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今天的道德经,前面的就是举例子,总的来说,就是万物都有用。光明下,必然隐藏着黑暗,那些阳光下的阴影,不就是阳光照射,被阻碍才有的吗,若是都是一片黑暗,那么哪里有光明呢。
一点微光也没有,就无所谓黑暗光明之分了,可是,那不是我所能抵达的地方,万事万物,各有各的的复杂,哪有一元论呢。
今天学心理,看到一份关于朋友的定义,我们要可以指出你的错的朋友,也需要一起喝酒吃肉的酒肉朋友,又共患难的,也有同富贵的,有的交心,有的赤裸裸金钱,这样才是人生。
拉回来,我最近在试图扩展自己的视野,每天看一些奇怪的东西,了解一些自己不知道领域的皮毛,无论对错,他是一种新的思路。
今天就看了一本奇怪的心理学,了解了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顺带,我这道德经解析,越来越是一种引言了,借助他,把我一天的收获,总结一下,算是活用吧。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宝,都看到这里了你确定不收藏一下??
86%的人还看了:韩国 N号房 是什么?有多恐怖?大家可以进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