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意识障碍的分类(患者意识状态搞不清,两个案例教给你)

意识障碍的分类(患者意识状态搞不清,两个案例教给你)

意识障碍的分类(患者意识状态搞不清,两个案例教给你)

无论是入院患者评估,还是危重病人的评估,意识状态是护士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对于一些昏迷的患者,护士常常分不清楚患者处于昏迷的哪一个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案例1

患者女,60岁,入院诊断肝硬化,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于某日16:00时昏睡,不能唤醒。急查头CT,排除脑部其他病变,并根据化验结果,医生诊断患者肝昏迷,给予抗昏迷药物治疗。

此病人的意识状态一开始就是昏睡,处于意识障碍的第三阶段,用药后,转为谵妄,躁动不安,一夜未眠。

护士有些困惑了,患者开始时记录为昏睡,现在反而躁动不安,这意识状态到底怎么写啊?

分析:昏迷的表现分为4个阶段: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而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开始时是昏睡,现在则又处于意识模糊的状态。意识状态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我们护理工作观察的重点。

误区:有的护士常常把意识模糊的程度理解的较轻,理解为人稍稍有些糊涂,迷糊,那是不正确的。意识模糊是比嗜睡的程度还要深的意识状态。患者一开始要经过嗜睡的阶段,然后才是意识模糊。

人们生活中常说的意识模糊或小说中所描写的意识有些模糊,是神志的一种恍惚的状态。而医学中定义的意识模糊是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幻觉、错觉、躁动、谵语或精神错乱。

所以患者处于躁动,那是意识模糊的阶段。

案例2

患者男,55岁,因中午进食大量蛋白质饮食后出现反应迟钝,家属将其送入院,患者有肝硬化肝昏迷病史,入院后医生诊断肝昏迷。

护士做评估的时候又糊涂了,这患者无嗜睡,无意识模糊,对答正确,意识清晰,自动睁眼,可按指令动作,GCS评分为15分,怎么也不能算出昏迷的评分啊。

分析:首先肝昏迷是一个诊断名词,这一类病人发生脑功能障碍的原因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肝昏迷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该患者不加以医学干预,那么后面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昏迷症状。患者现在是刚有肝昏迷的苗头,家属对此有经验,所以刚一出现反应迟钝就将其及时送医,即使患者现在的GCS评分为15分,患者依旧是有别于正常,只是程度尚轻。

我们再来看医学中关于嗜睡的定义:是最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简单正确缓慢的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该患者是发现稍有症状就被送医的,表现为反应迟钝,那么依旧是处于嗜睡的这一阶段的。

知识点复习:

正常的意识状态:正常人应表现为意识清晰,反应敏捷、准确,语言流畅、准确,思维合理,情感活动正常,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判断力和定向力正常。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意识障碍的分类:

1.嗜睡:是最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简单正确缓慢的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2.意识模糊:其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幻觉、错觉、躁动、谵语或精神错乱。

3.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即又进入熟睡状态。

4.昏迷。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按其程度可分为:

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 如压迫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可存在,呼吸、血压、心率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机体呈弛缓状态,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出现。机体仅能维持循环与呼吸的最基本功能,呼吸不规则,血压可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以上就是(意识障碍的分类(患者意识状态搞不清,两个案例教给你))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