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巨兽 T39
苏联巨兽 T39
起源
在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在大力发展工业的背景下,苏联的军械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建造一个移动堡垒一般的巨型坦克,这样在战场就可以依靠这种巨型坦克来获得碾压式的火力支持。从现在看来,这样的设想是非常幼稚的(百吨以上的巨大重量会使T39无法通过任何桥梁,而且也无法用任何载具有效运输,而拆解运输工程量巨大,这会使这个移动要塞根本无法进行一定机动距离的作战),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想,在那个时代,“反坦克”“反装甲”的作战理念并不成熟,对付装甲目标缺乏经济又有效的武器。(当然手榴弹算是例外)所以说当战场出现一个庞然大物,敌人是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压制的。这对于苏联那些崇尚“陆地战舰”主义的人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突破”超重型坦克概念图
在这样的构想下,苏联的设计师从当时的“突破”超重型坦克汲取灵感,设计出了初代T-39坦克。
辟谣
在网络上流传的T-39的图片只有寥寥几张,其中有一套概念图让笔者大跌眼镜,这不分明是KV-2的炮塔嘛!为此,笔者特意调查了一下KV-2炮塔的来源:KV-2的最初设想是*************炮的KV-1。为了更好适配152mm的榴弹炮,才研发了KV-2早期型的MT-1炮塔。
相当一部分资料表明,KV-2的第一辆实验车是在1939-1940年才开始测试的。如果当时MT-1的设计图已经在T-39上实现了,那么苏联人不可能原封不动的直接把MT-1裸装到KV-1。再者说,就算这个炮塔不是MT-1,它方头方脑的造型和苏联当时炮塔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还有那浮夸的车身),其真假显而易见。
悬挂部分
由于T-39巨大的车重和庞大的车身,T-39转向是十分困难的。对于一台巨型猛兽来说,悬挂就是猛兽的迅足,必须得扎实!T-39的悬挂为平衡式悬挂(多个负重轮使用同一组支撑架以及弹性部件,然后每侧安装一组到多组这样的悬挂组件)。至于为什么要在这么一个怪胎上使用平衡式悬挂,笔者只能想到的是这样能够更好的过滤路面震动(便于越过复杂地形以免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还没开始战斗就趴)以及故障时便于更换(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更换)顺带一提,在T39的第七号方案中,设计师添加了副履带。
关于辅助履带有两种说法,《装甲坦克车辆》杂志将辅助履带的作用归为“辅助转向”,可问题是,这双辅助履带从前到后完全是离地的,而且将辅助履带装在主履带内测好像对于转向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更关键的是,T-39十米左右的车长已经注定了它转向万般艰难的结果,再加辅助履带也于事无补。因此笔者更相信这种辅助履带是为了提高越野能力(防止被地面突出处卡住)这一说法。
乘员部分
按照下图的乘员分布来说,T-39是至少可以拥有12名以上成员的。它两层4个炮塔的庞大身躯,在必要时甚至可以搭载16位乘员。乘员具体分布情况不明,但是与T28有一定的相似性。
主炮部分
关于T-39的火力配置在当时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是1门152MM榴弹炮、3门45MM炮和4挺7.62MM机枪(其实这一种方案并不是谣传,当时苏联很流行使用152mm榴弹炮,将152mm榴弹炮搭载在“陆地战舰”上的想法不是不切实际),第二种是拥有4门107MM炮、2门45MM炮和2挺7.62MM机枪,第三种是拥有1门152MM炮、2门107主炮、2门45MM炮和2挺机枪。其中第二种被证实最为贴切的一种,即主炮塔,后面的副炮塔各拥有两门107mm主炮。
之所以用“贴切”二字,是因为这些火力配置方案都太扯了。主副炮塔的双联装炮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空间,而且在陆地上的联装炮不比海上,其后坐力根本无法通过T-39自身进行调控,因此T-39的火力精度无法保证,更别提命中远距离的目标了。
动力部分
T-39的发动力是M34型汽油机,其马力可达940匹。但是就推重比来说,KV-1整备重量为43.5吨,发动机功率为六百匹,推重比中规中矩。最大速度才35KM/h.而T39的设计体重约为90吨,马力940匹,其推重比简直低的吓人,而推重比会导致加速度缓慢甚至增加发动机故障率(可能有人会拿鼠式举例子,但是鼠式的传动系统领先了T-39十年,不是吗?)
杂谈
其实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把坦克做上一百吨是非常困难的,他的前辈T-28只有17吨,他的后辈T-35也只有五十吨。跳脱出现实的因素来空谈“陆地战舰”是必定失败的。至于陆地战舰到底是不是一种可行的设计理念,到现在也各有执词。但毫无疑问的是T-39是失败的,他既没有,赶上时代的潮流,也正好卡在苏联设计理念更新换代的缝隙中。但是如果真的回到过去,把T-39给憋出来了,历史又会有什么样微妙的变化呢?
编辑丨达瓦里西
以上就是(苏联巨兽 T39)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