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历史上,嬴驷 嬴稷和嬴政哪个团队更强?从秦国崛起得出答案
秦国历史上,嬴驷 嬴稷和嬴政哪个团队更强?从秦国崛起得出答案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出自《过秦论》
大意为,秦国到了秦始皇的时期,秦王嬴政发展之前秦国六代君主(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赢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遗留下来的功业,最终用武力吞并了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全部消灭,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因秦国推崇的法家思想,然后用严厉的刑法统治天下百姓,秦始皇嬴政的威风是震慑四海。
可见秦王嬴政能一统六国,建立大一统秦朝,始称皇帝,其基础是建立在秦国前面几世的累积和前面几位君主的创造的功业。秦国虽然在秦孝公重用商鞅,“富国强兵”之前也有辉煌的时候,如秦国第15位君主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但秦自秦穆公死后,秦国就逐渐衰败,到了战国初期更是经历了上百年的衰落期,秦国已经不再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了。
秦国在第19位君主秦景公赢石时期,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向南征战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晋六卿内讧,政令不能统一,秦国就这样踉踉跄跄的走完了春秋之路。已经和秦穆公时期的霸主地位成为了鲜明的对比。在公元前389年,秦国和魏国发生了阴晋之战,秦国君主齐惠公赢仁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却最终大败而归,被郡守吴起率领5万魏武卒打败五十万秦军,秦国被大败后,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魏国便占有了河西地区,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此后秦国多次进攻河西地区都以失败告终。
秦国从秦穆公之后开始逐渐衰败,秦国衰败了近300年,直到秦国第31任君主秦献公嬴连时期才有了改善,秦献公赢连也就是秦孝公嬴渠梁的父亲,在一些记载中,可能会说秦国是秦孝公时期开始崛起的,秦孝公重用卫国人商鞅进行变法,才逐渐称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其实不然,秦孝公发布的《求贤令》能吸引他国人才,是建立在其父秦献公废除秦国实行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为基础。
秦献公废除人殉制度才使得秦国王公大臣、人才不至于出现断层。按照秦国的人殉制度,君主死后,会有很多的王公贵族,国家重臣为其殉葬,秦国的人才因为殉葬而导致人才流失,人才出现断层,如果人殉制度存在,外来人士可能在当任君主死后就会为其殉葬,人殉制度会阻碍他国人才流入秦国,一个国家没有人才,有识之士其发展速度会大大减缓,甚至停滞不前和倒退,秦献公废除人殉制度,为秦国留住了人才,在秦孝公时期,商鞅才在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后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
秦献公继位后,在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就有前文说的废除人殉制度,还有仿魏国制度用于秦国,秦国军力开始复振,之后开始大败韩、魏两国,秦国的局势得以稳定,打败韩、魏两国后,秦国也重新提高了诸侯国之间的地位,秦始皇时期秦朝的都城咸阳也是在秦献公时期开始迁都的,秦献公从待了几百年的都城雍城迁到秦国东部的栎阳(现今陕西西安),迁都是为了军事需要,秦国的旧都在关中西部,不利于指挥作战。到了秦孝公时期,在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国营建了咸阳城,一直使用到秦朝覆灭。
秦献公还在商业、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并且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由秦孝公自己直接掌握,相当于最基础版的中央集权,只不过此时是县制,秦始皇时期是郡县制,在秦献公时期,普通百姓在闲暇时间就开始了军事训练,可见秦军的战斗力强悍是有原因的,秦军在损失兵力后,即便补充的新兵也是有一定的军事素养的。虽然秦献公对秦国的改革不彻底,但是饭是需要一点一点吃的,一口气吃不成胖子。秦献公对秦国的改革,为秦孝公时期的变法奠定了基础。
秦国从西陲边缘小国,经过发展,在秦穆公时期称霸西戎,之后就经历了衰败,之后到了秦国的第31位君主秦献公才再次开始逐渐崛起,秦献公到秦始皇时期,秦国一共经历了8位君主,秦献公之后是儿子秦献公,在之后是,秦惠文王赢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异人、最终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国虽然是从秦献公时期从新开始逐渐崛起的,但是其中有三位君主由于在位时间较短,对秦国的发展和影响相对没有其他几位君主对秦国的发展和影响大。秦国的第34位君主,秦武王嬴荡只在位四年。因嬴荡本身喜欢争强好胜,与官员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出现了意外,大鼎脱手砸断了胫骨,最终在晚上气绝而亡,终年23岁。秦武王年年轻轻就因争强好胜意外而亡,真是可悲可叹!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出自《史记·秦本纪》
秦武王因自己争强好胜意外而亡,但是官员孟说也为此倒了霉,被右丞相樗里疾(是秦孝公庶子,也称赢疾)追究责任,被五马分尸,诛灭其族。但年纪轻轻的秦武王并无子嗣,按照“兄终弟及”制度,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稷从燕国回来继承王位,也就是之后的秦昭襄王嬴稷。秦武王只在位四年,秦昭襄王的儿子秦孝文王嬴柱就继位了3天就暴毙了,在父亲秦昭襄王死后,嬴柱守孝一年后,正式继位3天后就突然暴毙。
秦孝文王因为父亲秦昭襄王在位长达56年,长子嬴悼太子都死了,次子嬴柱了做了太子十几年后才继位,秦孝文王去世的时候已经五十四岁了,毕竟年长了。秦孝文王的儿子秦庄襄王嬴异人就正值盛年就去世,仅在位三年,嬴异人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国的后期崛起的八位君主,秦武王嬴荡、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异人在位最长四年,最短三天,对比其它五位君主对秦国做出的功业相对较少。
秦国后期的崛起,是从秦献公赢连时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秦国开始崛起,为秦国起到稳定和打基础的作用,逐渐战国后期的强国,之后到秦孝公时期,嬴渠梁重用商鞅,开始变法图强,进行富国强兵,秦国自此国力日强。到秦惠文王赢驷时期,赢驷缓和国内矛盾,将商鞅车裂,使得秦国贵族阶层稳定,但是商鞅推行的变法并未停止,依旧在使用,赢驷连横合纵,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秦国到了秦昭襄王嬴稷时期,秦国远交近攻,嬴稷遣白起为帅,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此时齐国、楚国已经衰落,天下已成秦、赵相争之势。最终嬴稷对赵国发动了长平之战,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大胜赵军,赵国一蹶不振,秦国的最后对手赵国被击溃,统一天下终成定局,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最终到了秦王嬴政时期,嬴政推行统一战略,“奋六世之余烈”,武力一统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秦朝。
秦国从秦献公逐渐崛起开始,是一代比一代强,排除秦武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三位在位较短君主,秦孝公为秦国打基础;秦孝公变法图强;秦惠文王连横合纵,打下坚实基础;秦昭襄王大国崛起,最终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从战国后期秦献公时期开始,是一代比一代,通过一代代的积累才到秦王政统一天下。
比如从太爷爷一代有了3亩地的基础,到爷爷一代用机械勤劳开垦土地,有了50亩地的富裕基础,到了自己一代用太爷爷和爷爷等辈的积累用“机器”创造了更多的土地。秦惠文王赢驷、秦昭襄王嬴稷、和秦始皇就是这样的关系,一代通过一代的积累,到了秦始皇时期统一了天下,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统一天下已成定局,要不是秦孝文王(正式在位3天)、秦庄襄王(在位3年)在位时间,秦国统一六国很可能就轮不到嬴政统一了。
他们的团队也是一样,如秦孝公去世后,儿子赢驷继位,此时位列秦国最高爵位“大良造”的商鞅还在世,那么到了秦惠文王统治时期,商鞅就是秦惠文王的臣子,秦惠文王时期的的名将司马错,司马错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还有樗里疾(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樗里疾辅佐秦惠文王,在秦惠文王死后,又成为了秦武王、秦昭襄王时期的丞相。
自秦献公废除人殉制度,秦国的大臣就不用陪葬,秦国的国君去世,并不代表其文物大臣班子也没有了,文物大臣会侍奉下一任君主,就看下任君主想不想用你,就比如秦孝公时期重用的商鞅,在儿子秦惠文王赢驷时期,赢驷就不用商鞅,还将其处死。还有商人丞相吕不韦,在秦庄襄王死后,吕不韦在嬴政年幼时期是相国,把持朝政,在嬴政亲政后就弃用了吕不韦,而秦朝的丞相李斯之前是吕不韦的门客。
在秦惠文王嬴驷团队、秦昭襄王嬴稷团队和秦始皇嬴政团队中,嬴政的团队更强,嬴政13岁就继承了王位,父亲秦庄襄王就在位3年,爷爷秦孝文王就在位3天,曾爷爷秦昭襄王后期的大臣班子都有可能留到嬴政时期,嬴政的团队有祖辈留下大臣、人才和自己组建的团队班子。秦始皇时期著名的大臣有吕不韦(丞相)、李斯(客卿、丞相)、尉缭子(国尉)、王翦(大将)、李信(将军)、 冯劫(御史大夫)、甘罗、蒙恬(将军)、蒙毅、李冰(蜀郡太守)等等。
不一样的方式解答,大家还习惯吗?大家认为秦惠文王嬴驷团队、秦昭襄王嬴稷团队和秦始皇嬴政团队中哪个团队更强?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以上就是(秦国历史上,嬴驷 嬴稷和嬴政哪个团队更强?从秦国崛起得出答案)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