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陀林主:向死而生
尸陀林主:向死而生
文章为转载
尸陀林主(Shri Chitipati)又被称作尸林主、寒林主、墓葬主或尸陀林怙主。藏语音“度册达波”,为掌管尸陀林之神,所保护与掌管之地有八大寒林作为弃尸的处所。密续中叙述尸陀林怙主安居在尸骸净地,净地里有四方形的人头骨城,骨城有尸林。
尸陀林唐卡
他们通常被描绘成两个人形骷髅的形象,为一男一女二尊,男尊高举右手而骨杖,左手托盈血颅器,曲右足而左足微弓立于白蚌壳上。女尊右持宝瓶,左手高举果穗,曲左足而右足微弓立于海螺上。二尊皆以彩带、下着短裙为庄严,安住于般若烈焰之中。尸陀林主用非常生动的形象告知众生世间无任何永恒的事物,万物皆空,向死而生,我们最终将化为一堆白骨而已。
尸陀林塑像,十九世纪早期,蒙古
海格尔在“生存论”中提到“向死而生”的观点,海格尔所指的死是“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death),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就在经历着“死亡”。我们不是一步步走向死亡,而是以“向死存在”的方式存在着。人最大的“畏”就是死,畏死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清楚的认识到人是“向死的存在”。不论是海格尔还是佛教思想的空性,都意在引导人们明白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获得高度的自由。人为何生?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理解死亡,只有做到对死亡的淡然,才能正视从生到死的新城代谢。
扮演尸陀林主的僧人,西藏
人随世而来,随命而终。每个人都可以知道清楚明晰自己何时来到这个世界,但没人可以了解自己何时将与这个世界相离。
向死而生不是一曲秋的悲歌,而是对于人生的理性把握。
尸陀林面具
戴面具的舞者
(尸陀林主:向死而生)宝,都看到这里了你确定不收藏一下??
86%的人还看了:学龄一二年级课程体系分享 李航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