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和阳虚最简单辨别(中医对阴虚和阳虚的分类)
阴虚和阳虚最简单辨别(中医对阴虚和阳虚的分类)
我们都知道,肾虚分为肾阴和肾阳,肾阳对机体具有温煦功能和气化功能,肾阴是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和濡润的作用,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肾又为先天之本,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肾病多虚证,在辨证的时候要分辨清楚是阴虚还是阳虚。今天总结了一下阳虚与阴虚的分类。
一、阳虚:
1、肾阳不振
病机:房劳伤肾,下元亏损,命门火衰,或是禀赋薄弱,久病不愈。
症状:腰酸腿软,形寒怕冷,面色淡白,头晕耳鸣,阳事不兴,舌淡白,脉沉弱。
治则:温补肾阳。
方药: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
2、肾气不固
病机:久病失养,劳损过度,肾气亏耗,失其封藏固摄无权。
症状:滑泄,早泄,小便频繁,清长,尿不尽,尿后余沥,腰脊酸软,听力减退,面色淡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固摄肾气。
方药:大补元煎或秘精丸。
3、肾不纳气。
病机:久病气虚,劳伤肾气,气不归元,肾失摄纳之权。
症状:气短,气喘吁吁,活动加重,咳嗽有汗出,面色浮白,舌淡苔薄,脉虚弱。
治则:纳气归肾。
方药:人参胡桃汤。
4、肾虚水泛。
病机:禀赋体虚,久病失养,肾阳亏耗,不能温化水液,导致水邪泛滥而上逆,或外溢肌肤。
症状:全身浮肿,尤其是下肢,腰腹胀满,尿少,水泛为痰,痰多稀薄,一动就喘息,舌苔淡白,脉沉滑。
治则:温阳化水。
方药: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
二、阴虚:
1、阴虚火旺。
病机:欲念妄动,或热病后耗伤肾阴,阴虚生内热,水亏则火浮。
症状:阳兴梦遗,潮热盗汗,虚烦不寐,腰脊酸痛,口咽干痛,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
2、肾阴亏虚。
病机:久病之后,耗伤真阴,房室不节,劳倦过度。
症状:形体虚弱,腰酸腿软,遗泄,健忘,失眠少寐,头晕耳鸣,口干,舌红少苔,脉细。
治则:滋养肾阴。
方药:六味地黄丸。
总结:肾阳虚的患者,在温肾补火的原则下,必须佐以填精益髓等血肉有情之品,滋其生化之源;忌凉润,辛散,宜甘温益气之品,以补阳配阴,使沉阴散而阴从于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肾阴虚的患者,往往导致相火偏旺,阴虚生内热,治法都以滋阴为主,清泄相火,阴虚者,忌辛燥,忌过于苦寒,宜甘润益肾之品,以补阴配阳,使虚火降而阳归于阴,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以上就是(阴虚和阳虚最简单辨别(中医对阴虚和阳虚的分类))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