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太极生两仪,四象生八卦

太极生两仪,四象生八卦

太极生两仪,四象生八卦

尽管郭彧等学者反对朱熹之易,但对于现代易学爱好者来说,我们的绝大部分易学内容及体系的认知恰恰是朱熹规范的。因此启蒙和本义是最直接,最优秀的入门书。那么郭彧等学者为什么要反对朱熹之学?本文主要从画卦上进行一定的剖析

PS:启蒙实质是对本义进行哲学高度,先天象数之理的补充

【朱熹加一倍法】

除王弼等人之外,绝大部分易家包括义理派都认识到了象数是易的根本。太极是理,阴阳是气,太极无形,阴阳有形,有形有气者就有数。数是象数的根本,而奇隅就是数的根本。所以两仪立于太极之一动一静,即太极之判始生一奇一隅。

朱子认为太极是浑然一体的,分阴阳而成双补奇隅而成对这就是两仪。所以当两仪生四象的时候两仪相对于四象就是一个太极,四象相对于两仪又是一个两仪,同理八卦和四象的关系。

因此朱熹的加一倍法是由四而八,由八而十六,由十六而三十二,由三十二而六十四。

朱熹认为两仪是乾坤的初爻,即一个阳爻和一个阴爻,在此二者上加一相错就是四象。也就是乾卦的初爻阳爻上面分别加一个阳爻成为太阳与一个阴爻成为少阴。同理由坤卦的初爻阴爻上面分别加一个阳爻成为少阳和一个阴爻成为老阴,这就是四象。在四象的基础上继续画阴阳爻,就成了三爻经卦,至此八卦成。为什么三画才有卦名?因为至此三才略具,是以有卦名。也就是说之所以经卦止于八是因为三才具备。

这同时满足了易家加一倍法的理论以及八卦相错的理论(相错而八卦成从汉易到宋易都被用以解释画卦,只不过如何相错,相错先成什么后成什么有所不同)

但朱子之所以如此进行加一倍法,其核心在于认为相对于四象来说,两仪是太极,同样相对于八卦来说四象是太极。因此郭彧等学者认为朱熹之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稍显武断的。因为从朱熹的辩证我们可以发现,朱熹并不以乾卦之阳爻无阴而论。

事实上郭彧等学者对朱熹的批判来源于对宋易批判的清儒和明儒,只不过有的明清易家认为朱熹曲解了邵雍的加一倍法,有的易家认为整个宋易都是违背了古易。

【黄宗羲之辩驳】

易学象数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所谓一隂一阳者是也,其一阳也已括一百九十二爻之竒,其一隂也已括一百九十二爻之偶,以三百八十四画为两仪非以两画为两仪。

易学象数论:两仪生四象所谓老阳老隂少阳少隂是也,干为老阳坤为老隂震坎艮为少阳防离兑为少隂三竒者,老阳之象三偶者,老隂之象一竒二偶者,少阳之象一偶二竒者少隂之象,是三画八卦即四象也,故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八卦以象

在黄宗羲的易学象数论中明确指出了两仪实际上是天地两仪,两仪阴阳者,阳包括192爻之奇,阴包括192爻之偶。因此两仪是整个384爻画。但是在太极是浑然一体的,分阴阳而成双补奇隅而成对这就是两仪这个根本生成论上黄宗羲和朱熹并没有根深蒂固的分歧。

由此可知所谓四象老阴少阴老阳少阳实际上是有三爻而成一象,即四象本身就是描述八卦的。

我们如今很多人以为老阳是阳爻动,少阳是阳爻,老阴是阴爻动,少阴是阴爻只是占卜中的描述而非易学上的定义。以六爻为例子,我们是如何得到少阳和老阳的?由三枚铜钱所得,实际上铜钱摇卦依然是以三画而论四象,只不过这三画并没有去成卦罢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摇卦要用三枚铜钱而不是两枚四枚的原因。

【结尾】

所以经常反复强调,易学术数非出神鬼,有形可检,有数可推。易学术数的各种理论也并非拍个脑门臆想出来的,都是有着完整的严谨的理论依据。需要再次明确的是,易学术数思想的根本是人副天数论,而不是意淫胜天论。所谓心易也绝非如今市面上宣传的那样。而易学术数象数的根本是数学、天文学、乐律学,此皆有数可推有形可检。

尽管启蒙和本义删除了很多汉易的象数思想,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错误,但对于所有的易学爱好者来说,启蒙和本义是最好的入门书,没有之一。

本短篇是为之后的河洛内容铺垫,很多人看过市面上各种河洛文,或附会量子力学或臆想天道感悟,但往往缺乏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学习,因此先以几个单篇完成基础部分的认识

以上就是(太极生两仪,四象生八卦)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

86%的人还看了:你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