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经典井喷的1994年,张艺谋创造了华语电影巅峰之一,豆瓣评分9.2

经典井喷的1994年,张艺谋创造了华语电影巅峰之一,豆瓣评分9.2

经典井喷的1994年,张艺谋创造了华语电影巅峰之一,豆瓣评分9.2

一、前无古人的1994年

1993年,一本名叫《活着》的小说正式首版,书中的中国故事也从余华的精神世界向现实世界坦露出宏大深刻的面庞。

同年,拍出了《黄土地》的陈凯歌导演和风华正茂的张国荣合作,创造了改编自李碧华小说的《霸王别姬》,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这部电影通常都被视作华语电影的金字塔尖。换一种直观的方式说,在1993年,《霸王别姬》就是全世界最好的电影。

1994年,已经执导过《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大导演张艺谋,将《活着》的故事搬上了电影荧幕。

同样来自文学作品,同样充满了宏大的时代感、人性的深度,那时候的张艺谋或许还想不到,《活着》在诞生后来的岁月里,近乎可以和《霸王别姬》站在同一高度。

对于电影影迷而言,1994年应该是世界电影都无法避开讨论的一个“大年”。

1994年,中国产出了:《大话西游》、《重庆森林》、《饮食男女》、《活着》……

中国之外,诞生了《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暴雨将至》……

对于电影来说,1994年的确是前无古人,再没有哪一年井喷式的诞生过如此多的经典作品。当然,我更希望后有来者,年年都能如此,可以看到爽。

同一年的国产电影中,经过岁月洗礼,《活着》也依然在众多经典中屹立不倒,隐隐成了经典之作中的经典之作,成为能够代表华语电影曾经高度的几部作品之一。

1994年,由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郭涛、倪大红等人主演的《活着》问世,这套导演演员阵容,只看一眼就能知道,这部电影必然不会差,何况《活着》的原著还是余华。后来的结果证实了这个猜测绝对是正确的,近60万人打9.2高分。

这部《活着》是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作品,因为原著故事中对社会和人性的讽刺很重,尽管电影进行了一部分删改,还是没能逃脱被封禁的命运。

但《活着》拿到了三项戛纳大奖,葛优也拿到了戛纳影帝。除此之外,《活着》还拿到了那年的“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这样的成就,放在如今,也是会被捧上天的。

这部电影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看过,不需要吹捧,甚至不需要刻意的推荐,如果你想看一部好的华语电影,一定有人向你提起《活着》的名字,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经典的意义,就是在任何时代都能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的能量,因为它扎根于千百年的民族文化,扎根于人心底的深不可测,所以在任何时代,它都能发出光。这样的电影,值得在每一个心思沉静的夜晚,独自在黑暗里欣赏或是重温,这也是至今许多人在介绍、推荐《活着》的原因。

二、活着

如果要给《活着》的成功分配功劳,对我个人而言,相比之下,故事本身是最大的功臣,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文学性是最重要的一环,其次才是导演和演员。当然,这三者没有哪一个是不好的,都非常优秀,并且缺一不可。

余华在《活着》的序言里写过这个故事的创作背景。他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的老黑奴经历了黑暗的一生,时代动荡、家人的相继离世,而这位老黑奴依然友好乐观的对待世界。这首歌让余华深受触动,将这个故事立足于中国,创作出一个坚韧乐观的中国人形象。

电影《活着》,讲述的也正是那首美国民歌的故事。

从前的地主少爷福贵,嗜赌如命,性格纨绔,输光了祖上三代的家底,气死了自己的亲爹。怀着孕的老婆家珍也被气得带着女儿凤霞回到娘家,一年后又带着儿子有庆回到他身边。福贵看到一贫如洗的家,年老的母亲和老婆孩子,决心痛改前非,和同村的春生开始做起皮影生计。

日子本来一天天的过着,国民党军队却来了。福贵和有庆都被抓了壮丁,后来又成了俘虏,历经千辛万苦,福贵终于活着回到了家。可母亲已经去世,女儿凤霞也因为一场大病成了哑巴。

更加清贫的日子,福贵和家珍依然乐观的生活着。当上县长的春生刚好上任在福贵所在的地方,一次事故中,春生不慎撞死了福贵的儿子有庆,两人时隔多年再次相见,却是这样的境遇。

失去儿子的福贵和家珍,给哑巴女儿凤霞找了个老实可靠的丈夫二喜,可凤霞在生产中也因为大出血去世了。只留下了小孙子,他们给孙子取名叫“馒头”,电影的结尾用了原著中的经典句子:“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大了又变成牛。”

动荡一生的福贵对着孙子有庆说道:今后的日子啊,一定会越过越好。

这个故事的简述,就已经足够震撼人心。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经历这些苦难以后,岁时节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故事中的福贵完完全全的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坚韧、乐观、勤劳。

电影打动人的点有很多,毕竟每个人的审美和经历都不同。对我来说,这个故事最动人的几个点就是大时代小人物的史诗性,以及福贵对待生活的态度。

电影讲述了中国近代的几个时期,从民国,到内战,到建国后,而主人公跟这一切都无关。他不是政治家,不是军人,不是义愤填膺的知识分子。年轻时他是败光家产的地主少爷,后来他是被抓壮丁的农民,再后来他是一个不放弃生命力的老人。

可时代动荡对福贵命运的影响,十分明显。

被抓壮丁,导致了母亲去世没能见最后一面,导致了儿子女儿因为没有爸爸而受人欺负,导致了凤霞变成哑巴。后来激进的社会风气又导致了儿子有庆的死。甚至最后女儿凤霞死于生产大出血,也是因为救凤霞的医生久未进食,被馒头噎住耽误了救人,那位医生也正是那个时期的牺牲品。

近代中国浩浩荡荡的命运,通过福贵这个农民的悲惨命运,展现的淋漓尽致。而福贵的形象或许也暗示了近代中国的形象,坚韧,乐观,勤劳,面对任何苦难都不会放弃生活。

另一个让我深受触动的点就是福贵对于生活的态度。无论是读这本书还是看这部电影时,我都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也遭遇相同的命运,是不是会崩溃。现代人的心性已经变得浮躁,不顾一切的追求快节奏的生活、简便的方式,这是一种进步,何尝不是一种退步。

在遇到生活中无法想通的困境时,这部电影一定能够激励到你的韧劲。

电影中的二胡配乐、皮影戏曲,同样是亮点之一。随着剧情的推进,缓缓响起的二胡声毫不突兀,那种浩瀚时代渺渺人生的无奈感,令人感动。皮影的大量运用也是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一大原因,中国传统艺术确实是很厉害的。

跟原著相比,电影减少了一些悲惨经历和对社会的讽刺,更多的是进行了润化,让故事不那么锋利,但即使这样还是遭到过封禁,确实有些让人不理解。电影和原著的不同之处,确实有很多。

原著中的福贵家道败落后一直务农为生,电影中的福贵后来靠皮影生活,这样使电影多了一些传统的喜庆色彩,也因为传统艺术的加成,电影的文化深度更高。

有庆在原著中死于为县长夫人献血,被不停的抽血生生抽死,尽含讽刺意味。电影中的有庆死于春生的疲劳驾驶,被春生误撞倒的院墙砸死。电影的死法要温和许多,也没有其他的特指含义。

原著的结尾,福贵全家人都死了,只有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陪着他。电影的结尾,凤霞和小孙子馒头都还活着,给人留了一线希望。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原著作者和导演的功劳,电影演员们同样功不可没,否则葛优也不会凭借《活着》拿到戛纳影帝。

葛优在电影里最出名的一段表演应该就是龙二被枪毙时,他逃离人群靠在树边一脸惊恐,龙二挨了三枪,他颤抖了三下,这三枪本来都该打在他身上,也许正是那时候福贵开始懂得了世事无常。那一刻葛优就是福贵,福贵就应该是葛优的样子。

巩俐在电影里也依然献上了影后级的表演。还有一众老戏骨配角,饰演春生的郭涛、饰演龙二的倪大红等,都很出彩。

余华的《活着》一共有三次影视剧改编,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2006年上映的电视剧《福贵》,和2012年孟京辉导演的同名话剧。相比之下,张艺谋版本的确是巅峰。

当然,这并不是体现《活着》厉害的最重要的理由,最重要的是,无论是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还是话剧,都是同领域内的经典作品。能够到达这个高度的,全世界也不多。

三、时代的故事

华语电影诞生的经典越来越少,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也是错误的。

正确是因为,90年代过后的华语电影能像《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有世界影响力的很少。错误是因为,经典需要岁月来证明,如今的时代或许并不能完全评价一部电影是否能成为经典。

2000年以前的华语电影,很多都充满了时代感,是一种有有文化积淀的产物,而如今很多不太好的华语电影中,比例更大的是娱乐化产物,相比之下缺少文化积淀,既没有扎根的文化土壤,也没有足够的想象力。

一代人已经老去。

讨论现在和以前的对比,产生落差感或者优越感,其实都没有意义。

有意义的是,如果碰到外国朋友问起中国的电影,问起中国的历史,问起中国人是怎样的,我们可以拿出《活着》这样的作品告诉他,中国人从来不会倒下,中国的电影也是可以站着挣钱的。

正如故事里说的一样,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但活着本身的意义,可能并不只是活着。这句话适用于人,适用于行业,也适用于社会。

这样的电影,看多少遍都值得。(撰文:唐冲)

经典井喷的1994年,张艺谋创造了华语电影巅峰之一,豆瓣评分9.2)宝,都看到这里了你确定不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