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插画师必备干货 什么是绘本中的艺术语言?(上篇)

插画师必备干货 什么是绘本中的艺术语言?(上篇)

插画师必备干货 什么是绘本中的艺术语言?(上篇)

热爱插画的小伙伴,都在这个圈儿

本文作者瑄瑄是一位艺术史博士,管理艺术品投资基金会,坐标东京,有一个3岁的女儿u酱。瑄瑄也是超级绘本发烧友,家中藏书两万册。

我们在阅读和创作各类绘本时,常常会发现各自的艺术风格非常的不同,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瑄瑄为我们细致地进行了分析和讲解。

插画师们,一起学习起来啦!

△ 左:英森诺提《灰姑娘》

中:马西娅·布朗《灰姑娘》

右:兰德尔·贾雷尔《白雪公主》

△左上:莉丝白·茨威格《野天鹅》

右上:杜桑·凯利《野天鹅》

左下:柯薇塔《卖火柴的小女孩》

右下:尼古拉斯·海德巴赫《安徒生童话》

相似主题的不同风格绘本有很多,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丽丝漫游仙境》。插画名家们各有特色:杜桑·凯利华丽浪漫、莉丝白·茨威格梦幻神秘、柯薇塔浓烈的抽象艺术风格、尼古拉斯·海德巴赫与安东尼·布朗的超现实主义。又是什么造成了插画家如此迥异的艺术风格呢?

正是7 大艺术元素与 7 大设计原则共同构成了艺术的语言,在艺术语言的作用下形成了艺术风格的差异。

艺术语言

艺术家的创意和对生活的观察需要借助艺术的语言来表达。任何创作和鉴赏都离不开艺术的语言。

艺术的语言包含艺术元素和设计原则两部分。

艺术元素包括:线条、形状、颜色、明暗、形体、肌理、空间。

设计原则包括:平衡、对比、强调、动感、图案、韵律、统一性。它们是创作艺术品的基石,也是我们理解艺术品的关键途径。

设计原则是艺术家在创作时组织安排这些元素的原则,艺术家家根据设计原则来协调使用艺术元素。

七大艺术元素

1、线条

点的运动轨迹形成了线条。

西方绘画中把线条分成直线、曲线、虚线、实线、曲线、波浪线、螺旋线、折线、环线等。技术上,线条分为直线和曲线,其余都是这两种线条的变形。

不同的绘画工具创造出不同种类的线条:粗细、虚实、直曲。不同的线条在插画中有不同的效果和表达不同的意义。

· 直线、曲线

△康定斯基《构成第七号》, 1923

水平直线可以引导视线水平移动、垂直直线能增强画面照片效果、斜线和螺旋线可以表示动感。轮廓线勾勒轮廓、影线产生明暗表现立体感、呈现肌理。

· 螺旋线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布鲁塞尔斯托克莱特公寓餐厅壁画

此外,线条除了还有情绪表达功能,可以传达出稳定、紧张、果断、犹豫等情绪。

水平线表现稳定感,垂直线传递出力量、上升的活动感,水平线与垂直线结合在一起时,水平线主导视觉,共同构成了稳定感;锯齿线表现愤怒与恐惧感、弧线给人以平和镇静的感觉;颤抖的线条表现小心翼翼、直折线表现自信果敢。

梵高在《星空》中空中螺旋线和短小粗糙的虚线表现出动感与焦躁。以下部房屋的实线折线表现前景、画面中部短的弧线与趋于水平的曲线表现中景作为过渡、扭曲的虚线表现天空的远景。

△梵·高《星月夜》

在绘本插画中的应用:

《小房子》中贯穿全文的螺旋曲线,营造出没有威胁的氛围。小房子的窗户与前面弧形的台阶看起来像是快乐的笑容。

△维吉尼亚·李·伯顿 《小房子》

达尼拉在《有个性的羊》中以螺旋线表现小羊滚下山的动作:

△达尼拉·楚德岑思克 《有个性的羊》

· 中国画里的线条

中国画非常注重线条的质感。以毛笔的提按以及墨的浓淡来表现线条粗细与浓淡。线条的画法有十八描之多。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梁楷,左《泼墨仙人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右《李白吟诗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在绘本插画中的应用:

熊亮在《漏》中以中国画写意技法处理线条和颜色。以书法性线条勾勒轮廓、表现凹凸转折与起伏。

△熊亮《漏》

· 力量感线条

△巴勃罗·毕加索《噬鸟的猫》 · 1939· 布面油画

在绘本插画中的应用:

日本插画师田岛征三在《飞啊!蚂蚱》中与瑞士插画师塞拉斯蒂诺·皮亚蒂在《幸福的猫头鹰》中采用的粗线条、暗色调惊人的相似,都是以深色粗轮廓线为主。

△左:田岛征三《飞啊!蚂蚱》、右:塞拉斯蒂诺·皮亚蒂《幸福的猫头鹰》

· 颤抖的线条

保罗·克利随意涂鸦感的线条。

△保罗·克利《大嘴的男人》

在绘本插画中的应用:

喜多村惠笔下随意、快速涂写的颤抖线条。

△喜多村惠《我变成了一只猫》

△马西娅·布朗《灰姑娘》 

△伯宁罕《外公》

2、形状

线条包含的区域形成了形状,形状分几何图形与有机图形两种。

△左:几何图形、右:有机图形

卡拉瓦乔笔下的写实静物,以有机形状表现真实的物体的形状。

△卡拉瓦乔《水果篮》

塞尚将生活中出现的物体提炼出平面几何元素,以层层叠叠的颜色堆叠表示明暗,再勾勒出轮廓。

△塞尚《静物》

查格尔用圆和三角形两种几何形状去表现人、动物、植物的有机形状。将自然中的物体抽象简化成几何形状来增强视觉冲击并丰富符号化表达。

△马克·查格尔《我和村庄》,1911,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艺术家师常常利用形状来表现故事背景和烘托主角形象。规则几何形状常常用来表现设计感和秩序感,绘画中的几何图形还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克里姆特在衣饰纹样和自然背景中又加入了抽象而富有秩序感的几何图形来充实画面,营造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克里姆特《生与死》

《美式哥特》中重复出现的几何图形与线条。

△格兰特·伍德《美式哥特》

在绘本插画中的应用:

葡萄牙插画师卡塔丽娜·索布拉尔在《我的爷爷和郑在忙先生》中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图形营造设计感,以高饱和度的强对比色来表现强烈个人风格。

△卡塔丽娜·索布拉尔《我的爷爷和郑在忙先生》

△伊莎贝尔·米尼奥斯·马丁斯 《听!谁在呼唤你》

西班牙插画家哈维尔·萨巴拉,喜欢用渲染技法创作,他的作品汇入了大量表现主义元素,大量采用几何形状来营造空间感。

△哈维尔·萨巴拉《笼中的小鸟》

3、色彩

色彩:光照在物体上,反射到人眼的就是颜色。按照在色轮中的顺序,分为相邻色、互补色,和间隔色。

色彩具有三个要素:色相、色调,饱和度。颜色在插画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如实描绘世界原本的颜色,二是颜色还具有象征意义,常常用来配合故事情节营造各种氛围、影响观者情绪。

最能传达情感的,是饱和度:欢乐的氛围依赖于明暗度与饱和度、华丽完全取决于饱和度、力量感来自明暗度。

野兽派的绘画喜欢采用鲜艳、浓重、非写实的色彩表现:

△安德烈·德朗《威斯敏斯特大桥》,巴黎卢浮宫藏

△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1905

在绘本插画中的应用:

中国插画大师蔡皋在作品《宝儿》中用生动的红、绿对比色调,大面积黑色作为背景色,将图案与空间巧妙的结合起来,成熟的融合了中国民间故事与西方绘画技法。

非常非常喜欢蔡皋的插画,她是中国插画界唯一真正意义上能与国际一流大师媲美的插画师。她作品中的笔触、颜色、构图都值得一一仔细分析。以后可以专门写一篇蔡皋绘本的图像分析,来解释她的插画为什么好。

△蔡皋《宝儿》

同样采用高饱和度、对比色调的还有西班牙插画师胡安·墨彩的作品《动物之城》。

△胡安·墨彩《动物之城》

色彩大师艾瑞克·巴图的插画色调明亮浓郁,单独拿出来都是一副画。吕利耶在《帽子先生和他的独木舟》中也采用了与《色彩的翅膀》中相似的明亮颜色。

△艾瑞克·巴图,左:《小红狼和小黑狼》、右:《色彩的翅膀》

△艾瑞克·巴图《色彩的翅膀》

《黎明》是非常少见的具有中国画风格的图画书,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舒利瓦茨以柳宗元的诗《渔翁》为灵感,用水彩借用中国画水墨技法表达唐诗内容,色彩和光线别具一格,极富诗意。

△舒利瓦茨《黎明》

阿诺德·洛贝尔在《讨厌黑夜的席奶奶》中别出心裁的只用了黑、白、黄三种颜色。全书底色都是黑色,除了结尾用到了黄色,其余部分都仅有黑白二色,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日本插画师西野亮广也常常全书仅采用黑白两色。

△阿诺德·洛贝尔《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灰袍奶奶与草莓盗贼》具有开创性的的采用纸本的底色来表现灰袍奶奶的头发和袍子。色彩基于传统的联想:以白色象征纯洁、以绿色象征精灵或魔法相关。

△莫莉·班《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

《母鸡萝丝去散步》中以明亮的颜色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

△佩特·哈群斯《母鸡萝丝去散步》

相反的《野兽国》以暗色调暗示着威胁。

△桑达克《野兽国》

《莎莎的月光》全书以黑、灰,金三色为色调,表现优雅的风格。

△伊芙琳·尼丝《莎莎的月光》

《蓝色的天空》以贯穿全文的蓝色表现小女孩对妈妈的思念与孤单。

△安德烈娅·彼得利克·侯赛诺维奇《蓝色的天空》

4、明暗

光作用在物体上就形成了明暗,明暗也是表现体积感的重要艺术语言。

明暗可以用影线、点状影线,和交叉影线线来表达。

《收获的季节》中使用了从明到暗的所有明暗度。通过不同程度的明暗对比,描绘在平面的人物展现出立体感,远景展现出景深。

△罗莎·博纳尔《收获的季节》

戏剧化的光影明暗:

△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朱迪斯杀死荷罗孚尼》

△德加《苦艾酒》 · 1875 ·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在绘本插画中的应用:

奥尔斯伯格以炭笔作画,细腻的光影变幻,以写实手法描绘超现实的场景:

△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魔法师的奇幻花园》

《小石佛》以明暗来描绘石头和山的形体。

△朱利安诺《小石佛》

5、形体

形体就是有立体感的形状。形状是平面的,而形体是三维立体的,并且占用空间,包含点、线、面、体。形态也可分为“几何形态”和“不规则形态”两种。

通常以光影明暗、颜色区分来表现形态的立体感。

△约翰·海因里希·威廉·帝诗拜因《有鸭子的风景》

这只鸭子令人想起元代陈琳的《溪凫图》。油画以光影明暗、色彩变化来表现形体;中国画以墨色浓淡、皴擦,以及线条变化来表现形体。

△陈琳《溪凫图》,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再来看绘本《让路给小鸭子》是怎么表现形体。

△麦克·洛斯基《让路给小鸭子》

△约翰·塞尔科特曼《快活的高架渠》

文艺复兴和立体主义不同的形体表现:

△卡洛·克里韦利《圣米迦勒》

《亚威农少女》通过破碎的三角剖分形式对人物与背景重构成与组合,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与紧张感。

△巴勃罗·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在绘本插画中的应用:

《图卢兹的强盗》,画面全部以平面形状来表现,充满荒诞感。

△斯坦格尔《图卢兹的强盗》

6、肌理

肌理是物体表面的触感。不同的质地有:光滑、粗糙、坚硬、柔软、编织、毛绒、颗粒感等。通常由线条、笔触、不同媒材(工具,颜料和手段》和纸张来创造不同肌理。

△阿尔布雷西特·丢勒《野兔》

△《野兔》局部

《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中不厌其烦的细致描绘光滑的镜子、琥珀珠、金属吊灯、角落里的小扫把、男子的大衣毛皮、金属、玻璃、丝绒、蕾丝等日常生活物品的不同质地。

△扬·范·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及局部,美国国家美术馆藏

巴托洛梅穆里略在《乞丐少年》中如此逼真的表现出了孩子粗短的头发、粗糙的草蓝提手、粗粝的陶罐等不同质地与纹理。

△巴托洛·梅穆里略《乞丐少年》

在绘本插画中的应用:

桑达克用不同长短的线条,表现了床板、麦克斯尾巴上的蓬松卷曲毛茸茸的质感、额头短发、地毯的长毛、床上的毯子等多种不同质感。

△桑达克《野兽国》

小猪脸部的毛、耳朵与蹄子的不同质感:

△大卫·威斯纳《三只小猪》

波浪的质感:

△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驾驶西风号的少年》

7、空间

空间是物体周围、之间和内部的距离和区域。

表现空间关系的主要方式主要有:透视、重叠、颜色区分、相对的尺寸和位置,在平面上创造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和画面深度。

透视法表现空间

乌切洛在《森林捕猎》中以透视精确表达空间。以垂直的树木构建稳固感,颜色与形状序列状排列,猎人与马指向中间的消失点。

△乌切洛《森林捕猎》,1465~1470,阿什莫林博物馆藏

《雅典学院》中的两点透视系统,隐含的深度空间显现出空间的延伸感。

△拉斐尔《雅典学院》,1508,壁画,罗马梵蒂冈署名大厅

杜兰德通过改变色彩和细节来表现北美荒野中广阔的空间感。前景中细致生动描绘的岩石、树木、人物、瀑布,与远景营造的迷蒙、模糊、颜色逐渐变淡、明暗反差降低,形成空间感和平衡感。

△阿舍· 布朗·杜兰德《志同道合》

中国山水画中仅用墨色深浅来表现空间。皴擦和浓墨表现近处的山石树木和人物、远山以不同的淡墨表现距离远近。

△沈周《杖藜远眺图》,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塞尚放弃透视画法,将所有前、中、后景均置于同一平面来描绘,暖色推进、冷色后退来打造平面空间。

△塞尚《圣维多利亚山》,考文德艺术学院藏

在绘本插画中的应用:

透视表现空间:

△喜多村惠《小羊睡不着》

△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魔法师的奇幻花园》

重叠表现空间:

△大卫·麦基《我讨厌泰迪熊》

相对尺寸表现空间:

△达尼拉·楚德岑思克 《一只有个性的羊》

- E·N·D -

大家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将上面的知识点代入其中进行观察和思考。相信通过这个的训练,对绘本的创作和表达也会有更深刻地体会和学习!

关于绘本中的7大设计原则,我们会在之后跟大家详细介绍。

祝学习、创作愉快啦!

以上就是(插画师必备干货 什么是绘本中的艺术语言?(上篇))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