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从理念看历史)瑞典篇 (历史教育理念)

(从理念看历史)瑞典篇 (历史教育理念)

(从理念看历史)瑞典篇 (历史教育理念)

为了限制汉萨同盟的德意志商人的影响力,瑞典王国于1397年与丹麦、挪威缔结了卡尔玛同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典和丹麦日益离心离德,他们已经厌倦了将辛苦挣来的钱投入到丹麦对德意志的军事冒险上。一场瑞典反抗丹麦的起义已经箭在弦上了......

瑞典的理念

传统(Traditions):

-15%雇佣兵维护

+20%步兵作战能力

20%的加成幅度相对可观,而且加强的是游戏中最常用的步兵,另一个拥有同等加成的是“拥有国家的军队”普鲁士。此外减雇佣军维护费的效果可以在爆佣兵时一定程度缓解财政压力。

野心(Ambitions):

+1陆军将领冲击

古斯塔夫·阿道夫在布雷滕菲尔德

瑞典有着国王带头冲锋,战死沙场的优良传统(大雾)。古斯塔夫二世在1611-1632年任瑞典国王,是建立瑞典北方霸权的关键人物,他以创新的方式使用多兵种组合,尤其是对炮兵的使用,为他赢得了“现代战争之父”的称号。他最著名的军事胜利是1631年的布雷滕菲尔德战役,这也是三十年战争中新教联盟的第一场大胜,作为新教联盟的领袖,古斯塔夫二世可能已经想好了杀入维也纳,登上神罗皇帝的宝座(瑞典成就“Lion of the North”),可惜天不遂人愿,第二年就战死了。

瑞典国王与议会(Kung och Riksdag):

+1年度正统

+1可能的政策

瑞典上议院

瑞典最早的议会出现于15世纪,拥有仅次于国王的权威,有权通过法案和指定摄政者,然而在1680年议会的权力受到极大限制,瑞典成为一个绝对君主制国家。卡尔十二世在入侵挪威的战争中战死后,没有留下子嗣,瑞典出现王位继承危机,他的妹妹乌尔丽卡·埃利诺拉为了继承王位被迫与议会达成妥协,签订了“1719年政府文件”,结束了瑞典的绝对君主制,瑞典议会开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瑞典钢铁(Swedish Steel):

+5%训练

自中世纪以来,瑞典就是重要的钢铁出口国。最初他们的钢铁由吕贝克的商人运往汉萨同盟城市,再销往欧洲其他地区。后来瑞典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商队,不再允许吕贝克商船驶入斯德哥尔摩的港口。16世纪,瑞典改进了炼铁工艺,转而主要生产条熟铁。直到18世纪末化石燃料炼铁取代薪柴炼铁之前,瑞典都是欧洲最主要的钢铁出口国。

芬兰轻骑兵(The Hakkapeliitta):

-10%骑兵花费

“Hakkapeliitta”一词来源于芬兰人的战斗呐喊“hakkaa päälle”(意为“砍倒他们”)。芬兰轻骑兵装备有一把剑,一个头盔,皮质或钢制胸甲,擅于侦查、突袭和冲锋。他们会全速冲锋,二十步发第一枪,五步发第二枪,然后拔出剑来。芬兰轻骑兵最早于16世纪末出现在瑞典-波兰战争中,并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大显身手。比起瑞典人士兵,穷乡僻壤来的芬兰轻骑兵显然对军饷的要求要更低一些。

分配征募制度(Indelningsverket):

+20%人力恢复速度

瑞典军队的火枪手

瑞典1523年退出卡尔玛联盟之后,其步兵主要由征兆兵和雇佣军组成,他们只在战时被征募起来,和平时则被遣散,仅保留少量城镇卫戍部队,以节省军费。在16世纪和17世纪瑞典进行了两次征募制度的改革,其中1682年卡尔十一世彻底重组了军队,颁布了新的征募制度,规定了各省必须在战时和和平时期为一个团(1000人或1200人)筹备和供应物资。通常,四个农户供养一名士兵,他们为志愿兵提供农场和装备,士兵平时参加军事演习,战时则去部队集合报到。得益于新的征募制度,瑞典军队不再依赖应征士兵和雇佣兵,并能维持一支相对于其人口规模而言相当庞大的军队。

瑞典绝对君主制(Swedish Absolutism):

-10%稳定度花费

+0.2年度专制度

瑞典王宫

1660年,年仅5岁的卡尔十一世成为瑞典国王,国家由贵族组成的摄政政府掌控,比起国家事务,他们更热衷于装饰自己的宅邸。到卡尔十一世成年时,军队的战斗力已严重下降,丹麦乘机入侵瑞典,不过并没有成功。卡尔十一世决心采取措施削弱贵族的影响力,到1680年,在各阶层的支持下,他被宣布为“绝对君主”。他的儿子,卡尔十二世,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和野心勃勃的专制君主,作为大北方战争中瑞典一方的领袖,和波兰、萨克森、俄国、丹麦、挪威等国交战,用一支规模虽小但训练有素的军队击败了人数众多的对手,18岁那年在瓦尔纳之战击败了彼得一世的俄国,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胜利。然而他最终在波尔塔纳战役中惨败,输掉了大北方战争。几年后他在入侵挪威的一场围城战中战死,宣告了“伟大的瑞典时代”(stormaktstiden)和瑞典绝对君主制的终结。

外货禁运(Produktplakatet):

+10%商品产出修正

繁忙的斯德哥尔摩港口

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瑞典在18世纪早期奉行重商主义,在努力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争取实现贸易顺差。他们希望通过1724年签署的《商品法案》(Produktplakatet)实现这一目标。所有的内陆城镇都禁止对外贸易,所有的商品必须先卖到“主要城镇”才能进行国际贸易,在瑞典本土有20个这样的城镇,而在芬兰只有三个城镇有同等的权力。《商品法案》还特别限制了木材的出口,使木材可以用来生产铁器,而铁器一直以来都是瑞典的主打出口产品。

统一和安全法案(Union and Security Act):

+10%全国人力修正

在1788-1790年俄瑞战争期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召开了全国议会,尽管该法案遭到贵族阶层的反对,但在其余三个阶层的支持下,通过了《统一与安全法》,作为瑞典1772宪法的补充条款。法案赋予了国王宣战与讲和的唯一权力,过去这一权力由国王与议会分享。国王还有权决定枢密院的人数,因此他能通过决定枢密院的人数为零以在事实上废除枢密院。此外还废除了大多数贵族的特权,大多数职位也不再区分等级,人人都能得到,且任何人都可购买贵族的土地,而不只是贵族。可以说古斯塔夫三世是借战争这一非常时期,以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的名义,联合其他阶层,把贵族给得罪了一下,而且把之前国王失去的部分权力给夺了回来。

往期回顾:

以上就是((从理念看历史)瑞典篇 (历史教育理念))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