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性与感性的思考 (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议论文题目)
关于理性与感性的思考 (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议论文题目)
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感性?你是否有思考过这两个问题?我想你一定思考过。我们经常会被这两个词所评价,也常拿它们去评价别人。人们将做事前仔细思考,总是客观分析的人定义为理性的人,而做事随性,爱凭喜好处理问题的人则被定义为感性。很多时候随性处理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人们大多追求理性,认为理性应该逐渐取代感性,人最终应发展为绝对理性。当然随着思想的进步,人们意识到感性也是不可缺少的,现实告诉我们绝对理性是不可行的,因此人们从追求绝对理性变为了追求如何平衡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但你有没有想过,理性与感性这种划分思维与认知的方式根本就是有缺陷的呢?
1、智能层级模型
感性(英语:Sensibility),是人类经由感官,对于某种事物产生直接感觉与情绪的一种能力,相对于理性的概念。
理性(英语:Rationality)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相对于感性的概念,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各项证据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这种思考方式称为理性。
感性和理性,都属于意识的范畴,且为意识的性质。 理性,基于意识,是具有参照性的意识。参照系,可以是生命,比如本能;也可以是知识,比如坐标;也可以是意识,比如自我。 感性,基于意识,是非参照性的意识。非参照性,就是意识从虚无中,以自身方式延展的自然的,自由的,无规则的。
这是维基百科对理性和感性的定义。在讨论之前,我们要先看看感性和理性的定义,因为我在思考时意识到,不同的人对某个相同的词的认识或多或少是有些差别的,可能是差之毫厘,也可能是谬以千里。我想有不少人认为,从事艺术、文学,或是善于沟通、热爱表达的人就是感性的,而从事科研、工程工作,不爱表达,喜欢思考的人就是理性的,但其实,我们常说的文科学科也充满了需要理性思考的部分,理科学科也脱不开感性。热情奔放是感性的,但沉默寡言也是感性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消除对它们认识不统一、有错误的问题。
感性和理性的定义非常好理解,这里也不需要做什么解释。不过理性感性的定义看似十分明确,但其实许多地方都很抽象,看起来很玄学,对许多事情也只能做出“它就是这么回事”这样的解释。人怎么就能产生感情了,怎么就能逻辑推导了,什么就是运用理智,什么又叫意识,除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有意识吗,有感性理性之分吗……关于这些,感性和理性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我时常思考这些问题,一直尝试想出一个理论,能够补充完善感性和理性说所缺失的部分,最终我得出了下面这个智能模型。
智能模型
只有非常简单的三层,最底层是物理层,向上是经验模式层(以下简称经验层),最后是高等智慧层(以下简称智慧层)。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智能模型的猜想。
2、物理层
定义:物理层是能将某种简单输入转化为简单结果的物理结构的集合。
神经元、神经结构等是物理结构,非条件反射、植物运动等则是这一层的内容。这一层是一切智能的基础。
物理层包含的事物非常多,甚至连植物运动都包含进去了。看到这你肯定会质疑,植物明显并不具备智能,植物运动怎么能算进智能模型里呢?是的植物确实不具备智能,但这是因为它只具备物理层,而不存在智能模型的上面两层,把植物运动包括进物理层与植物不具备智能之间并不矛盾。要想拥有和普通动物一样的基本智能,需要覆盖到经验模式层,而要拥有智慧,也就是有意识的思考则必须要有完整的三层。
3、经验模式层
第二层经验层是基于物理层的,当物理层以某种形式复杂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搭建出经验层。这里的某种形式我认为至少应该是符合冯·诺依曼结构,即具有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控制器五大构件,这些构件是构成经验层的物理基础。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这四个构件的功能就是字面意思,而控制器是指挥其他四个构件以某种固定模式进行工作的构件,在经验层中这个固定模式我称之为经验模式。拿计算机来说,如果想让它完成一些任务,我需要事先规定好指令使各个设备能够按规定协调工作,通过输入不同的数据执行不同的指令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从形式上讲,经验模式之于智能就类似于计算机指令之于计算机,经验层就是所有经验模式的集合。给计算机不同的数据,再调用不同的指令或代码,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人接触不同的外界信息,通过不同的经验模式会产生其相应的结果。
由此可以得出经验层的定义:控制物理层以执行特定任务的模式的集合。
经验层是整个智能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这里我必须详细解释一下经验模式和经验层的功能和特点。
3.1 经验模式与经验层
经验层的功能表现为:通过无意识的判断,将可感觉信息转化为感觉信息的一种思考能力。
经验模式是:将可感觉信息转化为感觉信息的模式。
这两句话可能有些不好理解,没关系,我们暂时只需要记住无意识的判断和感觉信息是重点就好,现在我来解释经验模式是什么。
经验模式的定义中有两个地方会让人疑惑,什么是可感觉信息,什么又是感觉信息?感觉信息看字面意思容易理解为感觉,其实确实是指感觉,只是我们平常提到感觉通常是指直觉或是情绪,感觉信息不仅仅是这些抽象的感觉,触觉、听觉、视觉等这些具体的知觉也是感觉。呼吸可以有感觉,当我提到呼吸时你能意识到你在呼吸,还能通过这个感觉控制你的呼吸。走路可以有感觉,眨眼也可以有感觉。比直觉更抽象一些的,人脑海中的声音是感觉,脑中的图像是感觉,想象从六楼纵身一跃的场景,想象时所带来的恐惧感和坠落感都是感觉,甚至记忆也是感觉。不论是具体的触觉视觉,还是抽象直觉情感,以及更加神奇的脑中声音,它们都是感觉,都是感觉信息,只要能在脑中留下印象的都是感觉信息,不论此时它有没有在你脑中出现,只要它具有能在脑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都是感觉信息。直觉、情绪、脑中声音自不必说,它们能在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五大知觉视、听、嗅、味、触觉这些感觉也是直接出现在脑海中的,呼吸、眨眼这些其实都是触觉。具体的知觉和抽象的知觉这些感觉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是经验模式的输出结果,都是感觉信息。
明白了感觉信息,可感觉信息也就很好理解了。对视觉来说,光就是可感觉信息,对听觉来说,声波就是可感觉信息,对味觉来说,辣椒、糖、盐就是可感觉信息。对一些抽象的感觉来说,可感觉信息就不一定像视觉听觉这类知觉一样具体了。想象一下,你站在半山腰的悬崖边,背紧紧贴着山,脚下半个脚尖悬空,向下看只能看见云与鹰,止不住地想象自己跳下去的情景,恐惧感油然而生。这个场景的许多信息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恐惧感,恐惧的强度也会根据这些可感觉信息的丰富程度和强度来变化。
产生知觉这样的具体感觉需要的可感觉信息都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物理信息。有光线就能看到,有声音就能听到,它的可感觉信息都是现实中具体的事物,而且能产生知觉这样具体感觉的经验模式,其所能接收的可感觉信息也很难变化。视觉只能接收光信息,不可能通过声音看到,而且也只能看到固定波长的光线,红外线紫外线是看不到的,除非改变物理层。总的来说就是,具体的感觉具有形式单一且可感觉信息不可改变两个特点。
抽象的感觉信息则非常不同,首先其可感觉信息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就像上面悬崖的例子,你现在并不是真的就在悬崖上,你所恐惧的是你的想象。那这个想象是什么,是其他产生在脑海中的感觉,即使真的处在悬崖边上,会让你感到恐惧的也不是站在随时可能掉下的高处这件事,而是通过视觉、触觉这些基础感觉先在脑中形成具体感觉,对现实场景有了概念,之后才会产生恐惧。所以不论是真的处在危险场景中,还是仅仅是想象危险场景都能令人感到恐惧。这也就是说感觉信息可以作为可感觉信息,再通过经验模式产生新的感觉信息。也因为这样,产生抽象的感觉的经验模式其所需要的可感觉信息是可改变的。比如我平常并不害怕上厕所,但每当我看恐怖片之后,尤其是看到主角在上厕所时有脏东西突然出现干掉了主角之后,我就不敢再去上厕所了。
所以像直觉、情绪等这些抽象感觉和知觉这类具体感觉在可感觉信息是否是客观物理信息、可感觉信息是否可随意改变这两点上是非常不同的。但要注意的是,它们依然同属于感觉信息,都是经验模式输出的结果,导致它们不同的是它们的经验模式不同。所以经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我把产生知觉这样的感觉的经验模式称为先天经验模式,其他的叫做后天经验模式。可以看出,后天经验模式是建立在先天经验模式或后天经验模式之上的,而先天经验模式是直接对接物理层的。拿计算机来说,先天经验模式就像是一些功能简单的计算机指令,比如汇编指令,它所能接收的输入形式很单一,受限于计算机的物理结构,指令也很难随意扩充。后天经验模式就像是再拿一些已经写好功能的代码块函数块来实现更强大的功能,新的功能模块又可以作为子模块,我们可以任意组合这些模块以实现我们想要的功能。可以看出后天经验模式输入形式多样,变化性强,但一定程度上会受先天经验模式制约。
看到这相信你已经基本理解什么是经验模式了,再来复习一遍,经验模式是:将可感觉信息转化为感觉信息的模式。
可感觉信息可以是现实的客观信息,通过先天经验模式转化呈现在脑中;也可以是已经由先天或后天经验模式转化过的感觉信息,再次通过经验模式转化反馈给大脑。可以看出经验模式和感性是很相似的,不过依然有些不同,关于经验模式与感性的关系后面会讲到。
3.2深入讨论经验模式
前面的阐述只是介绍了一下经验模式是什么,并将它简单地划分为先天经验模是和后天经验模式两种,实际上经验模式还有很多可以说道的地方,比如经验模式的特性。
经验模式的第一个特性是,经验模式是会相互影响的。这个特点很容易理解,首先经验模式不是只有一个,多个经验模式同时工作就会产生多种感觉,最具代表性的是能产生情感的一类经验模式,就叫做情感模式吧。离开家乡多年的游子重回故居,看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心中的情感是复杂的,有怀念,有欣喜,也有悲伤,有遗憾,多个情感模式会根据人接触的信息产生多种不同的感觉信息。此外从后天经验模式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经验模式的输出可以成为另一个经验模式的输入,所以我们的感觉会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变得更加复杂。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美好和毁灭这两个概念从输出结果变为输入再产生悲哀的感觉,一个新的感觉这么就产生了。
经验模式的第二个特性是具有可修改性,这主要体现在后天经验模式上。在解释可修改性之前,我们要先了解经验模式是怎么建立的,前面说了一大堆东西,我们只是了解了经验模式是什么,却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先天经验模式基本由基因决定,这很好理解,先天经验模式直接建立于物理层,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后天经验模式也需要一定的物理基础,但要比完全的先天经验模式自由得多。就好比计算机指令和软件,机器指令可以当做先天经验模式,它是计算机生产出来就规定好的,软件就好比后天经验模式,可以安装或卸载软件,也可以对一个软件进行更新。那么后天经验模式是怎么建立的呢,是通过记忆建立的。就像我一看完恐怖片就不敢上厕所,原本不会让我感到特别害怕的厕所它的一些场景信息比如阴暗、密闭的小空间通过记忆与可怕的情节链接,然后记忆中的场景作为可感知信息激活恐惧经验模式而让我感到恐惧。如果再通过长时间的反复刺激就可以不通过记忆,这些信息会直接作为经验模式的输入,也就是即使不想象电影中的情节,我也会一见到厕所就感到害怕,这时新的后天经验模式就建立起来了。人的经历不同,其后天经验模式也就不同,老练的厨师能精准地控制火候,熟练的商贩能用手一提就知道货物有多重,我们的语感、美感、艺术感、道德感、数感等都是这么建立的,它们都是后天经验模式。
先天经验模式由于与物理层连接紧密,受制于实际物理结构所以很难改变其模式,但也并非不可能,因为人身体的一些组织和器官是会变化的,所以像记忆能力,呼吸方式,走路习惯之类的还是能改变的。而后天经验模式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模式之上,可以因为生活经历而被改变。一个后天经验模式被建立时,其所能接收转化的可感知信息是有限的,这导致我们很容易在两个不相似的场景产生相同的感觉,只因为两个情景都有着与该经验模式的输入所匹配的外界信息,我们的感觉也就出现了误判。如果我们重复经历相似的场景,或是重复做相同的事,经验模式就会得到锻炼,其所能有效接收的可感知信息就会变得更多且多元,对场景把握更准确,经验就会越来越可靠。所以增加经验就能提升经验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我把它称为经验模式。
经验模式的可修改性和相互影响性说明,人在不同时间经历相同的情景,看见相同的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觉,且所产生的感觉是复杂的。人所建立的经验模式越丰富,情感就越复杂,一旦某些经验模式发生改变,由于经验模式会相互影响,整体的感觉立刻就会不同,所以人是善变的,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3.4经验层小结
至此经验模式基本上就介绍完了,而作为经验模式集合的经验层其功能表现为:通过无意识的判断,将可感觉信息转化为感觉信息的一种思考能力。
前面提到的两个重点无意识的判断和感觉信息,后者已经解释完了,而前者就是指经验层中的经验模式运作是无意识的行为,不需要我们刻意用意识干预就能够工作。还记得感性的定义吗?人类经由感官,对于某种事物产生直接感觉与情绪的一种能力。感性,基于意识,是非参照性的意识。非参照性,就是意识从虚无中,以自身方式延展的自然的,自由的,无规则的。经验层看起来和感性很像,但它不是什么神秘力量,不是灵魂的感悟,更不可能来自虚无,经验层是有逻辑、有规则的。我们所有的感觉,包括情绪、直觉、知觉、喜好、语感、美感、记忆、脑中呈现的画面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通过灵魂或是自我本我之类的神秘之物得来的。经验层产生感觉是与意识无关的,意识可以控制“感觉”,感觉到“感觉”,但“感觉”不是基于意识的,意思就是说,即使没有意识,经验层依然能产生各种感觉,也就是只要经验层存在,人没有意识也能有各种感觉。而且不光有像触觉嗅觉这类本能感觉,情绪、直觉也依然能产生,
前面说的无意识的判断就是这个意思,意识可以控制各种“感觉”,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了意识也就没有了“感觉”,因为“感觉”是经验层的无意识的判断。这听起来非常荒谬,所谓感觉不就是有意识才会有感觉吗,会产生触觉痛觉这类本能感觉还可以理解,没有意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哪里来的直觉和情绪啊?UP主你在胡些什么呀。这个观点确实很难理解,我们需要摒弃以往关于感性、理性和意识的认识,理解我对于意识的看法,意识究竟是什么,意识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才能理解“感觉”并不基于意识这一观点。
4、高等智慧层4.1什么是意识?
思考一下,当人没有意识时会进入什么状态?我想你会说昏迷,或是睡着了,亦或是像植物人,总之就是进入一种不活动状态,但其实人可以有一种状态是既没有意识但又能自主活动,就是梦游。
梦游是怎么产生的?很多人都认为梦游是人在做梦的时候控制身体行动所导致的,过去包括很多科学家都是这么认为的,但后来一些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梦游都是发生在深度睡眠。人的一个睡眠周期可以分为快速眼动期REM和非快速眼动期NREM,我们知道人做梦时眼球会转,也就是在REM期,而研究发现梦游只发生在NREM期,并且都是睡觉的第一个循环周期的深度睡眠才会出现梦游,也就是说梦游的时候根本不会做梦,而且还是睡得最沉的时候,所以梦游后来又更名为睡行症。
从梦游的表现可以看出,即使没有意识人也能进行自主活动,此时人虽然反应迟钝,行为不可控,但确实可以对外界做出反应,是具有各种感觉的。这就说明人的感觉并不基于意识,应当是有一个特殊组织来专门控制和处理各个经验模式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感觉信息。经验模式产生感觉信息并不代表人就能“意识”到,就像如果不刻意提到呼吸,人就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呼吸。人确实无时无刻都在呼吸,呼吸时气体流过鼻腔、肺部收缩的感觉也时刻会产生,但人确实也可以意识不到这些感觉,说明“感觉”是否产生与能不能“意识”到没有关系,“感觉”就在那里,有意识它在,没意识它也在。那什么是意识?
意识就是处理感觉信息的感觉。
“感觉”并不基于意识,正相反,应当是意识基于“感觉”。人在主动思考时脑中出现的所有东西,不论是响起的说话声、想象的图形、仿佛身临其境的触感都是“感觉”,没有这些感觉的支撑人就不会有意识。前面提到过人脑也许有一个特殊组织,它的任务是专门处理经验模式产生的感觉信息,而不论有没有意识这些感觉信息都是要处理的。这个组织可以控制经验模式产生想要的感觉信息,比如思考时脑中能出现说话声,但实际上并没有声波通过我们的耳朵以让我们能在脑海中听到这些思考的声音,这是这个特殊组织直接激发了产生感觉所需要的经验模式以让其产生感觉信息然后在对感觉信息进行处理,此时经验模式的输入就不是像声波或光线这样的外界物理信息了,而是直接提取自记忆。在这个特殊组织处理经验模式和感觉信息的时候也能产生一种感觉信息,这个感觉是处理感觉信息的感觉,这就是意识。当它在与经验模式互动时如果产生了“某经验模式正在工作”的信息,我们就对该经验模式所产生的感觉信息有了意识,而如果特殊组织不产生感觉信息,我们的身体就会做出无意识行为,而且不是简单的反射活动这样的无意识行为。
综上所述,意识其实就是正在控制、感受其他感觉的感觉,我把产生这个感觉的过程称为意识模式。意识模式从功能表现上来看应当也是一种经验模式,它完全以其他经验模式的感觉信息作为输入,输出则是控制经验模式的感觉。从这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意识,一种是外部意识。意识模式的输入是完全依赖其他经验模式的,但它有个特殊之处是它可以激活其他经验模式,输入则是以记忆作为输入。所以外部意识就是因脑中记忆以外的信息,也就是人体之外的物理环境使得人在脑中产生的那部分意识。自我意识就是意识模式直接启用其他经验模式而非外部激发所产生的那部分意识。由于不管是形成自我意识还是外部意识,在产生意识这个感觉时对意识模式来说都只是给它输入然后它进行相应处理的过程,所以实际上意识模式是无法区分现在到底是在产生自我意识还是在产生外部意识,那我们是怎么区分这两种意识的呢?其实就是对比而已,人脑同一时间可以处理很多感觉信息,多种感觉放在一起进行判断对比才能区分出自己脑中的声音到底是我自己想象的,还是我真实听到的。人在做梦时,由于很多器官都不活跃,很难有外部信息进行比对,所以我们做梦通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做梦,即使梦的内容非常不符合逻辑。这里再说回做梦和梦游的话题,我们可以用这个关于意识的猜想来解释做梦和梦游的形成。假设我们把人脑功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功能是控制人体运动和外界感觉的,一部分是控制人思考。这两部分相当于一个管硬件、一个管软件。在睡觉时,人脑的这两个部分都应该进入低活跃状态,但有时,管硬件的还在休眠,管软件的开始逐渐变得活跃,这时我们就开始做梦了。如果它太活跃了,那就清醒了,管硬件的也会逐渐醒过来,但如果管硬件的所有部分没能都及时唤醒,我们就容易进入一个很清醒但却怎么也动不了的状态,这就是“鬼压床”。反过来,如果我们管硬件的一些部分太过活跃,但管软件的还在休眠,那就可能会出现梦游现象,此时不会产生自我意识,但会产生微弱的外部意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感觉是梦得深沉时才发生的梦游现象,实际上在人睡得最沉的深度睡眠时期才有可能出现。
4.2什么是智慧层
由于意识模式太过特殊,所以我在智能模型中划分出了第三层——智慧层。在满是经验模式的经验层的最顶层有一个意识模式,在意识模式之上就是智慧层。意识模式是智慧层和经验层的桥梁,智慧层建立在意识之上,智慧层就是逻辑思考能力,是智慧的体现。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发现,智慧层所指的就是理性。智慧层就是通过意识来操控各种感觉信息以进行逻辑思考,智慧层的功能表现就是进行有意识思考的能力。智慧层的组成就是意识。
理性是基于意识的,但感性并非基于意识,反而是意识基于感性,而感性也就是各种感觉又是各种物理结构交互的结果,这就是智能模型的内容。
5总结与扩展
至此就介绍完我对于意识、感性和理性的看法以及智能模型了,从这些基本内容出发还可以扩展思考出许多有趣的内容。智能模型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个模型不限于人,它是智能模型不是人的思维模型,我认为只要能完整拥有智能模型的三层,那么这个生物就能被认为存在感性,且能进行一定程度的逻辑思考。甚至都不需要是右有机生物,我想钢铁制造的机器人只要拥有智能模型,那就是智慧生命。这也给我的这个猜想提供一个证伪的方法,常说“不能证伪的科学都是伪科学”,我不认为我这是什么科学,但我也不认为我的这个猜想完全错误,也许真能通过这个模型做出真正的智能也说不定呢。
智能模型的内容还不仅仅是这些。在这个理论中,理性基于意识,意识又基于感性,直接从表现上来说,其实人在进行逻辑思考时就是在处理各种感觉信息,比如算1+1=2,其中数字、运算符号的概念都是感觉到的,九九乘法表已经化为了你的经验模式,通过感觉信息和经验模式我们能直接获得答案,这就是直觉。而对于复杂一点的问题,或者是从没遇见过的问题,没有相应的经验模式,我们只能通过逐步分析处理各种感觉来寻求答案,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脱离不开“感觉”。理性基于感性,逻辑思考依托于各种感觉,所以可以想到,人思考时如果各种感觉信息更准确、更清晰、形成更快,那么人的思考能力就会提升。有时我们遇到一些情景会有一些直觉,这些直觉是怎么来的呢,就是经验模式在发挥作用。情景中有能触发经验模式的信息,那我们就会产生相应的感觉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前面也说过,经验模式都是通过过去的情景所建立的,所以不一定适用于现状,所以不能太过依赖经验模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做事不能太感性。这个思考过程其实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但我认为马克思哲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不完整的。理性思考能力是依赖于感性思考能力的,如果经验层搭建不够丰富,那要进行逻辑思考是很困难的,尤其是面对复杂问题时,如果问题的各个事物、概念都无法认识清楚,那就不能真正做到所谓的理性思考。所以光追求理性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逻辑思考能力根本就无法脱离无意识思考所带来的感觉信息,反而是加强感性思维,使得经验层更丰富更强大,逻辑思考能力才会更强。所以仅仅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绝对不够的,我们还要通过理性认识来加强我们的经验层,经验层的强大能使智慧层强大,智慧层强大又会反哺经验层,其关系应该是一个循环。我们也能通过这个知识来解释智商差异是怎么形成的。智商全称智力商数,实际上就是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乘以100,我们常常认为智商是指人大脑的聪明程度或发达程度,我认为用智力这个词来形容大脑硬件好不好更易区分。那心理年龄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经验层的搭建程度,同年龄下经验层越丰富智商越高。那经验层怎么变得丰富呢?其实就是锻炼经验模式,也就是练习、增加经验,不然就不叫经验模式和经验层了。所以勤奋的人往往比懒惰的人智商高。指代硬件能力好坏的智力则是搭建经验层的能力,这个大概就是先天因素决定比较多了。为什么同样是努力,就算起点相同,有的人就是学得快学得好,有的人就是学的吃力,因为智力高的人他建立经验模式的能力高。就像小孩子记性好,能几个月就学会一门语言,成年人即使努力练习也需要用年计算。除智力会影响经验模型的建立以外,如果已有类似的经验模式,那么建立新的经验模式也会更快捷,所以人们在学习和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或是把陌生的事物转化为自己熟悉的事物时,学习起来会更快。此外人们在讨论智商时,通常还会将思考方式也考虑进去,确实一个好的思考方式对解决问题很有帮助,从表现上来说,思考方式好的人处理问题能力更强,表现出来的感觉就更聪明,但思考方式本质上来讲也只是一种方法,应当认为是一种辅助工具,或是思考习惯,而不是智能。
最后我还想再说的一点是,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人划分为感性人或是理性人,不要简单地认为理性思考就是好的,感性就是冲动,就是不好的,用感性理性这两个词来划分思维是片面的。理性绝非人类所独有,它不是什么神圣之物,感性也不是仅存在人身上,更不是灵魂的产物。感性和理性没有孰轻孰重,缺一不可。
本文完全原创,禁止盗用。
作者:风徐
以上就是(关于理性与感性的思考 (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议论文题目))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