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 德国E系列坦克
坦克世界 德国E系列坦克
一、历史上的E系列坦克(E-5/10、E-25、E-50/75、E-100)
(一)研发背景
1942年,施佩尔任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长,开始治理现代化大企业第三帝国军工系统时代,成立了坦克委员会、大炮委员会等机构,德国军工业体系开始了整合重组杂乱无序的坦克研发生产计划,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封闭的军事体系,达到科学管理军事生产的目的。1943年,E系列在现有装甲作战车辆与未来装甲作战车辆间寻找一个结合点,用于替代旧车辆,使用标准化、通用化车辆换装计划,型号以吨位级别划分。
(二)坦克简介
1.E-5/10
(1)E-5。E系列坦克是从E-5这种5-10吨级超级轻型车辆开始的。E-5设想由2人驾驶,基于pzkpfw 38(t)底盘设计,实现38(t)与75mm pak39型反坦克炮结合。但由于38(t)底盘较重,pak39 75mm反坦克炮超出底盘承受能力,E-5最终计划装备双联装PWK 8H63(双管),小车抗大炮,车体首上装甲14.5mm、其他部位8mm,机动高达70km/h,定位于高机动性反坦克炮,但由于E-5微型战车战场价值令人怀疑,E-5于1944年被宣布让位。1944年10月至1945年2月,以sd.kfz.304的名义生产了E-5坦克50辆,其中大部分装有105mm无后座力炮。
E-5 双管坦克
(2)E-10。E-10车体由E-5按比例放大而来,特点是采用动力/传动装置后置,采用划时代的液气/扭杆混合式悬挂系统(液压),装备迈巴赫HL100引擎、400马力、最高时速65-70公里,装甲60mm、上装甲倾角67度、侧甲30mm,装备pak 39/stuk 40/kwk 40 l48 75mm反坦克炮(标准火力)。E-10设计简洁干练,使得许多先进技术,全重16吨,配备3人乘员。基于E-10 还衍生了vk1062轻型侦察豹坦克,vk1062只制造了全尺寸木制模型。1944年初战局严峻,E-10进度缓慢,最终败于jagdpanzer 38(t),原先为E-10准备的“追猎者”绰号也被夺走。
E-10图纸车
2.E-25。1944年,苏联SU-100(31吨,装备D-10S 100mm坦克炮)研制成功,迫使德国陆军武器局计划安装88mm坦克炮或75mm坦克炮的jagdpanzer Ⅳ 70(p)-Sd.kfz.162/3被直接改称为E-25。E-25是按照E-10 125%的放大版本,重27吨,乘员3人(驾驶员、车长、炮长兼装填手),装备57发的KwK43L71 88mm坦克炮,或是74发的KwK44L70 75mm坦克炮,装备400马力的迈巴赫HL100引擎、液气扭杆混合悬挂系统,与黑豹、虎Ⅱ实现通用,首上装甲60mm、车体侧装30mm,另有高配版本的E-25型,首上装甲80mm、安装车长指挥塔、配备30mm机炮、30cm/60cm红外探照灯(食雀鹰红外夜视瞄准具)。E-25从设计理念到车体结构都与SU-100(针锋相对)有着某种联系,苏联追求简单实用的武器设计思想,而jagdpanzer Ⅳ 70(p)向E-25转变过程中,在火炮选型上出现严重失误,放弃了量产的56倍径88mm炮,成为了E-25最大败笔,以致于E-25量产准备工作迟迟没能完成,直到战争结束仅仅完成了车体。
E-25A型坦克
3.E-50/75。E-50/75作为E系列最后最重要的扛鼎之章。战争是一种资源的巨大消耗,E系列计划之初,施佩尔对于50吨以上的计划并不积极,吨位越大,所消耗的资源也就越多,结构设计也更加复杂。古德里安和总参谋部军官强烈反对50吨以上级别E系列,“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而希特勒及其身边人“大本营统帅部”对50吨以上级别E系列重装甲有浓厚兴趣。
E系列坦克图谱
(1)E-50。1944年9月,按照E系列标准重新设计黑豹Ⅱ,E-50从黑豹Ⅱ直接继承了基本框架、“狭形”炮塔(正面120mm、侧面和后面60mm、顶部40mm),安装了900马力的迈巴赫HL 245汽油引擎,最大公路时速60km/h,倒车速度40km/h,火力上安装了KwK 44/l71 88mm坦克炮,乘员为4人车组(车长、炮手、装填手、机电员),车长10.31m、车高2.6m、车宽3.74m,车体首上装甲80mm/50度、侧面和后面装甲为80mm/25度,负重轮3组6只,采用体视式光学测距仪,对于远距离精度较好,对高速运动目标捕捉也较强,但对使用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E-50坦克
(2)E-75。E-75是重型化版本的E-50,除了装甲厚度不同、负重轮的多少外,两者设计上其实是完全一致的。车长11.6m、车高3.14m、车宽3.74m,车体首上装甲180mm/30度,首下装甲100mm/40度,车体侧面和后面装甲80mm/70度,负重轮4组8只。E-75使用的是pzkw Ⅵ ausf. B 虎Ⅱ所用的“亨舍尔”型炮塔(正面180mm、侧面和后面80mm、顶部40mm),采用蔡斯公司研制的光学测距仪,这种合像式测距仪增强了火炮射击的精度,测距精度较体视式逊色,但结构简单,操作也简单。
E-50坦克
基于E-50/75底盘衍生出了新一代的防空豹flakpanzer E-50/mg-151/120,采用3人炮塔,配备4门mg-151/120机关炮;flakpanzer E-50/flak43/37、flakpanzer E-50/Gerat58 /55防空豹,基于E-75底盘上的flakpanzer E-75/Gerat58 /55防空虎。同样,利用E-50/75底盘衍生出新一代的jagdpanzer E-50“猎豹Ⅱ”坦克歼击车,安装55倍径128mm炮;jagdpanzer E-75“猎虎Ⅱ”坦克歼击车,安装68倍径105mm炮。
从火控、火力到动力、传动上讲,E系列技术达到了相当高度的程度,但E系列的设计框架实际上是基于VK4503(H)方案框架,因战局紧张,不允许重新设计,高性能却用在旧框架,本质上是修修补补,致使E-50/75停留在绘图板,满足于希特勒的“重装甲情结”。
4.E-100。E-100一开始并没有包括在E系列中,陆军武器局与保时捷博士之间针锋相比的产物,提出140吨的E-100与保时捷博士的180吨方案相抗衡,也就是在E-75基础上临时拼凑出了E-100,但E-100是整个E系列中,唯一进入建造阶段的型号,在亨舍尔公司工厂完成了底盘建造。
E-100模型
二、游戏中的E系列坦克(E-25、E-50、E-75、E-100)
在坦克世界1.10版本中,德系E系列坦克得到进一步加强,重现当年德系重装装甲的辉煌。
(一)E-25。E25在游戏中作为7级金币车自行反坦克车,隐蔽、射速、速度都超快,火力7.5cm STUK42L70A坦克炮,中规中矩,找个草丛趴着黑枪,作为一辆娱乐性的反坦克车,平时出镜率不高。
E-25自行反坦克炮
(二)E-50
E-50(德系9级银币MT)数据变动:
1.炮塔1——E 50 Ausf. A
火炮4——8,8 cm Kw.K. L/100 (该炮塔对应的完全体炮)
AP/APCR弹药伤害:240 加强到280
HE弹药伤害:295 加强到370
AP/APCR弹药DPM:2177 加强到2539
HE弹药DPM:2676 加强到3356
2.炮塔2——E 50 Ausf. B (完全体炮塔)
火炮4——8,8 cm Kw.K. L/100 (次顶炮)
AP/APCR弹药伤害:240 加强到280
HE弹药伤害:295 加强到370
AP/APCR弹药DPM:3004 -加强到 3504
HE弹药DPM:3692加强到4631
E-50中坦
(三)E-75
E75(德系9级银币HT)数据变动:
白板炮塔血量提升至1850,完全体炮塔血量提升至1950,完全体炮塔正面装甲厚度提升至280mm。
1.长88的穿甲弹均伤提升至280,DPM提升至2400,高爆弹均伤提升至370,DPM提升至3172。
2.105mm L/52炮的穿甲弹均伤提升至360,DPM提升至2531,高爆弹均伤提升至440,DPM提升至3094。
3.105mm L/68炮的穿甲弹均伤提升至360,DPM提升至2476,高爆弹均伤提升至440,DPM提升至3026。
4.128mm L/55炮的穿甲弹均伤提升至530,DPM提升至2113,高爆弹均伤提升至670,DPM提升至2671。
E-75重坦
(四)E-100
E-100(德系10级银币HT)数据变动:
E-100作为德系肌肉型重坦炮塔得到史诗般的加强,尤其是炮塔的正面装甲得到进一步强化,极大提升了战场上的生存性。
1.炮塔“发夹”:从150mm提升至200mm。
炮塔“正脸”:从288mm提升至311mm。
炮塔“座圈垂直面”:从250mm提升至311mm。
2.128mm L/55:单发伤害从490提升至530,装填时间从13.3秒提升至12秒,瞄准时间从2.3秒降低至2.5秒,火炮精度从0.36降低至0.39,火炮三扩略有提升。150mm L/38:瞄准时间从2.9秒提升至2.7秒。
E-100重坦
以上就是(坦克世界 德国E系列坦克)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