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七夕(七夕文化与郧西)
郧西七夕(七夕文化与郧西)
“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这个响亮的命题不是凭空臆想的口号,而是基于它厚重的历史渊源。
秦岭巍峨,巴山挺拔。争涌其间的汉江,自西向东流过千余里。汉水,时而斩关多隘汹涌奔流,时而静卧河谷缓缓流淌。汉江两岸沃野坡岭,稻麦飘香。正因为有了古汉源的汩汩源泉,才有了汉水,又因此有了汉王朝、汉民族、汉语言、汉文化等一切带“汉”的名词。
奔腾的汉江,穿梭于崇山俊岭;公路与汉江缠绵同行;越山过涧的襄渝铁路,夹江向前延伸。江不舍路,路不离江,构成汉水两岸奇特的风景。汉江流域以其古老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而地处汉江中上游的历史上的郧西地域自然而然地无愧于中华文明的摇篮。
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因其流传甚广,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民间流传的不同版本,其起源地也众说纷纭。近年来,河北的邢台、鹿泉、内丘、陕西西安、江苏太仓、河南南阳、湖北襄樊等十多个地方都自认为是牛郎织女文化源地。而在它们之间似乎今日山东沂源之主张诉求更为入理。而笔者要说的是,只要我们对于郧西古代方国历史作一番深入探讨,就会发现郧西历史与齐鲁大地的渊源,自然就会对郧西人的诉求加以理解和认知。
郧西地域的历史与历史上的齐鲁大地的“微国”和后来鄂西北地区历史上的“麇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据何光岳先生《楚源流史》记载,麇国起源于“微” 今山东梁山县,大概因其境内有微山湖而得名,祁姓,在其国家被楚国打败之前,先后进行过三次的迁徙。第一次迁徙是由于在夏和周的斗争中,微因为支持夏而遭到商是祖先祖甲的打击,其领地被祖甲占据,“微”只好被迫西渡黄河,越太行山迁居于夏的腹地今山西东南,国名仍为“微”;第二次迁徙是在商王文丁时代,当时微国渐渐强大,对商构成很大威胁,所以商不得不与“微”暂时和好。后来商王伐微并战胜了微,俘获了微的首领。微遭此打击后迁到渭水中游南岸今陕西眉县境内,依附于西周,仍称“微” 史上也称“眉”。1977年在陕西歧山周原出土了周人的甲骨文,根据其所载文字可以看出,“微”早在周建国以前就已经成为周的邦国,如前文所载。武王伐纣时,“微”也响应参加,为此而受封子爵;第三次迁徙是在西周建国后。 因为害怕“微”以后强大而可能成为自己的政治对手,西周政权便强迫“微”越过秦岭迁居于汉水上游的锡穴 今郧西天河对岸的五峰,从此称为“麇”国。这里有几个关系需要搞清楚:最早的“微”与今山东沂原地区一样,都是地处齐鲁大地上的一个古老的方国;尽管因为“微”参与伐纣有功,而被西周进行褒奖,封子爵并世袭罔替,但是因为“微”的势力毕竟不小,为消除对对中央政权有威胁的势力,周王朝以天子的名义将“微”迁至远方以剪除后顾之忧。这样,最早今山东境内的“微”国,逐渐演变为后来地处汉水中上游的“麇”国 或称“麇子国”。从中可以看出“麇”与齐鲁大地的历史渊源及不可分割的文化因子。 麇国历史兴于王道开创之际,亡于霸道肆虐之时,存世界460年。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继“成汤伐夏”之后的又一义举,而“濮”受封为“麇”,也是一个地方的一件大事,故国史与地方志书无不加以记载。往事越千年,“麇”国尘封已久的灿烂历史正等待我们去挖掘、品评。
远古时代,江淮、荆州及豫鄂陕边山区的广阔地带分布着苗蛮部落群 史称“三苗”。而我们所处的地区又称“百濮”地区,他是由众多的部落方国组成,如庸、绞、濮等民族,“微”部族迁徙到此后,与这些居民相融合,组建了自己的方国即前述的“麇”国。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华夏文化的渊源分南北两支。北支为中原文化,雄浑如黄河;南支为楚文化,清奇如江汉。楚文化长期处在亦夏亦夷、非夏非夷的微妙处境中,在中原文化的冲撞中摇曳,在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交融中成型。郧西文化与古老璀璨的楚文化一样是不封闭的,是流动而不凝固的。郧西的文化不仅因为地处黄河流域的“微”进而演进为当地的“麇”,还在于它是千百年来移民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历史上向郧西移民的相对比较集中的高峰期如黄帝与大禹时期因打败“三苗”部落群后为加强对此地的控制而向此地输入较大规模的移民、楚国在消灭包括“麇”在内的70余个小国后为防御秦巴军队入侵和开发此地经济而充实本地的移民、先秦前后时期的移民、魏晋战乱时期的移民、大宋王朝与金国对峙时期的移民以及明清时期因为土地兼并,而导致的大规模流民向此地移动。
综观人类近千年的历史,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而利用土地和水这些自然资源所产生的移民,不仅发生在中国,而且美国、日本等发达的工业国家和印度、埃及等发展中国家都有相似的经历。这些流动而不凝固的交流融合,改变了本地区文化时空的分布,使其文化风貌因为大量流民的涌入而迅速改变,以至“风俗移靡”,呈现出多元性的特色。在古代的中国,由于居住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众多民族的频繁接触,各个民族固有的神话总是在不断地彼此吸收和改变着,又兼神话记录的时间相当长,从东周到六朝经过了一千好几百年,其中难免又打上时代的烙印和记录个人的烙印,何况神话本身也是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如关于西王母神话的演变从最早期简朴到最后系统地完善,前后简直是有天渊之隔的。诸如如此这般的问题,就为我们对于“七夕”文化发源地的主张诉求变得更为困难。但根据不少学者的观点,楚文化是从周文化发展而来,而且是沿汉水由西向东呈扇状辐射,直到东南沿海,所以,越是向南的区域而时代越晚,反之则越早。按照这种理论,鄂西北乃至郧西就处于楚文化发展的关键区域,起码作为楚文化的一个节点应该是不容怀疑的。当我们对这一历史现象有所了解,便对于沂原和郧西都有“七夕”文化的诉求这一事件就会有所理解。尽管从表面上看,两个地区相距千里、南辕北辙。
在天成像,在地成形;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
天河发源于陕西,全长69公里,流经郧西62.7公里。水流量均衡,是汉江的重要支流之一。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石婆婆,石公公,王母娘娘划出天河的金簪等等,都能在郧西找出相对应的景物。如天河东边是杨家河、归仙河,西边是美女河、仙河,正好与天象对称。而天河边的石公公、石婆婆、悬鼓观、天池庵等景点也都与星象图相适应,说明了郧西人对冲破天河阻隔的期盼。古人是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七夕”发源地之所以在郧西,是古人从郧西所处的天象与地理位置对应而来的。在古人的眼里,郧西的天象概括起来就是“张与翼而居巳,轸与角而居辰”。 从天象、地形和民俗三个方面综合分析,郧西县是“七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河不仅在河名上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天河重合,而且在天河流域的自然地貌和社会人文上也能发现很多与这个神话故事有密切联系的地方。
有天河,就有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有独特的七夕民俗。在郧西,自古以来人们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代代相传。老人时时告诫后辈:男儿要像牛郎一样勤劳、质朴、善良、挚着,女儿要像织女一样智慧、忠贞、节俭、孝顺。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过“乞巧节”。那天,妇女们组织开展各种劳动竞赛,以在竞赛中提高技艺。夜幕降临,人们来到河边燃放河灯,顺河漂流的盏盏河灯,寄托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承载着人们对家庭、亲人的祈福,同时,也是在为牛郎指路以使其尽快与织女相会。“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的民谣,在郧西县境内广为流传。
“七”在郧西也是个特别数字。婚俗中,有“七成八不成”之说,男方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宴请男方客人,上七个菜,预示女方同意;上八个菜,则表示不同意这桩婚事。酒席上,人们划拳饮酒,通常用“七个巧”代表“七”。红白喜事,也与七有关。喜事要请七天假;丧事有七期,每期有七天。郧西的民间小调和丧事孝歌里,也都含有大量的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本县文化人赵天禄先生近日在发掘整理郧西民间文学资料时,就发现了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民歌手抄本,诸如“错传圣旨、牵牛游园、织女绣针、花园相会、贬下凡间、牛郎遭难、兄弟分家、织女想四季、私下凡间、牛郎闹五更、老牛做媒、织女考牛郎、欢乐杨家湾、牛郎织女看花灯、织女怀胎、秋季尝新捉拿织女、鹊桥相会等。这些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匹配的如此完整的民歌蓝本,为郧西为“七夕”文化发源地提供了有力佐证。
不仅如此,郧西的许多地名、景物、传说均与牛郎织女故事吻合。郧西的“郧”,在字典中专释地名,“郧”即“陨”也,意即坠落的流星;“西”乃方向,织女星就在银河的西岸。“郧西”二字意味天上织女星落在郧西,织女与郧西牛郎相亲相爱。
郧西境内的天河,不仅在河名上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天河吻合,而且与天河流域的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天河流域,郧西县城东南边的石门湾山上有尊貌似女像的山石被称作“石婆婆”,在西北部的华盖山上也有座似男人像的山峰被称作“石公公”。郧西人祖祖辈辈都认为这两块山石是牛郎、织女的化身。在天河上游的河中间有块兀立的巨石叫“金钗石”,传说是王母娘娘拔簪划天河时遗落在此的金簪化石。郧西县城西部的悬鼓公园里还有一个如“悬鼓”的山石,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石头,也有传说是织女下凡洗浴时放置衣服的仙石。在天河的西面有一座海拔1069米的娘娘山,山顶的娘娘庙里供奉着王母娘娘的神像。
悬鼓观东北方向的石梯子山上有一座尼姑庵,叫“天池庵”。很久以前,这里是香火旺盛的地方。一边是观一边是庵,一边是女一边是男。经考证,是淳朴的郧西人为了纪念牛郎、织女而修建的。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被视为日本的《诗经》,其中记载:“天河口,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中国人爱情的圣地。”为此,曾有日本民间文化研究学者专门到此地造访。 据传说,观音镇“汉水连天河”的天河口,就是牛郎织女深情眷恋的地方。清代诗人王树德曾以“天河”为题赋诗曰:“群山万壑助讴吟,牵牛天河情更深,细看衣裳飞洒处,站立虹桥忽归林”。极尽溢美之词。
郧西境内的“七夕”文化遗存现今主要有:天河口牛郎庙 、娘娘山、“石公公”与“石婆婆”、牛郎山与织女山。
郧西七夕文化风俗
由于郧西“七夕文化”的主要情节就是牛郎织女相会、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夜半无人,天河私语”等等,这便演绎成女子乞巧等各种民俗活动。如天河夜话、拜织女会、七夕乞巧、做巧食,为牛贺生日。
滔滔汉江,从远古奔来。无论从鄂西北的古猿人化石,还是从江汉平原灿烂的楚文化,都能寻觅到悠悠汉江孕育中华文明的踪迹。我们为此地纷繁瑰丽的人文背景所惊叹,更为此地如此众多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山水人文之盛,为郧西“七夕文化”民俗的发端与流传提供了腾飞的翅膀。
忆往事千年,看沧桑巨变。蓝天白云,漫江碧透;湖光山色,汉水风韵。是的,汉江及其流域以其古老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而地处汉江中上游的历史上的郧西地域自然而然地亦无愧于中华文明的摇篮之地。
天河之水,满河雄浑;飞越时空,千古流淌。
以上就是(郧西七夕(七夕文化与郧西))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