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寒食节?(寒食节的由来)
什么是寒食节?(寒食节的由来)
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寒食节,知道寒食节也不知道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的由来其实是有个典故。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于是发生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 晋献公之子夷吾和重耳害畏惧 陷害逃亡,重耳避难奔翟。早年重耳在外逃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 骊姬之子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作头须 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了重耳的钱跟粮食,逃入深山。重耳没有吃的,饥饿难忍,向田里的农夫讨要吃的,可是不但没有要来饭,反而被农夫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一番。重耳都快饿晕了,但是随从们四处都找不到吃的,这是一个叫介子推的随从把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一块煮成汤给重耳吃。当重耳吃完后得知是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下来给自己吃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要给介子推荣华富贵。
晋惠公 骊姬之子死后,重耳在秦穆公帮助下坐上君位,重耳坐上君位以后赏赐了那些跟他在外流亡的随从,唯独把介子推忘了。邻居解张为介子推鸣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后后悔自己行为,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但是所派之人找不到介子推,多方打听后才知道介子推背着母亲上了绵山 今介休境内隐居。晋文公便亲自带人去绵山寻找,但是绵山蜿蜒数十里,森林密布,无法找到。这时候晋文公身边的人说,把绵山三面放火,留一面下山之路,介子推是孝子,就算自己不愿下山受封也会为了母亲下山。于是晋文公下令放火,但是放火以后晋文公身边的另外一人说坏了,虽然介子推是孝子,但是他的母亲也是明事理之人,不会为此让介子推下山。果然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但是介子推始终没有出来。后来人们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体,晋文公悲痛万分,让人安葬了介子推,后来追封介子推为洁惠候。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清明节前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这一天就被人们称
明节前一两天是寒食节,寒食节的历史故事 :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因为战乱流亡在外,其臣子介子推始终追随他,割股奉君供重耳充饥,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重赏群臣,而介子推隐居深山拒不受赏。晋文公为逼出介子推,火烧深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后抱着老母死在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以上就是(什么是寒食节?(寒食节的由来))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