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
一、什么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指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特点:1.大多数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尤其见于更年期妇女;
2.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
3.心血管疾病可以和精神心理问题共存,两种疾病互为因果并且相互影响。
4.临床症状多变,临床表现不典型;
5.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客观检查,甚至进行了过度的干预,病人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反复就诊,严重影响病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6.长期发展有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二、病因和机制
病因不明确,可能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性格有关;
神经类型包括焦虑型、抑郁型、忧愁型;
当精神上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压力较大、难以适应的时候可以发病;
部分患者对心脏病缺乏认知,对疑似症状产生过度忧虑和担心而诱发本病;
发病过程中常有内分泌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功能兴奋,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等
发病时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
精神心理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促进炎症反应及血小板聚集,诱发凝血功能异常,促发心律失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不良习惯的增加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主要表现
心悸、心慌
自觉心脏搏动增强,常在紧张或疲劳时加重。
2.呼吸困难
胸闷、呼吸不畅、常感觉空气不够用要打开窗户或要求吸氧,自述每次只能吸半气,爱长叹气,经常做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动作来缓解症状,容易出现过度换气而出现手麻、脸麻。
3.心前区疼痛
疼痛部位不固定,呈游走性,与活动无关,多数在静息下发病,像针刺样、牵扯样或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有时在工作紧张或情绪激动后可持续数天或更长,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失眠、多梦、焦虑、食欲减退、头晕、耳鸣多汗、手足发冷、双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心电图可提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非特异性ST-T改变。
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者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同时存在抑郁、不安、压抑、焦虑不安、易怒、易疲劳等心血管疾病难以解释的躯体化症状。也有急性发作,如惊恐障碍,表现为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头痛、出汗、发抖等,通常10-20分钟达到高峰,而无明确心脏、呼吸、神经系统可以支持的器质性病变证据。
众所周知,心脏器官是人体中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我们的心脏器官受到损害的话,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反复易变,但一般患者的阳性体征很少,主要是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临床症状表现。
(心脏神经官能症)宝,都看到这里了你确定不收藏一下??