还未正式成亲。
这样一个识大体,善解人意的美女子二十出头还未过门就香消玉殒。
最敢爱的康妹,后出家,法号素月。
她从土匪窝出来,敢爱敢恨,主动追求张大千。
在悬崖主动献身的果敢与决绝,遭拒后果断出家的决绝。
同样是一位痴心女子。
最寂寞的琼英,张大千的原配正妻。
她一生处处忍让,委曲求全,遇事都为张大千考虑。
常常还会劝慰二房表妹玉珠的冲动与莽撞。
无子无女,总是落得寂寥不已,落寞哀伤。
最直爽的玉珠,为张大千二房妻子,和琼英同时过的门。
为张大千育有一女一子。
在张大千几次有新的爱恋对象后。
她泼辣吃醋,说话犀利,得理不饶人,追求自我。
后与张大千离婚,找到自己的真爱,敢爱敢恨。
最痴情的李秋君,为张大千终身未嫁。
也是张大千心目中永远的红颜知己。
最年轻的春红。
这位年仅15岁的朝鲜艺妓,美丽可爱,深得张大千喜爱。
在朝鲜采风期间,也多亏这位可爱女子的照顾。
终究是两个世界人,小女孩也找到心仪的归宿。
最能干的杨竹筠,张大千的三房太太。
她本是漂亮有个性,受人欣赏的唱大鼓的女人,手更是美得无法形容。
一下吸引了张大千,请她做手模。
多番追求均失利,北平的沦陷成就了他们的爱情。
她也最能独挡一面,是张大千的四房太太里最能干的一位。
最小的徐永娟。
这位和张大千女儿同岁的太太,陪伴了他后半生。
周游列国,宣扬中国艺术的岁月,直至他离开人世。
局部之张大千提款
- 4 -
《夏日山居图》
临摹古画之典范
张大千被被称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
《夏日山居图》原迹是王蒙的传世精品。
而张大千的《夏日山居图》,乃是他在丁亥 1947年三月背临而成。
大千在树身上以己意略施赭石。
赭石乃大千临王蒙画时常用的方法。
如其所临的林泉清集图。
本来也是水墨画,也在树身加赭石,都有清新脱俗的效果。
这也可以看出大千虽然“好古”,却并非一味拘泥于古法。
此作山水布局基本忠于王蒙原作。
采用了高远和深远相结合的缜密构图。
保留了原作的恢弘气势和静谧清寂、可居可游的气氛。
尽得王蒙山水画的艺术精髓。
全图结构繁复充盈,在稠密中仍透出灵动的气韵。
画长松峻岭,气势巍峨。
山巅多矾头,山脚松林杂树苍郁茂密。
山脚林荫间,房舍半露,隐者自乐。
大千特地选用易于发墨的旧纸,下笔细致绵密,设色苍润沈郁。
为大千用功极深的作品。
- 5 -
《天女散花》
揭大千与朝鲜少女的秘情
这幅《天女散花》描绘天衣飞扬的女仙,手持莲瓣,“天女散花”的景象。
所绘人物气象安祥娴靜,造型雍容华贵,线条的运用圆润自如。
转折之处则顿挫有力且富于节奏感。
整幅作品尽显唐人气度。
正符大千自题“擬唐人壁画笔法”之意。
相传,这幅画中的天女
系以和大千相识相恋的朝鲜少女池春红的容貌为蓝本所绘制。
他在画上的题诗中有“画中非幻亦非真”之句。
以示画中人物并非虚幻,亦非真的天女。
这位早在1927年就结识了的艺伎。
因为在游金刚山期间朝夕相对,又喜爱书画,所以颇得张大千欣赏。
以致最后两人竟私定终身。
此后一直到1939年池春红因反抗日寇非礼被杀。
甚至到张大千逝世。
池春红的形象屡屡出现在张大千的笔下。
或出以古代仕女,或出以仙佛人物,或出以摩登小姐。
- 6 -
《仿巨然晴峰图》
大千盛年山水巨作
此图是借元人《万山积雪图》的构图章法。
融以巨然长披麻笔法。
与刘道士《湖山清晓图》水法并兼元人笔墨遗趣。
“集其大成,自出机杼”。
借古开新的极具代表性的大幅杰作。
此画虽说仿巨然。
实质却是对一件元代佚名山水画的“借尸还魂”。
- 7 -
《红拂女》
再现盛唐精丽画风
张大千1944年创作的《红拂女》是他工笔仕女的精绝之作。
也是张大千稽古敦煌后力图呈现盛唐精丽画风的重要创作。
该作主角为唐代“风尘三侠”之红拂女。
作品构图明快而简洁,整个画面只表现红拂之姿。
局部细节之服饰
画中没有交迭或穿插其它事物。
单纯地让美感聚焦在女主角身上。
这位主角用双手撑开斗篷,抬起头。
上身微微倾斜,膝盖稍稍提起,长裙曳地,翩然而来。
直接攫获观众的视线。
所有的动作都优雅大方,毫不忸怩作态。
高高束起的红色腰带,蓝、绿、白色相迭的系带。
局部细节之面部
她凤眼圆睁,以坚定的目光迎向观众。
神色从容自若,含蓄又不退缩。
正如她在小说中迎向李靖和虬髯客,表现出优雅、积极的态度。
这正是张大千刻意为红拂女设计的身段。
大千是个京剧的戏迷。
常自京剧表演中得到启发。
所以,红拂女才有类似京剧花旦在舞台上亮相的身段。
局部细节之题字
当然。
所谓的七大代表作,并无“官方认证”。
不同人的心中固然有着不同的“大千世界”。
--THE END-
以上就是(张大千的代表作(7张张大千代表作品,你看过几张?))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