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上善若水的 善 字

上善若水的 善 字

上善若水的 善 字

故事是一个作家在电视节目上和大学教授探讨学术问题。节目开始前作家态度谦卑,教授态度傲慢。等节目开始后,教授在节目上探讨“上善若水”的含义。这个时候剧情反转,同为节目嘉宾的作家开始就“上善”的“善”字的释义展开探讨。

作家开始反驳教授,认为“上善若水”的善应该有善于的意思。给出的论据是之后几句“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的善都是“善于”的意思。

几句话把教授辩得哑口无言。之后作家开始借题发挥。

先不谈剧情。姑且说说我对《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善字的看法。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

善,吉也。

居善地,地,低也。低为居善,水往低处流,这是善。

心善渊,渊为心善,内心深邃无物,这是善。

言善信,信为言善,人言为信,有所言必真实于外、真诚于内,这是善。

与善仁,仁为与善。人相处、物相作应当忠恕,推己及人。这是善。

政善治,治为政善。少而理曰治。施政得当,这是善。

事善能,能为事善。任人以事,惟期不负所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是善。

动善时,时为动善。做事讲究时机,这是善。

居心言与政事动都是行为,低渊信仁治能时是行为应当具有的善,即好的品质。以上这七个善字都是“好”的意思,而并非作家所说的完全是“善于”的意思。

这些善,推演自水。是水的好的品质。水的善,本源是“上善若水”。

如果上善若水,善解释成“善于”的意思,那么整句话就变成了“上”善于像水一样。这个“上”成了名词,那这个“上”指的是什么呢?

上在《道德经》中一直作形容词,如“上德不德”、上仁、上义、上礼。凡是“上”字,都是表示“上等的”这一意思,没有名词义。老子给道起了这么多名字,谷神、玄牝、大象,就是没见到用一个“上”字作名词指代的。

姑且算这个“上”是与大道相关的名词概念吧。“上善若水”如果意为“上擅长像水一样”,暗示水在“上”之先,上还要取法于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先有道再有天,先有天再有地,所以可以取法。上要擅长像水一样,要像水这一如此具体的实物学习。这个“上”已然沦为形而下,又何上之有呢?

自相矛盾。

所以上善应当解作名词,上善若水的上善就是名词。不仅这句里善是名词,作“好”的意思。后面几句的善都是“好”的意思,而非“善于”。包括道德经中出现的“善行无辙迹”“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善”都是最基本的意思——即“好”的意思。

那么“好”是不是就和“善于”“擅长”冲突?并不是。

据说文解字。善是“吉”“大”的意思,即好。关于擅长的释义是这样描述的,“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善如果作善于的意思,本质上还是“好”。如同be good at归根结底还是good。

既然善于和好的意思不冲突,剩下来那七个“善”字不过就是翻译的通顺问题了。“好”和“善于”都能说通。比如把动善时解释为“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选择好的时机”、“做事要擅长选择时机”、会做事的人懂得把握时机都可以,意思清楚。

但唯独“上善若水”的善,你解释成“善于”,这个句子就不成立。

以上是就事论事讨论文法。

回到剧情。

整段视频所表达的剧情,更是令人无语。

上善即“最好的德行”,教授的解释并没有出错。而作家的观点本身就有问题,至于后面作家借题发挥痛斥“砖家”的行为,更是可笑至极。整个段落不过是反智主义爽片罢了,和现在的土味尬剧如出一辙: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作家扳倒了大学的文科教授,听上去多么顺耳啊。编剧想要创造这么一个桥段,可惜最基本的国学功底都做不到,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有问题,搞出了一个充满硬伤的段落。

主持人内心戏“哦,天哪!这个作家居然可以挑战权威,他居然可以背诵出《道德经》的这一章节,他居然有自己的见地,真的是太强了,阿巴巴巴!”

一个讲《道德经》的老教授理当校对过典籍的不同版本,参阅过不同版本的注解。却被一个市面上发售的童蒙版《道德经》译文给难住了。你的教授资格是谁给的?你的博士/硕士论文是谁给通过的??

编剧写智斗的桥段,前提是有智,而不是让智斗以外的围观者降智,甚至是把荧幕外的观众当弱智。

以上就是(上善若水的 善 字)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