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Nostalgia (nostalgic词根词缀)

Nostalgia (nostalgic词根词缀)

Nostalgia (nostalgic词根词缀)

说起来,写有关nostalgia的话题,半年后的我大抵会更有感触些。对于我这样一个年纪不大还未曾远行的人来说,妄图涉足这个充满着泪水、彷徨与沧桑的话题未免显得有些不自量力。

“乡愁”与“怀旧”,两个在中文里被截然不同的词语区分得泾渭分明的两个概念,在英语里被一个单独的词语揉捏在一起。交织相融的义项自然而然地带来了暧昧不清的意象:作为“stranger”的惆怅、远离“nostos”而带来的病痛,从三维升格到了四维。故国千里被投影到了旧日不复。

严格地来说,这个词的词尾是“algia”,源出希腊语,本义疼痛。可是每每念到这个词,最触动人心的却总是它的最后两个字母“ia”——众所周知,这个词尾与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phobia”、“hysteria”、“insomnia”,从恐惧、疯狂到无眠,与之相关的词语几乎囊括了所有精神上的痛苦与折磨。这无疑让人对nostalgia更添了一份悲伤的联想:它犹如一种挥之不去的顽疾,在每一个阴雨天或是深夜,随着咖啡因或是酒精淌过胸腔,积而不去。

nostalgia的诞生,纷繁复杂。去国怀乡也往往伴随着忆往思故,忆往思故却并不一定非得背井离乡。更多时候,在我们还未意识到的时候,nostalgia便已来到我们身旁。毕竟,成为一个“stranger”,很可能是一瞬间的事。你寸步未离故土,一切却都开始陌生起来。

在小说L’Étranger中,默尔索的远离感和从一开始就已被埋下。这大概是小说史上最难以产生代入感的主人公之一了。他成为异乡人(局外人)的事实,早在他母亲的葬礼开始前就已铸成。后来那场宛如自导自演的闹剧的审判,事实上更像是一场迟来的解释:对于默尔索之所以成为一个冷漠孤独的局外人的一个合理性补充说明。

至于究竟是什么在故事开始的很久之前在默尔索和他所生活的世界之间筑起了荒诞的藩篱,小说家并没有点明。毕竟,这样的可能性太多了。它可能惊天动地,亦可能不值一提;它可能精彩得足以引世人侧目,也可能平凡到当事人自己都不曾意识到。毕竟,就像小说家在一篇散文中提到的“内心始终不渝的活动或反感,继续存在于办事或思想的习惯中,这种恒定性所导致的后果,心灵本身全然不知。”更何况,“荒诞感,在随便哪条街上,都会直扑随便哪个人脸上。”

当然,在远离饥荒、萧条和战乱的繁华都市,藩篱的建立显得不那么的随意。更多的时候,人们感受到的疏离并不来自于格格不入或是迎面而来的荒诞。在这里,人们的nostalgia来源往往显得更为平凡而琐碎,却也更具标识性。起码,要想意识到nostalgia,总得有些感受得到的契机——尽管这些契机可能微不足道,以至于显得有些无可理喻。

比如,于我而言,咖啡、深夜和电脑,大概是唤起nostalgia的绝配。

看着这些东西,就往往恍如脱离现在之所处,去往过去的某一个片刻;可将倒未倒时却又被无情阻隔于门外。于是在两处徘徊往来,不知所归——成为一个属于又不属于自己的异乡人。

就好像不久前,难得又接了一个来自高中老师的任务。重新揣摩着过去的语气、心境,写着过去说的话,那一瞬间陌生感和熟悉感同时逼上胸口。又好像回学校拍摄毕业照,穿行在我曾无数次走过的道路上,看着早已不认识的教学楼,不知所往何处;望着分毫未变的同学朋友,不知该作何语。

若论合理性,这些事件再合理不过了,根本谈不上“absurd”;若论重要性,这些事情无疑平凡之极,乃至于显得琐碎。可它们唤起的nostalgia,却往往长而难消,涩而难忍。

忽然想起,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大概可以作为nostalgia最好的中文注解了吧。

以上就是(Nostalgia (nostalgic词根词缀))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