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利根级 日本巡洋舰

利根级 日本巡洋舰

利根级 日本巡洋舰

简介

利根级巡洋舰长201.6米,宽19.4米,吃水深度6.47米,标准排水量11213吨,满载排水量15200吨,续航力 8000海里18节,最高航速35节,舰载机有六架水上侦察机,两台弹射器。舰员850人,舰载武器:八门双联装203毫米,50倍口径主炮,八门双联装127毫米高炮,12门25毫米机关炮,四具三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

利根级重型巡洋舰是日本帝国海军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一型巡洋舰,也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建成的最后一型重型巡洋舰。

利根级重型巡洋舰最初计划本来是轻型巡洋舰,是1932年日本提出新的巡洋舰建造计划,在《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下,日本海军计划建造了四艘最上级轻型巡洋舰,当时依据条约规定,有关轻型巡洋舰总吨位的剩余吨位,规划建造两艘比最上级略小的轻型巡洋舰。

利根级重型巡洋舰在计划阶段是最上级巡洋舰的后续舰,是同样搭载三联装155毫米主炮的轻巡洋舰,舰名取自日本河川名。在开工建造时,日本海军要求增加利根级的水上侦察飞机搭载能力,以便跟随航空母舰舰队作战时加强侦查能力,利根级对原设计进行重大修改,放弃了传统的火力布局,全部炮塔位于舰体前部,舰体后部为水上飞机作业的场所。

最上级巡洋舰服役之后到1936年日本退出限制海军军备的谈判,无条约时代来临,最上级改装203毫米口径主炮,成为重型巡洋舰,而利根级两舰在船体下水时已经到了无条约时代,所以直接装备了203毫米主炮,作为重型巡洋舰竣工。与最上级重型巡洋舰一样,利根级实际标准排水量大大超出了原计划,也超出条约的限制。

利根级重型巡洋舰同级两艘:利根号(Tone),筑摩号(Chikuma)。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大部分时间内,利根级被编入的航空母舰编队参加作战活动。

概貌

利根级重型巡洋舰的全部炮塔配置在舰体前部,舰体后部则布置成水上飞机作业区,外观在当时是比较特别的。日本海军中拥有类似设计的还有大淀级轻型巡洋舰,这种配置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增加水上飞机的搭载量,并使起飞作业更加方便。此外,还可以避免主炮发射时产生的炮口火焰和冲击波对飞机的影响。利根级这种配置的不足之处是炮塔占用舰体甲板空间较大,主炮射界存在死角。

利根级全部八门双联装203毫米口径主炮安装在舰体前部舰桥前方的前甲板,前两座第一,第二座炮塔枪背负式,火炮指向前方,后两座,第三,第四,炮塔在上甲班板同一水平面上,炮塔指向后方舰桥方向,舰体后部则布置了宽敞的水上飞机作业甲板,舰体后部设有吊车,位于两舷的弹射器,供飞机停放的甲板分为两段,前段高,后段低,期间有斜坡相连,甲板上有移动飞机的滑轨,由于前甲板被四座主炮塔占用较多,舰桥位置后移。前烟囱烟道由舰桥底部穿过,向后曲折与后烟囱的排烟口合为一体,使前烟囱远离剑桥,减小排烟队对舰桥的影响。

利根级能搭载六架水上飞机,而其他的日本海军的重型巡洋舰最多只能搭载三架,数量比以往的重型巡洋舰多一倍,保持火力较强,同时兼顾突出的航空能力,利根级可携带五架零式水上侦察机,因此更适合作为舰队的观察舰,利根级其所载的水上飞机没有设计飞机库,飞机只能固定在弹射器及露天的轨道上。战斗中很容易被击中起火。

作战经历

利根号,筑摩号共同组成第八战队。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由于其独特的性能,两舰一直陪伴航空母舰机动舰队行动,承担护航侦查的任务。

1941年12月7日,利根级两件舰跟随南云机动部队参加了偷袭珍珠港的作战,派出水上侦察机查看空袭珍珠港的结果。之后先后参加了威客岛攻略,空袭达尔文港,及印度洋攻略等作战行动。

1942年六月,两舰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在日本舰队第一次空袭中途岛时,负责各派出两架侦察机搜寻美国舰队。当时利根号刚弹出一架水上飞机后,弹射器就发生故障,修好弹射器晚安了半个小时才将第四号侦察机弹射出发,刚好利根号负责侦查的地区是由三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美国舰队所在区域。结果当需要第二次攻击中途导时,指挥官南云忠一中将下令攻击机队换庄装,对陆轰炸的炸弹,就在这时,侦察机发现了美国舰队,南云陷入了需要再次换装的同时,还要接收返航飞机的两难境地,美军发现日本舰队并派出舰载机群发动攻击,摧毁了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三艘航空母舰。随后,飞龙号航空母舰派出飞机攻击了美国舰队,最终自己也被击沉。

在中途岛海战后,利根号,筑摩号编入第三舰队。跟随南云忠一指挥的机动部队参加了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和南太平洋海战,南太平洋海战中,两舰派出七架侦察机,筑摩号受到美国舰载机的攻击,受到三枚炸弹命中而受损,后修复。1943年11月,筑摩号在拉包尔附近受到美国海军攻击,再度受伤。

1943年中,利根级大本半时间驻在特鲁克基地,直到1944年2月17日被美军袭击前,后撤到帕劳群岛。

1944年六月,马里亚纳海战中,利根号,筑摩号和两艘最上级重型巡洋舰,铃谷号和熊野号一同重新组成了第七战队,编入第二舰队,海战中,两舰共派出十架侦察机,此次海战,日本海军损失惨重,后来利根号筑摩号随舰队在新加坡的林加锚地进行整训。

1944年十月,在莱特湾海战中利根号筑摩号编入粟田健男中将指挥的舰队,出站时未携带舰载机,在10月25日的萨马岛海战中,发现了美国舰队的粟田舰队各舰以近似单独战斗的混乱状态进行交战,利根号冲在舰队的最前面,切断了美国军舰的退路,在美国舰艇和飞机的攻击下,日本舰队纷纷受伤最终撤走,筑摩号舰艇尾部被美军飞机投下的鱼雷击中,造成舵机损坏,舰艇尾部下沉,撤退时因无法航行而自沉,利根号也受了重伤。

莱特湾海战之后,日本海军已经无力出战,利根号回到日本,1945年7月24日盟军空袭吴军港,利根号被四颗炸弹命中沉没,战后被美军打捞,于1947年拆毁。

各舰概况

1 利根号

舰名来自于利根川。在长期三菱造船厂建造,1934年12月1日开工,1937年11月21日下水,1938年11月20日竣工,1945年7月28日,被盟军击沉在吴军港中,战后被美军打捞,1947年拆毁。

2筑摩号

舰名由来是信浓川在长野县境内的名称筑摩川。在长岐三菱造船厂建造,1935年10月1日开工,1938年3月19日下水,1939年5月20日完工,1944年10月25日,在莱特湾海战中遭到美军护航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攻击,被命中多弹后失去动力,由能代号巡洋舰将其击沉。

利根级 日本巡洋舰)宝,都看到这里了你确定不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