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上海卷)
求知(上海卷)
而儒家八目的基石叫做“格物”,“守仁格竹”七天七夜最终没有参悟出竹子的理。世人大多不懂“直观”,更不会“格物”,要如何去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仅凭一腔热血恐怕连认清自己都做不到。
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孔明,在《隆中对》里向刘备剖析天下大势,描绘出一幅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纸上谈兵是极轻松写意的事,何况现在还提倡言论自由,人人皆可夸夸其谈。诸葛亮后面坦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承担过很大的压力,但他为了践行兴复汉室的初心,宁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决心与毅力,已经改变了曹孙各坐半边天下的局面,可最后为什么会功败垂成?
荀子在《天论》里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王朝的更替本身不受外物干扰,始皇妄想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结果大秦到二世便亡了。接替秦朝的汉朝自然也有真正灭亡的一天,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诸葛亮或许看透过它的本质,但古代文人都对朝代,甚至是一位皇帝的统治,会抱有很强的归属感,这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历史没有如果,他的选择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
古人有古人的精神向往,今人也有今人的哲学思辨。孟母意识到居住环境对孩子身心培养的影响,所以“三迁”,时至今日仍然为人津津乐道。孔子也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正好与“为善去恶是格物”相互照应。前人一直在告诉我们,要想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必须先明白这个事物是什么,也就是“格物”。但是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不懂这些的,唯有通过学习,才能一步步认识万事万物,以此把握改变事物发展的时机。
当然,这时候还不够,要像诸葛亮那样做出选择,每个人还需要做到“知行合一”,毕竟“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达到这一步之后,除了一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许多事物发展的进程就都能被人力所改变了。
以上就是(求知(上海卷))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