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韩琦简介(宋代政治家韩琦生平简介)

韩琦简介(宋代政治家韩琦生平简介)

韩琦简介(宋代政治家韩琦生平简介)

韩琦、范仲淹开府泾州

宋仁宗宝元元年 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 今银川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其势力最强时统治今陕甘宁青一带二十二州。西夏、辽、金、宋曾先后对峙。宋仁宗庆历元年 1041年,元昊侵渭州 今平凉,遂有好水川大战、定川大战。由于宋朝边境线长,兵力分散,宋军大败。北宋集结在西北的正规军有30多万人,又有14. 5万乡兵,不耕而食于民,沿边人民粮草负担格外沉重。据统计,宋代泾州有28411户,88699口人。战争一起,宋夏两国贸易中断,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形势下,韩琦、范仲淹被调到宋夏战争前线。

韩琦 1008年-1075年,字稚圭,河南安阳人。宋仁宗时考中进士,任右司谏,曾一次奏罢宰相、参政四人。宋仁宗康定二年 1040年,韩琦出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负责防御西夏,当时人称“韩范”。宋仁宗庆历三年 1043年,西夏请和。韩琦被任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等同时登用,参与“庆历新政”改革。两年后自请外出,知扬州、定州、并州等地。在并州收回被契丹冒占的土地,立石为界,加强防御。仁宗嘉祐年间,他复任枢密使、宰相。神宗即位后,他出任相州 今属河南安阳、大名等地知州。王安石变法时,他屡次上疏反对,与司马光、富弼等同为保守派首领。卒后封魏国公,著有《安阳集》。

韩琦

范仲淹 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幼年丧父,苦读成才,以天下为己任。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考中进士,出仕有敢言之名。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泰州知州张纶从其议,修建捍海堰,使大量土地不受海潮淹没。宋仁宗康定元年 1040年七月,西夏攻延州,在陕西安抚使韩琦推荐下,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八月兼知延州,改革军制,招募藩部弓箭手,筑垒防御,安抚部族,搞好沿边民族关系,以国家民众安危为重,保境安民,守边数年,羌人爱戴,呼为“龙图老子”。

范仲淹

庆历元年 1041年十一月,宋朝调整西北军政,命韩琦、范仲淹共同开府泾州,屯兵三万人。韩琦兼管秦凤路,范仲淹兼领环庆路。泾原路府设在渭州 今平凉。秦凤、环庆、泾原三路成犄角,互为声援,此三路宋人称为“秦陇”。因泾原路当泾河大川,泾原道以宋代镇戎军 今固原城为枢纽,西北至凉州以通西域,东南至渭州 今平凉、泾州以达内地,敌骑易于奔突,故将帅府设在重镇泾州,以节制沿边几路,许以便宜从事。韩琦、范仲淹二人同心协力,继续以恩信结纳蕃部,招募弓箭手、民兵万人屯于泾州,开辟营田,耕战自守。蕃部熟户兵与正军参用。他们采纳泾原安抚使王尧臣的建议,建筑竿城为德顺军 今静宁,使泾原、秦凤路、六盘山内外连成一片,蕃部安定,防务巩固。由于韩范经营得当,使西夏无机可乘,只好言和。

庆历三年 1043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他建议十事,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重视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仁宗曾加以采纳,史称“庆历新政”。由于触及一部分官僚地主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夏竦等保守派反对,诬陷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结为朋党,几人便惨遭贬逐,称为“庆历党争”。

庆历四年 1044年,宋与西夏达成“庆历和议”,宋朝给夏国岁币每年七万二千两,绢八万三千匹,茶三万斤,换得西夏对宋称臣,恪守蕃礼,宋夏战争告一段落。虽然韩琦、范仲淹未竟功业,但是宋朝一时在西北变劣势为优势,西兵成为宋朝最能战斗的劲旅。

同年 1044年,范仲淹罢去执政,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河南洛阳人滕子京曾在泾州任知州,有人告他浪费公款十六万贯钱,被贬到岳州。次年 1045年正月,范仲淹被贬到邠州 今陕西彬县,十月,改贬邓州。滕子京写信邀范仲淹作文记重修岳阳楼一事,范仲淹应约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以上就是(韩琦简介(宋代政治家韩琦生平简介))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