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封闭管理要持续多久
大学封闭管理要持续多久
江西全面取消校园全封闭管理
9月17日,中国江西网记者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该厅印发《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取消校园全封闭管理的提示函》 以下简称:《提示函》,提示各校要全面取消校园全封闭管理,允许学生正常外出。
中国江西网记者注意到,其实早在9月14日江西省教育厅官网网友咨询答复板块中,就有网友反映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的问题,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的相关负责人回复称:要求各高校在当前疫情防控情况下,学生出入校园需落实“测温、扫码”等防控措施,学生可凭健康“绿码”正常出行和流动。
《提示函》称,要结合学校实际,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管理师生出入校门等。据中国江西网记者了解,目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已下发通知,要求各部门取消校园全封闭管理,学生可凭学生证、校园卡等证件正常进出。
把好校门不意味着学校完全封闭
王登峰:把好校门关和封闭式管理是两个概念,封闭式管理是学生进入校园后,没有极特殊情况不允许离开校园。严格把控好校门,就是要确保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是健康的,所以进出校门的老师和学生都要查验身份证件,同时要查验体温。
如果离开校园,去什么地方,行动轨迹要非常明确,要报告给相关部门。因此从校门管控来讲,没有必要不出校门,如果有事情,有工作要做,出校门也是可以的。
“十一”放假大学生能不能离校?
王登峰:原则上应由各地各校自行制定相关的一些规定。实际上可以考虑,如果一个大学生“十一”假期要回家,或者是到外地去旅游,那么他回来的时候,其实跟秋季学期刚开学时候的要求是一样的,所以这件事情应该还是由各校自己来决定。
又一批高校调整“十一”放假时间
大连理工大学
10月1日、10月3日、10月4日放假;10月2日、10月5—9日正常上班;9月27日、10月10日正常休息。
东北财经大学
10月1日至4日安排国庆节、中秋节放假休息;9月27日、10月10日安排正常周末休息。
石家庄铁道大学
十一期间正常上课,10月1日放假。
大连海事大学
原定10月1日-8日放假,9月27日、10月10日上班。调整为:10月1日 星期四—4日 星期日放假,共4天;10月5日 星期一—8日 星期四上班;9月27日 星期日、10月10日 星期六正常休息。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国庆10月1日至3日放假,10月4日至8日正常上课。国庆节、中秋节未休的假期调整到寒假补休。
南京大学
1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
江苏大学
1日放假,寒假提前一周放假。
苏州大学
1至8日放假,5至8日有周末课程同学仍需上课。
校园相对封闭管理仍非常必要
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战略成果,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努力克服秋冬季疫情流行风险带来的困难,保住得来不易的战疫成果至关重要。疫情防控各相关部门精心准备、积极应对,就是要把常态化防控融入工作和生活各个领域,严格防患于未然。刚刚恢复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校园生活,需要全体师生积极主动去维护。
中秋、十一双节长假临近,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国内部分学校提出十一假期不放假、不出校门等要求。另据媒体报道,有高校开学后对校园管理过于严格,导致“相对封闭管理”变成“全封闭”,引发部分学生关注和议论。校园防疫管理有何特殊性、如何安排,既需与社会防疫管理要求节奏一致,又要处理好与社会防疫管理措施之间的关系。
北京市教委发言人李奕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高校相对封闭管理仍非常必要。学校是较长时间聚集活动的特殊场所,在具体防疫措施上需要相对严格一点。北京秋季开学迎来约93万大学生返校,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校园防疫管理面临巨大压力。高校通过限流量、限规模、限方式等方式,避免教学讲座、生活起居、校园活动等环节带来大规模聚集风险,校园学习和生活方式客观改变,需要学生主动适应和自我调整。
“非必要不出校”,是高校“相对封闭管理”措施的一个具体体现,并非一刀切的“出校难”,因教学、科研、就业、探亲、就医等需要出校报备后都可以成行。报备的目的是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最快地溯源和确定风险范围,将影响降到最小,不应把“报备”与“没有隐私”简单地挂钩。北京仍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三级响应状态,校外娱乐、旅游、健身等活动需要适当压缩。
已有部分高校计划缩减十一假期,将休假时间增加到寒假,这一安排也是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做出的预期调整。相对集中教学时间、错峰放假返乡等,都是相关部门和高校综合考虑决策的因素。具体准确的校园防疫措施,还应随防控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校园内更需要采取相对严格的防疫措施。虽然《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更新版》中明确师生在校园内可以不戴口罩,但根据北京秋冬气候条件、传染病易发等现实情况,北京高校师生在校园内仍需按要求继续佩戴口罩,这一点得到了教育部认同和支持,有助最大限度保护师生的健康安全。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编制印发《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 2020-2021》,明确指出秋冬季气温降低有利于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传播,今年秋冬季存在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全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时期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
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疾控部门主动调整了接种流感疫苗的优先顺序,医务人员、养老机构、学校师生等安排在前列。优先保护医务人员,是为保障和维持医疗机构正常接诊和救治能力,同时有效避免医院场所内的流感传染。其他脆弱聚集人群、重点场所聚集人群优先接种,可降低集体场所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且减少新冠疫情排查难度和工作量。
可以看出,新冠与流感叠加流行的风险,是秋冬季疫情常态化防控又一大考验。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战略成果,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努力克服秋冬季疫情流行风险带来的困难,保住得来不易的战疫成果至关重要。疫情防控各相关部门精心准备、积极应对,就是要把常态化防控融入工作和生活各个领域,严格防患于未然。
在此背景下,刚刚恢复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校园生活,需要全体师生积极主动去维护。疫情防控常态化,重在加强个人自我防控意识和承担对社会的防疫责任。如何正确理解把握“非必要不出校”,每一个大学生要发挥防疫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一定能结合自身情况和学校安排做出理性判断。
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做好个人防护。相关部门和学校也应根据所在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合理设定防疫措施和要求,减少对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让校园生活尽快走上正常轨道。
宝,喜欢(江西全面取消校园全封闭管理 江西取消校园全封闭 大学封闭管理要持续多久)记得收藏一下,以后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