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清明节的正确来历和习俗)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清明节的正确来历和习俗)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清明节的正确来历和习俗)

大家都知道清明节要放假,这是让大家开心的一点,可以回到家乡扫墓,祭祖,看亲人,清明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为了给我的孩子普及一下正确的清明节的知识,我查阅过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下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把拗口的古文用白话来描述,在清明之际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到清明节,还得从春秋时期说起,晋文公重耳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当年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次晋文公都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一同煮成汤给他,当他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

晋文公归国为君,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追悔莫及,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介子推躲避山里,不愿出来。晋文公便命手下放火焚山逼介子推露面,可是介子推执意不肯出山。当大火烧到他跟前时,他先把母亲背到杨柳树旁,磕头行孝,然后用自己的血在石头上写下一首诗以诫君王,然后,母子二人抱着坐在柳树下,被活活烧死。

他留下的诗是: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君清明复清明。

后来重耳搜山到介子推遗骨前见到了这首诗,吟读遗诗泪如涌泉,伤心之至。下令把绵山封给介子推,改绵山为介山。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涵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形成了不同习俗,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有扫墓祭奠先烈,祭祖、禁火、吃寒食、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斗鸡、射柳、蹴鞠、蚕花会等。而扫墓祭奠先烈,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以上就是(清明的来历和习俗(清明节的正确来历和习俗))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