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历史资料(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
兰陵王历史资料(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
历史上名气最大的兰陵王~高长恭,兰陵王入阵曲的创作原型。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位兰陵王便是南北朝icon时期北齐一朝的兰陵王高长恭,他是北齐政权的奠基人,高欢的孙子,同时也是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高阳的侄子。高长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宗室,他的父亲高成也曾经是北齐政权的前身。东魏的权臣,如果高成不是因为在登基前夕被往日里伺候他饮食起居的奴婢自杀而死。那么高长恭也就成为了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由于他是高成的第四个儿子,所以他即便是皇室中人,一开始的时候,仕途也并不是特别平顺,远不如他的那些兄弟们。天宝8年,也就是公元5 57年的时候,他被封做了通直散骑侍郎一职。而这个也是他迈入仕途的开始。
就在他迈入仕途的第二年,他便获得了第一次擢升,获得了月城县开国公的爵位,同时还获得了上仪同三司的高级待遇。不过这个时候他所拥有的仍然只是没有太多实权含量的虚衔,此后一直到了第三年,他才正式出任了地方官,开始管理他所管辖的地方州府。就在这一年,北齐的开国皇帝高阳驾崩了,此后他的嫡长子高音便继承了皇位,就在高音继承皇位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560年的3月21日,高长恭便被新皇帝封为了兰陵王。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高长恭便一直享有着兰陵王这个王爵之位。这也是为什么一旦提起兰陵王这个名号,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高长恭的原因。
高音在位期间,在获得了兰陵王的王爵之后,他又被擢升为了并州刺史,成为了掌管一方的封疆大吏。就在高音登基的第一年,王室之内便爆发了一场内乱,史称前明之变。通过这场政变,高长恭的另外一位叔叔,高琰便从高音的手中夺走了皇权,登上了皇帝宝座。
虽说皇权易了主,但高长恭的却继续得到了新皇高琰的重用,身份和地位又一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被封为了中两军,食邑更是达到了1500户。高琰虽然成功的夺了权,但是他在位的时间计算下来其实也不足一年。因为他的异母同胞高湛就以同样的方式又将皇权从他的手里夺走了。高湛夺取皇位之后所在位的时间也不足一年。而在当时担任领军将军的高长恭,开启了他们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脚步。从公元5 63年开始的两年间,他参与了多次抵御当时与北齐政权同处在北方的北周icon政权的战争。而且当时北周为了可以速战速决,还联合了同时处在北方地区的突厥政权。高长恭在这两年间的沙场生涯有一场大战,不得不提,那就是邙山之战icon。这场大战爆发的时间是是公元564年的12月。当时北周派出了重兵前去攻打北齐的重镇洛阳。这种情况下,武成帝icon高湛派出了已经拥有了和北周大军作战经验的高长恭,以及并州刺史段绍大将军胡立光等人率领着一支北齐大军前去救援洛阳。
然而,当北齐大军行进到途中的时候,由于惧怕北周的兵力强大,所以就停了下来,不敢继续前行。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他们采纳了段绍所提出的计策。实现这个计策最关键的一环,便是需要有人率领着一支骑兵冲进当时已经将金墉城团团包围的北周大军之中。
此时,高长恭站了出来,他主动请命,仅率领这500骑兵,就冲进了北周大军的包围圈之内。当时驻守在城楼之上的北齐将士认出了高长恭之后,士气立刻得到激发。将士们不断的放箭来保护他。最终高长恭成功的在北周大军的包围圈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在城中守军和城外援军的里应外合之下,高长恭因此名声大振。当时北齐军队当中的很多将士因此编写了一首兰陵王入阵曲来讴歌他的功绩。
因为高长恭立下了如此大功,就在同年的12月15日,他被武成帝高湛封为了尚书令。虽说此后几个月,皇权再次更迭,高湛驾崩之后,他的次子高纬继承了皇位。但由于此前高长恭有诸多的战功加身,所以在这一朝,依然受到了重用,同样又多次率军参加了针对北周政权的防御作战,同时也多次立下了新的战功。此时的高长恭已经成为了北齐政权的中流砥柱,而且权势也变得水涨船高。武平4年,也就是公元573年的时候,他便兼任了大司马icon和太保这样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
正所谓阳极则阴至,就在高长恭的权势达到顶峰的武平4年的5月,早就对高长恭起了忌惮之心的高纬便派了他身边的心腹使者徐之范给高长恭送去了一壶毒酒。高纬之所以会对高长恭产生疑心,主要便是因为北齐将士们对他的拥戴,尤其是那首兰陵王入阵曲的出现,给了高纬极大的震撼。同时他心中对高长恭的忌惮也变得越来越重。最终演变成了高纬明着赐死高长恭的局面。虽然当时高长恭完全有实力对高纬反革一击,夺取皇权,登基为帝,但是他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怀着满腔愤懑喝下了毒酒,冤屈而死。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兰陵王高长恭的这种结局在历史上并非特例,罪魁祸首便是那四个字,功高震主。加上整个北齐政权在延续过程当中,皇权的更迭方式确实太过血腥。其间也充满了极其阴暗的权谋,所以自始至终都在奉行着忠君原则的高长恭必然就会死在这种可怕的权谋和猜忌之下。
以上就是(兰陵王历史资料(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