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老师 好)豆瓣分怎么看?

(老师 好)豆瓣分怎么看?

(老师 好)豆瓣分怎么看?

观 . 后 . 感

《老师!好》豆瓣分怎么看?

——来自一位教书匠的业余意见

2019.05.11 丨 辽宁沈阳 丨兔神丶

进入5月,国产电影高清片源加入了《流浪地球》和《老师!好》两部作品(其他的还没看,暂时不提了)。可能有人回想:哇!《老师!好》和小破球放一起说,怕不是要提一提“*狼PTSD”吧?请放心,本次的点评没有任何“PTSD”内容,我想说一说《老师!好》的评分到底要怎么看。

认错与道歉

-我没能去电影院看-

我得承认,《老师!好》这部片子上映的时候,第一周我并不知道这个片子,也因为工作无暇跑电影院。甚至5月10日晚上的《大侦探皮卡丘》我买了票都忘记去看了,半夜11点才想起来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忘记了,然后一看手机,完蛋!等我知道了《老师!好》这部片子的时候,无奈我们这大清陪都、三线城市的院线十分不待见这部片儿,基本拍片都在晚上8点半以后,一天也就不到20块荧幕会分拨给这部片子,这还看个锤子?并且看抢先版都没有,绝望的心情真是一言难尽,终于挨到了这部电影出了高清版,看了眼评分,完蛋!这什么鬼?豆瓣才6.8,嗯?

疑问和纠结

-豆瓣公知到底怎么了-

从今年贺岁档开始,豆瓣的“评分门”开始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议论焦点,也是通过这一事件,才让我对豆瓣上的所谓“影评用户”们产生了兴趣。今天我们关注的点并不是某“PTSD”症候群患者,而是一些自诩“高智”的“时代先锋”们。点开豆瓣的电影短评,说实话,我看了都想笑!什么“旁白生硬”啊,什么“沟通不足”啊,什么“油腻反智”啊,什么“乱抛狗血、充满说教”啊,甚至有人拿来《死亡诗社》中的老师来论证“苗宛秋的教育模式充满着灌输与说教,人物刻板单薄,是独裁者的化身”,“这部电影就是为‘伪善的功利主义’歌功颂德的罪恶本身”……看了这些,我笑了,这就是所谓的“时代先锋”拥有的“理性思辨”能力,这就是所谓的“不向现实低头”的完美诠释,我倒想问问:在你写下这些评论的时候,在你点起你所谓的“理性之星”的时候,你真的动脑子去看电影了么?

个人的分析

-这些细节你都懂么-

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交代下这部电影的介绍,1985年的南宿县一中,语文教师苗宛秋接了新高一的(三)班,这个班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而他作为班主任,和班里的“刺儿头”们斗智斗勇,度过三年的高中生涯。

苗宛秋是于谦大爷扮演的,在1965年,他以全县综合成绩第一的名次获得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录取资格,却因为“家庭成分太高”而被取消了迈入北京大学深造的资格,在他的老师(张国立)的劝慰下,苗宛秋选择了去师专学习师范专业,成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在这里,我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家庭成分太高”这个概念,“家庭成分”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家庭成分等同于个人出身的门第,与古代不同的是,当时的家庭出身门第是“贫农>中农>富农>资本家”,而“贫农+中农=工人阶级”,“富农”的界定由于地方经济条件不同,很多地方在执行上将其错误地和地主画了等号,与“资本家”划为一类人,是广大人民需要提防的重点照顾对象。苗宛秋的“家庭成分太高”就决定了他的出身情况不够红,也不够专,不够“工农子弟兵”的待遇,所以,也就取消了他去北大的资格,而接下来的“十年浩劫”中的他是如何度过的,电影并没有说,可是从我们人类第二大本质“贴标签”这个角度去揣测,一次不行,那就是次次不行,这也就造就了苗宛秋在电影中所谓的“太面”的性格特点,也是整个电影中埋下的一颗闷雷。为什么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孩子那么小,为什么他老婆分不到房子只敢和他埋怨,却不敢多说,为什么别人分不到房子可以大吵大闹,而苗宛秋只敢说“没什么大事儿”。这些现实的充满年代感的东西,这种“不能说的秘密”,有几个在豆瓣评分的“公知”看出来了?

说完这个,我们再说一说1985-1988这个时期,我们在中学阶段的课本里学过,1978年开始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着改革开放在农村的开始。但是,我们不全清楚的是,其实在解放思想这条路上,我们并没有跟得上教科书上的步伐,在这里需要提一嘴《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这部电视剧中就展现了当时是如何一步步解放思想的。而1985-1988这一历史时期,正是我们真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关键时期,编剧在敲定时间的方面可以说十分用心。这个背景,我想问问各位“青年俊才”在看电影时有了解过么?

而问题也恰恰在这一时期,因为旧有的思想体制并未完全革除,在学校管理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风依旧,学校只看成绩而不看业绩,当老师的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得面对一些刚刚解放思想,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们,不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一味去强调因材施教,砸的不光是自己的名声,更是自己和全家人的“铁饭碗”,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有哪个看了电影中于谦老师的精气神儿,不说“这个老师像极了我们那时候的老师!”从第一次点名认识同学、到选班长的“一言堂”,这些都是那个年代才有的特色。我想问问“理性思辨”的各位专家们,你们有多少人真的看出这个点了么?你在这里批判是非,抨击教育如何失败的时候,你有没有关注一下这个电影反映的年代?最可笑的是拿当代的思维去衡量历史年代的优劣程度,可笑之极!

同时又不得不提一提“先进教育工作者”这个点,在物质生活并未极大丰富的年代,给劳模和先进评奖、开会表彰、发搪瓷缸子和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车,都是年代特色。并且,苗宛秋的自行车还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奖品,而“地区”这个概念,又有多少人有过真正的了解呢?我可以这么 给你解释:地区的行政区域划分是一个超越了“县”和“市”的概念,早年在吉林省设置的“白城地区行政公署”,其管辖范围包含了如今的白城市、松原市、公主岭市,而公主岭的检察院送公函到白城行政公署是要起早骑马跑一天才能送到的,别问我怎么知道,我就是知道。有兴趣的同学请打开地图看一看,这个“地区”的势力范围到底有多大。在这个层面上获得“教育先进”可以说和现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样带劲儿,这样的教育先进最后成了“教育后进”,打分的“时代先锋”又有几个人真的了解?你真的看懂这部片子了么?

下一个要说的,就是所谓的“堆叠情节”一部112分钟的电影,需要展现三年的时光,需要展示出当时教育战线的风貌,谈何容易?最好笑的是,有人说“苗宛秋办补习班”这个情节是在抨击当代教育的腐败现象。麻烦擦亮你的眼睛,看一看苗宛秋免费补课这个情节到底展现了什么?这其实是在反映那个时代的教书匠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面对老婆的怂恿和生活的压迫,他也有妥协的时候,但是,这种妥协被他作为教师的那颗责任心触动,不收鸡蛋,免费补课,断了隔壁乔杉老师的财路,被举报停职的他也没有说一句辩解的话,这么实诚的人,和“教育腐败”有半毛钱关系么?

个人的感悟

-这些才是这次评分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这部电影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在于上映时间的失误,如果这部片子放在6月10号,或者是9月10号,作为高中生涯或者教师节的献礼,它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苗宛秋的坚守、安静同学的人生以及更多的更多,都会给人带来更多的感动,只能说,这部电影的宣发和定档真的是把有深度的牌打得稀烂。

所谓的“低智”,所谓的“说教”,在一些“时代精英”的面前成了招之即来、挥之则去的“万金油”,观看电影,表达观点,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人云亦云,甚至有人单纯是不喜欢这种类型片而跑去打0分,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我想起了我的高中班主任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你此时此刻对我所做的、所说的一切,将来都会由你的下一代,千倍百倍地还给你。”(我忘记了当时我们是如何做了错事气得他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也依稀记得自己曾经在心里想:“这话就留给你自己得了。”可是,命运就是如此的巧合,一语成谶。也只有真正登上这三尺讲台,才能明白“教书匠”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在你黑某种职业前,请先扪心自问,你真的了解这种职业么?你现在的所作所为,难道就不怕得到这千百倍的“回报”么?

牛顿曾说过:“我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却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永远不能比巨人更强大,如果能,那么巨人只会倒下垮塌。我们所说的“边界探针效应”似乎也在证明着这一观点:我们在某个领域的出类拔萃为人类突破了边界,跨入未知的领域,但如果我们不能打破自身认知的壁垒,去扩大这根针突破的范围界限,那么在这根探针的末端,新伸出的探针只会更细,突破的边界只会更小,最终成为没有能力刺破下一个边界的“绣花针”。所谓成功人士,能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站在你擅长的领域中去对待你并不了解的事物而“评头论足”,你的“高智”最终只能换来自己的无知,所以,别再作茧自缚了,下一次,请破茧而出,用真正理智的思维去多角度地衡量和评判事物,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永远是懵懂未知的孩童。

(老师 好)豆瓣分怎么看?)宝,都看到这里了你确定不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