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曹皇后(北宋的曹皇后)
宋仁宗曹皇后(北宋的曹皇后)
当代诗人舒婷曾在其代表作《致橡树》中这样写到我如果爱你……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样的爱情观在今日并不稀奇。但在近千年前的北宋,一位后宫女子却也用一生诠释了她对于此的理解,成为了一位贯穿北宋三朝的传奇女性。
出身名门的闺秀
北宋的皇后,出身名门的占了大多数。章怀潘皇后、章穆郭皇后等都是官家女子,孝章宋皇后的母亲还是汉永宁公主。不过即便如此,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曹皇后,其出身还是非常显赫。
曹皇后所在的曹氏,即真定曹氏,是北宋名臣宋庠称道的今天下诸侯王世家之首。宋太祖赵匡胤曾经的同僚、后周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曹芸是曹氏的曾祖父。陪同赵匡胤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曹彬是曹氏的祖父。尚书虞部员外郎曹玘是曹氏的父亲。
明道二年 1033,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氏被废,曹氏也恰巧入宫。仅仅过了一年,在仁宗养母杨氏的支持下,曹氏就被擢升为皇后,开始以木棉花的姿态屹立于宫中。
恪尽职守的皇后
《宋史》对于曹氏个人品性的记载,第一句话便是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性慈俭,即曹氏待人宽和,温文尔雅,能以柔克刚。
在曹氏作为皇后期间,宠妃张氏在宫中可谓飞扬跋扈。一次,张氏竟想要以皇后的仪仗出行。而仁宗不想管这些后宫的弯弯绕绕,便把锅推给曹皇后,让张氏自己去找曹氏借。曹氏面对恃宠而骄的张氏,非但没生气,还和和气气地允许了张氏的胡闹。张氏大喜,但仁宗却看出了曹氏此举的厉害,随后反倒让张氏收敛收敛。
而重稼穑,则是曹氏身上一个十分有趣的特点。历代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多肩负着引导本朝女子向善向好的职责。在以农耕立足的封建社会,劝课农桑自然便是皇后们需要干的一件事。但亲自在皇宫里开辟土地进行耕种,自己养蚕缫丝,曹氏倒是独一份。
因为曹氏热衷农桑,甚至在宫苑中亲自干农活,一些人便觉得仁宗宠爱张氏而不爱皇后,恐怕和皇后是个农妇有关。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恐怕只有仁宗自己知晓。但曹氏能勤俭到如此地步,以皇后的标准去衡量,她已无疑是一位优秀的皇后了。
垂帘听政的贤后
对于曹氏这位出身将门的皇后而言,仁宗的宠爱只能算是其为后生涯的一抹点缀,可有可无。她兢兢业业地做了皇后近三十年,后又做了皇太后及太皇太后十余年,拥有的最令人瞩目的成就并非是攀援仁宗这颗大树。
宋仁宗庆历八年 1048闰正月,为庆祝贝州王则起义被平定,仁宗准备再过一个元宵节,但此举最终被曹氏劝止。而三天后,宫中侍卫发动叛乱。
因为叛乱发生在宫中,牵扯的又是侍卫和一些宦官、宫女,曹氏得以直接插手此事。在混乱中,她不仅阻止了仁宗外出,保护了皇帝的安全,还考虑到了乱贼可能放火制造混乱,因而命人提前备水,极大地减少了宫廷的损失。虽然后来仁宗翻脸不认人地把这些功劳都冠在宠妃张氏头上,甚至以此为由将张氏擢升为贵妃,但曹氏临危不乱的将门风范,还是让她在众人心中的形象更加威严。
仁宗嘉祐八年 1063春,仁宗辞世,英宗随即继位。英宗前脚刚成为新帝,后脚就病重,难以理政。于是在皇后之位辛苦了几十年的优秀员工曹氏,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刘娥之后的第二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在曹氏垂帘听政的时候,刘娥把持大局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因此司马光等谏官对曹氏一开始非常忌惮,时常劝谏她要亲贤臣,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而曹氏也确实做到了只在御内东门小殿与英宗一道参与处理朝政,不去正殿,也不立生辰名节,不遣使契丹。
虽然英宗与曹氏后来嫌隙越来越大,宰相韩琦等人也一直对曹氏心怀不满,对曹氏指出的英宗的不当行为置若罔闻,但正如宰相富弼所言:陛下才康复,皇太后即日还政,退居深宫,此天下之人有识无识尽知,皇太后始终无负于陛下也。
况且英宗作为仁宗的养子,曾因想要尊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而和许多朝臣闹僵。最后还是曹氏站出来,亲自手书一封,称英宗的生父为皇,生母为后,这场波及中央多人的争论才平息。
英宗治平四年 1067初,年仅三十六岁的英宗因病辞世。而后宋神宗即位,曹氏便荣升太皇太后。相比于和英宗的关系,曹氏和神宗要和谐得多。神宗总是惦记着这位祖母,承迎娱悦,无所不尽,从行登玩,每先后策掖。曹氏则把神宗当亲孙儿照顾,关心他的吃穿住行,甚至亲自照料神宗的饮食。后来曹氏换上水疾,神宗还不分昼夜的亲自照料,直至元丰二年 1079曹氏病逝。
因而可以说,曹氏成为仁宗的皇后并坐稳后位,靠的是家世和自己的优秀;成为英宗朝得以善终的垂帘听政的太后,靠的是自己的审视夺度和清醒;成为神宗朝人人尊敬的太皇太后,靠的是自己的仁慈与和蔼。
曹氏没有父辈们那么勇猛,也不像一般女子那样做攀援的凌霄花。她无疑活成了一株绽放在北宋宫苑里的木棉,成熟、独立,而又慈俭。
以上就是(宋仁宗曹皇后(北宋的曹皇后))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