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星条旗下的铁骑, 谢尔曼 系列坦克,二战美国产量最多的中坦

星条旗下的铁骑, 谢尔曼 系列坦克,二战美国产量最多的中坦

星条旗下的铁骑, 谢尔曼 系列坦克,二战美国产量最多的中坦

1941年6月,新型中型坦克的全尺寸木质模型被制造出来并获得美国军械局的确认通过,得到了T6的项目编号,这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谢尔曼”中型坦克的原型车。T6中型坦克的底部车体仍然是M3系列中型坦克的下部车体,上部车体高度降低,车体侧面安装有逃生舱门,车体前部安装有3挺机枪。此时的T6坦克因为使用的炮座是M48炮座,是用来搭配长身管的M3型75毫米火炮的。因为T6只是原型车,所以配用的是M2型短管75毫米火炮,所以炮管前方增加了配重块,用来进行火炮配平随后,T6中型坦克被运往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模拟测试,并根据美英双方的意见进行了小范围的修改。比如换用新的车载电台、使用新型双开门炮塔、取消车体侧面舱门等。1941年11月,T6中型坦克最终通过军方的测试验收,并获得了M4的正式编号,“谢尔曼”中型坦克自此诞生。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美国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各种装甲战车287,000辆,其中包括将近5万辆M4谢尔曼坦克。最有趣的是,谢尔曼坦克的尺寸是参照美国“自由轮”的船舱设计,非常方便远洋运输。看来美军对后勤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彻。

谢尔曼坦克还拥有几项世界领先技术。首先炮塔转动装置是二战最快的,转动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钟,这使得谢尔曼在近距离坦克战中能够快速反应,迅速射击从而击毁对手。其次谢尔曼还是二战少数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仪的坦克,能够在行进当中精确瞄准目标开炮。谢尔曼的500马力汽油发动机也是二战最优秀的坦克引擎之一,使谢尔曼坦克具有47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这些优点都很对机动作战有帮助。M4A2式坦克曾援助苏联,获得苏联人高度评价,其闭式散热器具有在较低功率下有效利用发动机功率的特点,独特的五叶式散热器风扇扇叶角度不一,高速运转时可降低噪音,使坦克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初期型谢尔曼坦克装备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该炮发射早期M72穿甲弹能够在914米距离上击穿60毫米/30°钢板,穿甲能力略比苏联T-34早期型号的76毫米F34火炮强。面对德军加厚装甲的四号坦克H型80毫米的正面装甲,只能在100米处有效击穿。与德军四号坦克H型的75毫米L/48主炮相比更是相距甚远。不过在1944年后,谢尔曼坦克大量换装了M61型被帽穿甲弹,这种穿甲弹改良了对付倾斜装甲和表面硬化装甲的能力。且穿深达到了500米击穿94毫米30°钢板,穿透力比M72穿甲弹和苏制F-34主炮优秀,且可以在500米的距离击毁德军在诺曼底的主力坦克----四号坦克H型。略比4号坦克J型逊色,面对虎式和黑豹坦克,更是无能为力。

从1942年开始,M4一批接一批地投入使用,以求尽快替换身有残疾的M3。它第一个大显威风的地方是北非战场。当英军撤至阿拉曼,已置身退无可退的境地时,大约四百辆谢尔曼被火速补充至英国第八集团军。在十字军式坦克和英国瓦伦丁步兵坦克的配合下,经过五小时的炮火准备,谢尔曼坦克率先向油料、备件严重不足,已成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冲击。经过十二天激战,英军大败德意志非洲军团。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对手望风披靡的德意联军坦克被击毁二百余辆(德军当时与英军坦克伤亡比例为1比4,也就是说英军击毁1辆德军坦克需要付出4辆坦克为代价)。沙漠之狐隆美尔从此一厥不振。而在突尼斯登陆行动中,美国陆军的M4坦克也紧随登场,为将德意法西斯赶出北非作出了巨大贡献。M4中型坦克具备许多优点和采用先进的技术。首先,M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虎豹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工厂大修。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军坦克的出勤率比德军坦克更。

随着美国军工工业产能的快速增长,美国军械局并未简单的将“谢尔曼”中型坦克划分为上文提到的几个型号,而是挑选其中几个改进潜力比较大的型号,比如M4A1、M4A2、M4A3等进行重点改进,以进一步提升其战斗力。重点首先放在了火炮上,原本的“谢尔曼”中型坦克使用的是M3型75毫米长身管火炮。M3型火炮搭配专用的穿甲弹时,对抗德军的4号坦克时还算有一战之力。但随着德军新型坦克的逐渐服役,M3型75毫米火炮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美军装甲部队的使用需要。当然,并不只有美国人在想如何增强“谢尔曼”坦克的火力,英国、加拿大都有各自的“谢尔曼”坦克火力增强方案。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英国的“萤火虫”坦克,通过加装17磅反坦克炮,英国装甲部队的“萤火虫”拥有了和德国装甲部队正面交手的能力。

除了火力方面,美国也在增强“谢尔曼”系列坦克的防护能力。早期的“谢尔曼”坦克车组成员为了增强“谢尔曼”车体的防护能力,往车体上堆叠了沙袋、履带等各种杂物,甚至还有往车体上直接浇灌混凝土的案例,这种情况在德国“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大规模使用之后变得更加普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英两国曾经在“谢尔曼”坦克的车体上,研制过一款T14突击坦克。T14突击坦克强化了防护水平,正面装甲倾斜角为60度,装甲板厚度也达到了102毫米,侧面则是30度角布置的51毫米装甲板。同时,为了防止聚能弹药对行走装置造成破坏,T14突击坦克还安装了13毫米厚的裙甲,颇似现代主战坦克。不过美国陆军对T14突击坦克兴趣不大,而是自己以M4A3型“谢尔曼”为基础,通过在主车体和炮塔周围安装HCR2塑性装甲来强化坦克的防御能力。通过使用缴获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的实弹射击,证明这种改装有效提升了“谢尔曼”坦克面对聚能破甲弹药时的生存率。此时美国装甲部队在总体形势上已经占优,再大规模生产这种强化防护的“谢尔曼”坦克有些得不偿失。因此,以上这两款装甲强化版的“谢尔曼”最终都没有进入大规模批量生产的阶段。

在谈及数量与质量时,很多人喜欢拿二战时的德国装甲部队和苏联装甲部队作对比,性能优良的德国“虎”、“黑豹”坦克,最终淹没在苏联装甲部队的“T-34海”之中。但实际上,在当时的西线战场,德国装甲部队和盟军装甲部队也是同样的情况。特别是在加拿大也加入“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行列之中后,这种情况就变得更加的明显。即使一辆德军坦克在被击毁前能够击毁四五辆“谢尔曼”,美国也完全有能力快速补充上相应的战损。更何况随着后期“谢尔曼”坦克性能的提升,“谢尔曼”和德国坦克之间的性能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在战争后期,美军装甲部队在遭遇“黑豹”坦克时,甚至能够安排多达8辆不同型号“谢尔曼”坦克来协同掩护进攻。

“谢尔曼”在二战中的胜利,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胜利。在美国进入“总体战”之后,其庞大的工业产能为“谢尔曼”坦克注入了充沛的血液,及时没有数量优势,美国军械局也可以将“谢尔曼”坦克改进到能够和德国坦克对抗的程度。

以上就是(星条旗下的铁骑, 谢尔曼 系列坦克,二战美国产量最多的中坦)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