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全事件详情
蒙牛全事件详情
毫无疑问,他们成功了。
2008年9月16日,蒙牛伊利被检出三聚氰胺。
2008年9月19日,蒙牛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蒙牛发到大陆的牛奶就是质量、安全次一级的产品呢?
2009年2月11日,蒙牛特仑苏添加OMP(造骨牛奶蛋白)被国家质检总局叫停,OMP过量可能增加致癌风险。
2009年2月14日,卫生部网站发布“专家认为饮用OMP牛奶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的消息。但蒙牛涉及虚假宣传,夸大OMP功效。(值得一提的是,对于OMP,至今依旧无法对其利弊下定论。)
2009年9月20日,牛奶新国标被曝仅两家两家企业参与制订(蒙牛伊利两家常温奶企业)
2010年3月26日,牛奶新国标公布,标准与之前相比下调。
(中国牛奶标准全球最低)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
2011年,多起因蒙牛牛奶导致的中毒案件。
2011年11月10日,三季度,广东省工商局对流通环节销售的雪糕饮料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蒙牛“随变”榛子巧克力雪糕被检测出菌群总数、大肠菌群不合格后,广东工商部门已将不合格产品下架、封存,并对相关经营企业进行查处。
2011年12月24日,蒙牛被抽查出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不符合标准的规定。超标的产品为蒙牛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和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一个批次的长富纯牛奶。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微克/公斤,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微克/公斤,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对外称其检验失误。这就是蒙牛在广告里宣传的层层检验层层把关的产品吗?蒙牛仍称其为小概率事件。
3.15:12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而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还洗吗?)
2012年3月,贵州织金县八步镇中心小学约70名学生在食用蒙牛牛奶和面包后出现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
2012年6月18日,蒙牛承认其一代工厂环境脏乱差。
2014年8月1日,蒙牛将牛奶收购价由4.5元/kg调至3.5元/kg,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雀巢,伊利等企业牛奶收购价均较上月未变(4.2+元/kg)。
后果:因为蒙牛乳业泰安有限责任公司决定从2014年8月1日起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收购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市的鲜牛奶,众多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和奶农代表选择倒奶杀牛。
2017年3月7日,蒙牛伊利打官司。(伊利“QQ星”与蒙牛“未来星”产生不正当竞争纠纷)
731计划:蒙牛投入28w对伊利进行网络舆论打击。
2019年3月21日,蒙牛“慢燃”传销案。
2019年7月8日,某自媒体发布了了一篇名为《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的文章,其内容如何不得而知,腾讯网搜狐网关于此文章的报道全部404。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于7月11日发表了澄清文,不作解释,细品。
2020年8月1日,蒙牛主播公然引战。
附上一up的则视频:
以上就是(蒙牛全事件详情)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