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所主流院校金融硕士专业考研情况对比分析(综合院校难度梯队排名)
六所主流院校金融硕士专业考研情况对比分析(综合院校难度梯队排名)
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麦哥。
我们都说时势造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同样道理,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热门专业,跟着潮流走,前途不用愁。
而近两年最火爆的热门专业就有金融学,今天麦哥就给同学们对比分析下,金融专业的主流院校有哪些、院校的排名情况、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复试线、学费详情、参考书籍、考试特点和性价比总结,以此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毕竟和钱打交道的专业,“钱”途当然不会太差,你说是吧。
首先,金融专业热门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六所学校。
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界的老大哥,整体实力最强是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其就业形势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华相比。
第二名:西南财经大学
原先是人民银行直属学校。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
第三名: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是上财的第二大学院,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证券投资专业。像花旗,汇丰每年点名要金融学院的人,前景很好。
第四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其实贸大和央财认可程度实际上差不多的,贸大十分注重抓英语,国际金融强,所以贸大的就业是好过央财的,贸大的学生特别受外企的欢迎。
第五名:中央财经大学
中财的金融还是不错,是全国第三个国家重点学科,老师的水平比较高,比如王广谦校长,李健教授等。央财的毕业生主要去银行系统、政府机关。
第六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是第二批进入国家重点学科的四所高校之一。金融学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就业质量也非常好。
学校好,专业好,报名人数也不少,跟着麦哥一起一下六所院校近三年来的报考人数。
西南财经大学:
从近两年实际的考试情况来看,金融学院的报考人数是证券与期货学院的2倍甚至3倍,分数线也要高一些,所以从难度上要大一些。
对外经贸:
对外经贸大学是在朝阳区,三环和四环附近,来回也就一个多小时。而且专业课的难度相对更小,学费更便宜一些。所以报考人数也比较多。
央财:
别看央财报考人数少,就盲目的报考,既然决定报考的时候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毕竟招生人数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少的,也就证明竞争是比较激烈的。
人大:
人大自18年后就没公布报考人数名额,但麦哥依旧觉得人大的报考难度和央财不相上下。
上财:
上海财大金融专硕很火,报考人数非常多,特别是金融专硕A、B组。报考该专业的考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咱们再看看各院校的录取人数:
中南:虽然近年中南财金专每年报名人数高到上千人,但历年录取人数,说明了中南财金专竞争力的其实并没有超高报录比所反映的那么可怕。
西南:西南财大作为金融名校,这几年一年比一年竞争激烈。
上财:上财竞争者的数量和竞争难度是正相关的,所以上财每年录取人数变化不大。
对外经贸:为财经院校,招生人数一般会比综合类院校多很多。对外经贸大学的金融专硕有金融学院和国贸学院两个学院招生,所以会比其他院校录取人数多。
央财和人大:招生人数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也就证明竞争是比较激烈的。
关于报录比:
18年得报录比排行靠前的是央财和人大,可见这两所高校的竞争有多激烈,都是16:1。
央财在19年报考难度依旧处于榜首,人大自18年后就没公布报考人数名额,但麦哥依旧觉得人大的报考难度和央财不相上下。
20年西南财经大学报考难度突破17:1,西南财大虽然有地缘上的劣势,但是西南财大校友圈资源丰富,就业非常棒,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在深圳发展(西南财大校友在深圳实力强大)。
加上前两年的报录比不是很高,所以大家都倾向于西南财大,这也导致了报考膨胀的现象。
复试分数线
中南:
从复试分数线上来看,虽然考研有难度,但中间分数差较为稳定且集中,这一方面侧面解释了为什么中南财金专复试分数线长年稳定的一部分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最高分屡屡刷新纪录。
西南:
西南复试分数线由于报考人数的增加,也随之增加了。
人大:
复试分数线逐年升高,这意味着想顺利通过初试,初试总分应该在390分左右。人大侧面反映不少考上的考生是二战考生,无疑拉高了分数。
央财:
20年这个分数就一下下了应该说不是阶段,录取人数增加了,把三百七八十分这样的水平了降低到了350左右。
上财:
上海财经难度最大,不只是在于通过每年的分数线来看,更重要的是考试范围涉猎范围较广。
对外经贸:
和西南一样,报考人数每年一直呈上升状态,所以分数线也逐步在上升。
学费详情:
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北京和上海的学费比其它地区的贵,非全的都要贵很多,在意这点的可以选择其他学校,不过能拿到奖学金的话会减轻很多压力,比如人大
特等奖学金:18000元/年(2年制),16000元/年(3年制)
一等奖学金:12000元/年(2年制),10000元/年(3年制)
二等奖学金:10000元/年(2年制),8000元/年(3年制)
这样下来就和普通院校的收费标准差不多了,像中南政法大学的奖学金:一等奖12000元/年,二等奖8000元/年,三等奖4000元/年 ,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学校。其他院校都差不多比较平民。
参考书籍:
西南财经大学:
殷孟波《货币金融学》,第三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罗斯《公司理财》,第十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第三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西南财大金融专硕不指定参考书,但提供了考试大纲。根据历年真题、考试大纲及高分学员复习用书,建议按照上述顺序看这三本书,也就是说米什金的这本教材最后看。其实,看完殷孟波《货币金融学》,后面看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会感觉很简单。对于国际金融内容,只需要看考试大纲涉及的内容即可。
中国人民大学:
初试:《金融学》黄达;《公司理财》罗斯;《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复试:《证券投资学》吴晓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庄毓敏;《国际金融》陈雨露;《证券投资学》吴晓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庄毓敏
人大考题特别是单选题答案出自于黄达《金融学》这本书,所以考生务必高度重视这本书,上考场前至少看三遍。
公司理财部分,罗斯《公司理财》一共31章,从考试大纲看,重点考前面19章。但是,后面的章节建议也多看看,以防万一!
金融学部分,除了黄达《金融学》,还需要看: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和庄毓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初试:《货币金融学》朱新蓉,中国金融出版社;《公司理财》罗斯,机械工业出版社
复试:《西方经济学》第7版(宏观、微观)全两册;《经济学原理》中文第7版;《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2-2018各年份)
近年中南财金专专业课考察内容覆盖较广,比如20年判断题也出现了米什金《货币金融》课后题中的原题,但是分数占比不大,知识点内容也很多和上面两本推荐的书本重合,所以酌情参考《金融学》黄达、《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上海财经大学: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罗斯《公司理财》;郭丽虹《公司金融学》;博迪《投资学》;金德环《投资学教程》
辅助书籍: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张亦春《金融市场学》
上财推荐的都是核心参考书,辅助书籍主要看考题中涉及到一些商业银行学内容,如RAROC、合约承诺收益率、资本充足率等。
看书顺序为:先看货币金融学,再看国际金融学,然后看公司理财,最后看投资学。
中央财经大学:
李健《金融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力《公司财务》,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奚君羊《国际金融学》
中央财大考试内容比较细,单选多选涉及的内容非常细致,书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可能成为考点都不应该忽略。
不要跳读,从头到尾看,把所有例题都看懂,有些例题是插入在文字中的,同样不能忽略。
国际金融部分,大家一定要专门找本国际金融学教材看,如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用其他教材也行哦)。之前年份,中央财大对国际金融非常感兴趣,国际金融考题大概占30分。后来,由于中央财大金融学院院长换人,国际金融考题占分比重明显下降,现在大概占20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第11版;罗斯《公司理财》 第11版;
蒋先玲《货币银行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蒋先玲 《货币金融学》 第2版
姜波克 《国际金融新编》 第6版
对外经贸光看官方指定参考书目,是远远不够的。蒋先玲老师是贸大金融领域的领衔教授,其出版的书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建议选择最新版图书,并和配套习题集一起搭配使用。《货币金融学》配套习题集必做。
对于跨考的同学,建议先看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它更为通俗易懂,建议看两到三遍,再把重心放在蒋先玲的货银、货金上。
考试特点:
西南:
没有客观题,都是大题,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多加练习文字性考题答题技巧,这一点非常关键。
和其他一些名校不一样,西南财大金融专硕考题活,风格不一样,所以大家应该研究这种风格,并有针对性复习备考。只是说,总体来说,考题中规中矩,特别适合跨专业考生报考。
人大:
财政金融学院和国际学院的初试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初试考查的内容包括政治、英语二、396经济学联考和431金融学综合,这也意味着初试大家使用的参考书是没有区别的;而复试阶段则是在两学院单独进行的,内容差别是比较大的。
央财:
题量特别多。很多考生反馈,三个小时很难详细做完,所以考生一定要多加练习考题,提升速度。
特别是金融学部分,考的内容非常细,很多考生觉得不会出考题的地方结果出考题了。因此,考生复习时,认真、仔细看教材。
上财:
考试范围涉猎范围较广,不仅局限于教材,常常会涉及到金融热点,所以需要考生集中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精力就需要很多。如果是跨专业考生,可能会相对吃力很多。不仅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经济能力,并且对英语的要求很高。
对外经贸:
对外经贸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试题型固定,每年考试题型都一样,而且金融学综合考卷题量特别多。和央财一样很多考生反馈,三个小时很难详细做完,所以考生一定要多加练习考题,提升速度。
中南财经:
金融学考察内容较多,名词解释超纲,背诵量较大;而简答题相对简单,不容易超纲。论述题较难,但知识点比较集中。所以还是需要脚踏实地,着重基础。
总结:
人大作为唯一的985 复试线是最高的 突破了400分 ,报考人大需要各科均衡发展高分,容不得偏科。需要注意人大不考数学,考的是396经济类联考,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又想冲击名校以及本科是211甚至985的同学冲击更高名校的同学是不错的选择。
央财,贸大以及上财作为传统的两财一贸的名校,学校认可度高,就报考难度而言。上财大于央财大于贸大。贸大对于双非的同学还是比较友好,招生是最多的,但先对报考的也非常多。考的也是396,数学不好的同学,非常适合。
西财与中南财一个处于中部武汉,一个处于西南成都,地域又是都很明显,也是非常多双非本科同学的首选,但就竞争程度上来说 ,西财是大于中南财的,西财报考人数非常恐怖 接近4000人,复试线也比中南财更高。
今天麦哥就先分享这么多,同学们下期想看什么内容请留言,麦哥都会一一整理出来。
(六所主流院校金融硕士专业考研情况对比分析(综合院校难度梯队排名))宝,都看到这里了你确定不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