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驱逐舰介绍(九)阳炎型
旧日本海军驱逐舰介绍(九)阳炎型
由于朝潮型驱逐舰在续航力等方面仍旧不能让军令部那帮老爷们满足,同时伦敦海军条约也已到期且不在续约, 旧日本海军在昭和12年4月开始的第三次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了新一代的甲型驱逐舰,这就是在太平洋上留下众多传说的IJN水雷战队绝对主力——阳炎型。
由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虽然日本人在侵华战争初期十分狂妄,但为了应对战争扩大化后未来英美可能的干预,新战舰的设计必须争分夺秒。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舰政本部就在吴海军工厂造船部主任牧野茂技术大佐的领导下拿出了以特型为基础的改进方案,除了在最大航速上没有达到军令部要求的36节以上外,在其他方面基本全面超越了特型和朝潮型,困扰IJN驱逐舰多年的重心问题也终于被解决。
阳炎型驱逐舰实际建造19艘:阳炎(Kagero),不知火(Shiranui),黑潮(Kuroshio),亲潮(Oyashio),早潮(Hayashio),夏潮(Natsushio),初风(Hatsukaze),雪风(Yukikaze),天津风(Amatsukaze),时津风(Tokitsukaze),浦风(Urakaze),矶风(Isokaze),浜风(Hamakaze),谷风(Tanikaze),野分(Nowaki),岚(Arashi),萩风(Hagikaze),舞风(Maikaze),秋云(Akigumo)。
阳炎
其中,昭和12年度舰艇补充计划(③计划)中列入18艘,其中3艘经费被挪用于大和号,实际完成15艘;昭和14年度舰艇补充计划(④计划)列入3艘,此外秋云号在④计划中属于改进后的夕云型,但实际完全按阳炎型建造,故同样归入阳炎型中。
刚下水的亲潮号
承建单位依旧是舞鹤海军工厂、浦贺船厂、藤永田船厂、川崎重工神户船厂、佐世保海军工厂这五家。
刚下水的矶风号
首舰阳炎于1937年9月3日开工,1938年9月27日下水,1939年11月6日竣工;
末舰秋云于1940年7月2日开工,1941年4月11日下水,1941年9月27日竣工。
阳炎八号舰——雪风线图
舰员:239人
标准排水量:2000t
满载排水量:2529t
舰艇尺寸:118.5m×10.8m×3.8m
动力:
吕式重油水管锅炉3座,舰本式减速齿轮汽轮机2座,主机输出功率52000马力,双轴
续航力:5000海里/18节
(天津风号6000海里/18节)
航速:35.5节
1940年刚出厂不久的天津风号
武备:
3座双联装三年式127mm/50倍径舰炮
(搭配C型联装炮塔,最大俯仰角度-7度~+55度,平射射速11发/分,高射射速4发/分,最大射程18400m,1943年后拆除一座)
2座双联装九六式25mm高炮
(1943年时为4座三联+1座双联)
(1944年时为4座三联+1座双联+10座单装)
2座四联装九二式610毫米鱼雷发射管
(配九三式鱼雷16条,及鱼雷再装填装置)
鱼雷再装填装置线图
反潜深弹投射器及滑放轨、3式声纳
1943年后加装13号、21号电探
阳炎型—滨风号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阳炎、不知火隶属第十八驱逐队;黑潮、亲潮、早潮、夏潮隶属第十五驱逐队;初风、雪风、天津风、时津风隶属第十六驱逐队;浦风、矶风、谷风、滨风隶属第十七驱逐队;野分、岚、荻风、舞风隶属第四驱逐队;秋云号隶属第十驱逐队。
训练中的第十七驱逐队
矶风号战前状态
作为水雷战队的核心,从偷袭珍珠港开始、菲律宾攻略、荷属东印度群岛作战、泗水海战、北方攻略、中途岛海战、印度洋扫荡战、所罗门海战、东京快车运输、莱特湾大海战、坊之岬海战,阳炎型除了珊瑚海基本打完了全场。
下面介绍一下几艘出名的阳炎型
岚号
1942年6月5日,第4驱逐队负责护航南云忠一的机动编队。上午时分,驱逐编队发现一艘美军潜艇鹦鹉螺号(USS Nautilus,SS-168),岚号立即上前对其展开攻击。但正当该舰追击敌潜艇时,却不知己方主力编队已经调转了航向。等到鹦鹉螺丧失战斗力后,岚号舰长才下令停止追击,向北全速与舰队主力汇合。非常巧合的时,正在寻找日军航母主力的韦德·麦克拉斯基少校率领的两队SBD轰炸机一下子就发现了岚的航迹,并跟着她找到了赤城和加贺,然后命运的5分钟开始了。
一不小心当了二五仔的岚号则于1943年8月6日在维拉湾海战中被美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命中而沉没。
岚号: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好像是我
不知火号
1942年7月5日凌晨,第十八驱逐队在基斯卡岛外被美国潜艇黑鲈(USS Growler ss-215)攻击,不知火、霞、霰被击中,霰号当场沉没、霞号重商起火,不知火的右舷至第一锅炉室被击中,同样濒临沉没,紧急修复后保住了浮力,之后被救援队拖回舞鹤海军工厂维修。由于仅仅一艘美国潜艇,第十八驱逐舰队险遭全灭,该驱逐队在1943年8月15日宣告解散,指挥官宫坂义登大佐切腹自杀。
大难不死,回港维修的不知火
1944年10月,不知火被分配到了志摩清英中将的志摩舰队参加了莱特湾海战,在目睹了西村舰队被美军第七舰队消灭于苏里高海峡后,调转船头撤退。同月27日,该舰在救援友舰途中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不知火战前状态
野分号
野分号有一个补枪王的别称,原因是该舰在战争中多次参与雷击友舰的任务,例如在中途岛海战中该舰就参与处分了丧失行动能力的旗舰赤城。
瓜岛战役后的野分号
1944年2月17日,野风号与舞风号护航香取号巡洋舰以及特设巡洋舰赤城丸从特鲁克返回日本,结果刚好碰上特鲁克大空袭。
在此次空袭行动中,IJN巡洋舰阿贺野、那珂、香取以及驱逐舰舞风、太刀风、追风、文月先后被击沉,各类辅助船只更是损失惨重。野分号好不容易突出美军舰载机包围圈后又碰上了由两艘最新锐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新泽西号(New Jersey BB-62)衣阿华号(Lowa BB-61)】、2艘重巡洋舰、4艘驱逐舰组成的美军舰队。
美制16英寸炮弹
其中新泽西号一枚16英寸炮弹落点距离野风仅有300米,但最终野分以战死1人、重伤3人为代价成功逃离。
野分号战前状态
1944年10月,野分号与雪风、矶风一起加入了栗田舰队参加莱特湾大海战。10月25日,野分为救助筑摩号巡洋舰的乘员,脱离了栗田舰队。
在救助了筑摩上的舰员后,该舰立刻趁夜追赶舰队。然而,在途径圣贝纳迪诺海峡时,再次遭遇了由新泽西号与衣阿华号、6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组成的TG 34.5。
衣阿华:真是太巧了,小朋友
然后就没有了,野分号舰员以及之前救助的筑摩号舰员全员喂,唯一幸存者是一位之前未被野分救起独自漂到岸边的筑摩乘员。
雪风号
无敌的雪风无需介绍,还有海军爱好者不知道她吗
作为旧日本海军驱逐舰的巅峰之作,在其诞生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阳炎型无疑是世界上单舰战斗能力最强的驱逐舰。然而,在太平洋战争中面对掌握了核心科技的白头鹰,唯有那强运的雪风送走了所有同伴迎来终战。
战后解除武装作为特别输送舰的雪风
注:雪风号在战后完成人员遣返任务后被赔偿给了中国,加入了中华民国海军并改名丹阳号(DD-12),直到1971年才被拆解,结束了阳炎型的历史。
雪风号主锚
(旧日本海军驱逐舰介绍(九)阳炎型)宝,都看到这里了你确定不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