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在哪(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在哪(成都杜甫草堂!)
游草堂读古诗怀前贤
竹寒沙碧浣花溪。
菱刺藤梢咫尺迷。
过客径须愁出入。
居人不自解东西。
书签药裹封蛛网。
野店山桥送马蹄。
岂藉荒庭春草色。
先判一饮醉如泥。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8号,占地300余亩,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按同一中轴线布局。
诗圣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之久,创作诗歌将近240余首。
《春夜喜雨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记得S曾说过当年草堂的记忆,白驹过隙恍如昨日!何日能再携手重游?
成都旅游必打卡:杜甫草堂
唐中,杜甫先生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携家眷入蜀,在成都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几经修缮,成为今天的杜甫草堂。
草堂兼具博物馆、旧居、祠堂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兴味,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小桥流水、绿树掩映,幽深静谧、秀丽清雅。
草堂生活期间,杜甫先生虽然远离朝堂,避居江湖,但仍不忘忧国忧民,故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等现实主义诗篇。
工部祠牌匾为教育名家叶圣陶所书,座前有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 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 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以上就是(杜甫草堂在哪(成都杜甫草堂!))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