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资料(天安门简史)
天安门的资料(天安门简史)
在近600年的沧桑历史中,天安门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天安门初建时并不叫天安门,而叫承天门。明永乐十五年 1417,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为营建皇宫,遂召集天下数万名工匠进京。当年,技艺高超的江苏吴县香山人蒯祥应召入京。进城后,蒯祥的才艺很快便获得宫廷赏识,于是被委以重任,由他来承担三大殿和承天门等一批重要的皇宫建筑设计。
关于兴建承天门,民间还有这样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当年蒯祥领命后,为了建好承天门,他殚精竭虑,没少费心思。当图纸设计好、地基打好、城墙也立起来时,却发现城楼上最重要的一根主梁短了一小截。眼看工程要到期,朝廷就要兴师问罪,蒯祥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这天,蒯祥回到家中。妻子因见他整天苦思冥想、茶饭不思,便特地烧了两条鲤鱼来犒劳犒劳他。当妻子把两条香喷喷的鲤鱼端上桌后,蒯祥看着似乎还在张着嘴的两条鲤鱼突然喊起来:“我有办法了!”他立刻把其中一条鱼分到另一个盘子里,让两条鱼嘴对嘴地放在两边,然后把一根筷子的两端分别插在鱼嘴里面,这样,由于两边鱼嘴的作用,筷子无形中被加长了。这种办法不是同样可以用于解决承天门大梁短一截的问题吗?想到这里,蒯祥兴奋得饭也不吃了,立即拿上工具赶回工地,开始对承天门主梁进行设计和施工。
蒯祥让工匠先用木料雕刻两个龙头,龙口里凿成卯眼,大梁两头做成榫头,对接上去,连成一体。这种办法不但解决了大梁长度不够的问题,还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1420年,承天门如期竣工,皇上看后也大加赞赏,称蒯祥是“蒯鲁班”。
当然,天安门当年是不是这样建造的已经无法考证,但天安门的建造艺术的确独具特色。
作为中国古建筑的典范,天安门的魅力首先来自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天安门坐落于北京传统的中轴线上,最初建时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至清顺治八年 1651重建后,才改为宫殿式建筑,基本上有了现在天安门的规模。在封建帝制时代,天安门是京城最高的建筑,通高九丈九尺;“九”为至阳之数,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再加上正脊的鸱吻,天安门通高33.87米。整座建筑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城楼上60根朱红色通天圆柱,象征着皇权的尊贵。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楼,上铺黄色琉璃瓦。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城楼正面有36扇朱红菱花格门窗,城楼基座周围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的汉白玉栏杆、栏板;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约2000平方米;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鸱吻、仙人、走兽;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使整个大殿庄严雄伟、金碧辉煌。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像许多皇城一样,天安门前开通了金水河,一枕碧流,飞架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桥南东西两侧,各有汉白玉石华表矗立,云绕龙盘,极富气势。
在近600年的历史中,天安门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其建造和演绎自然也并非一帆风顺。天安门最初之所以被命名为承天门,是取“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但历史上,天安门却难以“承天启运”, 曾历遭劫难,数次被焚毁。明天顺元年 14577月,在一次大雷雨中,天安门不幸被雷击中起火,因扑救不及时,整座牌楼被大火焚为灰烬。因当时朝廷正忙于镇压广西八寨义军起义,无暇顾及重修,直到8年后,明英宗才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但命运多舛,崇祯十七年 1644,天安门又一次在战乱中被李自成的农民军一把大火焚毁。清朝迁都北京后,于顺治八年 1651,在天下基本安定的情况下,才重建承天门,正式命名为“天安门”, 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其后,康熙二十七年 1688,曾对天安门进行过一次大的修缮。
明清500年间,天安门既是新帝登基、皇后册封而颁诏天下的地方,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庙祭祖的必经之路。但对老百姓来说,这里却是拒人千里之外的禁区。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宫廷广场两侧紧闭的大门被推倒,东西长安街变成交通畅行的要道,老百姓才近距离地观赏到这座高大、精美的建筑。民国期间,在这里还先后爆发了彪炳中国革命史册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天安门回到人民的怀抱,这里除了是举行开国大典的地方,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则成为我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好这座具有象征意义的不朽建筑,中央政府曾多次对天安门进行修缮。1952年,进行过一次大的修缮;1970年进行一次,原楼高 33.7米,重修后为34.7米;1984年天安门又大修并以 “金龙和玺”取代“文革”时的彩绘。1988年元旦,天安门城楼正式对外开放。 《文苑》2011年第10期目
以上就是(天安门的资料(天安门简史))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